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发现金代大型遗址 出土金太祖玉册 /

北京市精华地段发现金代大型遗址 出土金太祖玉册

中国官方宣布北京市发现金代中都大型官式遗址。(图/取自北京日报)

中国北京考古出现最新的重大成果,于北京市内西部区域的精华地段发现了金代中都大型皇家寺庙遗址,也出土了金太祖玉册,这是金中都考古首次发现大型官式建筑组群。

综合北京日报、北京广电总台报导,中国国家文物局28日上午发布上述考古成果,此次的金代大型建筑遗址“东开阳坊大型建筑组群”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内,等于现在的“南二环”附近,地段相当精华。

遗址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建筑组群是四面房屋围合式院落,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通面宽26公尺;晚期建筑组群由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南北两座大殿和东西对称的廊房组成,结构完整,布局清晰,南北通长约60公尺、东西残宽约43公尺,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尺。

根据地理位置、地层关系、建筑规制和出土遗物分析,早期建筑基址时代约为辽至金大定年间,晚期建筑基址时代约为金大定至金末元初,相当于西元12世纪到13世纪。根据《元一统志》、《湛然居士集》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断早期建筑与建于辽代的义井精舍有关,晚期建筑与大定年间的大觉寺有关,是金代皇家寺院,这也是金中都考古首次发现的大型官式建筑组群。

就文物方面来看,这处遗址出土了金太祖玉册、彷铜瓷礼器、龙纹瓦当、云凤纹瓦当、琉璃(电视剧)瓦件、铜印、宗教塑像等遗物。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王继红指出,遗址出土的谥册字里面都描金粉,基本上能判断出“津而饮马神光”6个字,这是金太祖的谥册;另有一枚在院落里的一口井里发现的铜印,已辨认出是九迭篆,上面文字为“尚书兵部掌积字号印”。此外,黄琉璃瓦的发现也印证了此处是皇家的或者是高等级的建筑。

这处“东开阳坊大型建筑组群”遗址是北京金中都考古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官式建筑,对研究北京城市沿革、建都史,金代建筑、庙制和礼制研究等有重大学术价值。遗址的建筑规模比张家口太子城九号殿稍小,跟吉林长白山神庙殿规模相当。

金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贞元元年(西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将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迁至燕京(今北京),并改称“中都”,此后元代、明代、清代、民国也都曾以北京为都城。近年来,中国官方积极在北京市丰台区、西城区进行金中都遗址考古挖掘工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