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业内机构:必须为中国长期低迷做好准备 /

业内机构:必须为中国长期低迷做好准备

中国经济低迷和地缘紧张局势,挤压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的业务,导致多家公司正迅速裁员。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今年解雇至少20名律师,并解释此举旨在为中国长期低迷做好准备。律师和法律招聘人员指出,中国企业客户越来越多地要求长时间延迟付款。来自不同公司的十几位合伙人表示,与中国相关的业务已经开始枯竭。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道称,中国的重新开放并没有带来许多人预期的经济反弹。一些猎头公司称,目前香港律师的就业市场比15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情况还要糟糕。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2009年5月左右开始,香港的交易量恢复强劲,由于全球招聘冻结导致人手严重不足。在整个2010年,那里的员工的工作时间都非常长,” 合法招聘公司Jowers Vargas创始人Evan Jowers说道。

他形容,中国当前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的交易流量开始改善,但在香港市场,大型法律行业正处于持续的交易流量危机中,而且隧道尽头还没有任何曙光迹象。

包括伟凯律师事务所(White & Case)和凯易律师事务所(Kirkland & Ellis)在内的其他律师事务所,今年也削减了香港办事处的律师人数。

报道提到,中国越来越注重安全而非增长,这令投资者和市场感到不安。除了新的反间谍法和外交关系法外,中国还一直在打击私营部门和企业家精神,中国顶级交易撮合者、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今年早些时候失踪。

遭受危机打击的房地产行业和出口减少也给经济带来压力,今年第二季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跌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Ashford Benjamin管理合伙人本·库珀(Ben Cooper)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导致许多律所裁员,因为企业和资本市场团队是大多数在华经营的外国律师事务所的“引擎室”。

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步伐也依然缓慢,尽管今年上半年有33家新上市公司,而2022年同期有27家,但筹集资金仅为179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9%。

“我认为这对亚洲律师事务所的影响比2008年要深远得多,”一家英国公司驻香港的IPO律师表示。“投资者情绪在短时间内有所回升,但现在人们对2024年甚至感到悲观。”

这位律师提到,在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浪潮中乘风破浪的国际律师事务所,现在却正在经历一个下行周期。他补充说,他预计香港和内地市场将出现更多裁员。

“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大转变的迹象,”他表示,并预测市场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复苏。

历史上,香港庞大的资本市场、定期的公司上市、并购活动,以及值得信赖的普通法体系,创造了稳定的企业工作流,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大量机会。

行业猎头表示,由于北京与西方之间的摩擦加剧,一些公司增加了少量合规和制裁律师。尽管如此,缩减规模的总体趋势凸显了国际公司对中国的依赖程度。

这位英国IPO律师表示,许多人一直希望将重点转移到东南亚和中东不断增长的市场,但这对于长期专门研究中国市场的律师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

美国律师事务所Proskauer Rose关闭了其中国办事处,目前在2009年开设的香港办事处仅保留一名律师。此前,该公司在香港有16名律师。

法律顾问Peter Zeughauser表示,鉴于中国本土律师事务所的崛起创造了更具竞争力的环境,他预计更多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将质疑是否要留下来。 他解释:“其中很多都超出了经济范围,这在这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不可预测性。”

美国Greenberg Traurig律师事务所4月份向亚洲扩张时,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总部位于芝加哥的McDermott Will & Emery在前一年退出上海,并于2021年9月开设了新加坡办事处。

按收入计算,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瑞生律师事务所(Latham & Watkins)和美国罗普斯葛瑞律师事务所(Ropes & Gray)已经缩减了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总体而言,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代表处将从2017年的244个,减少至2022年的205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