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他贵为大清总督 却被送到印度供参观 /

他贵为大清总督 却被送到印度 关在笼子里供参观

叶名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清重臣。

鸦片战争之前,广州的任何一个官,都是肥差。但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做地方大员,有一个非常苦的差使。这一切都叶名琛给赶上了。

1847年,叶名琛担任广东巡抚,1952年,担任两广总督,这几年他过得并不顺,首先两广总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五口通商事务。这可不是一个好活,天天与洋人打交道。

除此之外,两广地区,也是最闹腾的地方,作为地方大员,叶名琛一名要镇压农民起义,一方面还要保障对外贸易,维持广州的财政收入,为陷入困境的大清分忧。

叶名琛,是一个大高个,后来的名臣之中,也只有李鸿章能与之媲美。但是,他有一个缺点,为人非常的邋遢,朝服生了虱子都不愿意洗,很有王安石的洒脱。

作为朝廷大员,家中是有钱的,但是他很节俭,有清廉,也正是因为如此,被同样节俭的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看中,前半生一路高歌,从进士,到翰林,可谓是一帆风顺。

其实,叶名琛,生于商贾之家,祖上几辈都是成功的商人,是汉阳有名的乡绅世家。

叶名琛,在处理内政上,非常有手段,尽管杀人如麻,但是毕竟将红军围困,扫清了两广的起义,为朝廷保住了财富之地。手中的本钱,也不过是一些不中用的绿营兵,还有一些乡间的兵勇。

但是,在对付洋人方面,他的一些手段,就有点不够用。

这不能说他没有才能,他的使命本身就很尴尬,负责通商事务,按照皇帝的旨意,要将前来通商的洋人,全部堵截在广州之外,能不让他们进城,就不让进城,能不交涉,就不交涉。

英国人用鸦片,打开中国的门户之后,突然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想进入内院,必须修订条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叶名琛的工作就更难办了。

对于叶名琛来说,不管他对西方有什么看法,有任何认识,皇帝就是最难迈过的坎。并且虽然官职很高,手中还真没有权限,去谈论这个事情。更何况,叶名琛也没有主动了解西方的自觉。

随后,不管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美国人,和叶名琛打交道的时候,感觉他就像一团棉花,软硬不吃,水火不仅。无论你说什么,他都给你挡回来,如果找其他的人,别人也会将他们推到叶名琛这里,毕竟只有叶名琛这个两广总督才有资格和洋人交涉。

叶名琛这样的人,洋人进城这样的是,都不肯答应,其他又能谈出什么名堂呢。

亚罗号事件之后,叶名琛也做了一些准备,修复城墙,修复炮台,还安装了新大炮,招募了大量的乡勇,还准备了大量的火船,准备烧毁敌人的战舰。

更神奇的是,他还开出很高的价格,悬赏英国人的人头。更奇葩的是,他还花重金到香港去大厅消息,搞绑架,暗杀,小规模袭击,甚至还在面包房里面下毒。

然而在情报方面,他就显得很小白了,命名是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打败了俄国,他得到消息竟然是俄国胜利了,从而认为英国根本没有能发动战争,英国打进来的时候,广州的城防可想而知。

英法联军打入广州城后,叶名琛就在衙门中,被逮个正着。他不是没有机会跑,而是穿好官袍,代号顶戴花翎,等着英国人的到来。

英国人对这个刺头,也没有客气,直接撤下官派袍,带上刑具给带走了。不仅如此,还给他配备几个仆人,带上他爱吃的米粮,就这样给带上了船。

叶名琛以为会被带到英国,面见英国的国王,正好他可以趁机痛骂其一顿,于是也就没有寻死觅活。没有想到的是,他被带到了印度加尔各答。

知道实情之后,写诗作画,继续生活,一直到从中国带来的米粮吃光,绝食而死。

对于坊间传闻,叶名琛被英军,关在笼子里面进行展览,还用卡片标明身份,并没有确实的历史资料记载。也许有,也许没有,谁也猜不准。

作为一名俘虏,叶名琛一直摆着封疆大臣的架子,幻想着有一天见到英国国王,他就有机会说服人家,至少可以痛骂一顿解气。食粮吃完之后,他的幻想也破灭,最终也只有绝食而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