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台湾借鉴以色列,突袭中国大陆? /

台湾借鉴以色列,突袭中国大陆?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艾民综合报道:在美国之音题为《防范中国突袭,台湾设专案组研究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新闻报道下面的评论区里,有网友这样写道:

”我个人倒是觉得巴以代入的中国的情况的话,台湾反而更像巴勒斯坦。都是被后来的人占了地盘,都是一开始占优结果越打地盘越少,都是最后被赶到一小点地盘上。所以大陆才应该防备一手台湾暴起伤人。“

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16日晚接受网络节目专访时也承认,”很多人说民进党引战“。但是顾立雄随后辩解说,事实上是中国不放弃武统台湾,”我们从没说过要反攻大陆,或以维持现状以外的生活方式来应对中国的挑衅“。民进党并没有成为挑衅的一方,不能说民进党带来战争。

众所周知,反攻大陆是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介石的梦想。台湾旺报10月17日社评文章《美国恐难在台海打第三场战争》写道:

美国可能面临俄乌与以巴两场战争,台湾不能好整以暇,认为在美军保护伞下,即使挑战大陆的红线也不会引爆战事。 国防部长邱国正表示,已成立项目小组,希望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玛斯武装分子对以色列的突袭事件中汲取教训。

这次以巴冲突的爆发,以色列情报工作失败的教训,确实值得探究并借镜,但防范两岸冲突的方法,更重要在如何建立两岸间的和平共识,民进党当局却一味追求台独、一味去中国化,两岸互不往来,误判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这才是危机之所在。

国际政治陷入不确定的风险,恶劣的两岸关系让台湾不确定性的风险更高,台湾要自保,需积极避免两岸间因互不信任而造成的误判。

文章说拜登政府虽强调跟中国大陆要在合作、竞争与对抗中维持双方的关系,但实际上竞争与对抗多于合作,给了民进党当局反中倚美的战略空间。 但在俄乌战争、以巴冲突两场战争之后,美国是否有意愿与能力应付第三场战争,应受关切,尤其哈玛斯组织突袭以色列事件,显示战争的爆发往往出乎意料,台湾对此不能无感。

台湾担心大陆趁机突袭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说,对台湾而言,当前世界四大战争热区(乌俄、以巴、朝韩、台海)已有两个被点燃,势必分散全球民主国家战争资源,当前中共虽未有大规模动员迹象,但是难保在中共正式攻台前,会仿照以巴冲突,率先点燃朝韩紧张局势,趁西方国家分身乏术、军事资源分散、无暇顾及台海之际,发动军事奇袭。

资料图

以巴冲突升级引发国际热议,台湾不少人对以色列无辜平民及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心疼。 对此,台湾基进立委参选人吴欣岱16日在脸书分享自己的看法,认为台湾人看以巴冲突,需要的不是心疼,而是要设想台湾如果也像以色列那样遭遇入侵应该如何应对,学习以色列快速动员、明确敌我辨识等能力。

路透社的报道说,尽管台湾面临的来自中国的威胁跟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中国必须横渡台湾海峡才能入侵台湾,但这场战争仍引起人们关注中国发动袭击的可能性。

国防部长邱国正在台湾立法院被问及台湾从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分子的冲突中吸取了哪些教训,邱国正表示国防部已成立一个专案小组来监测局势。

邱国正说,初步得到的启示是,“情报工作真的很重要”,因为有了情报就可以做预应,也包含了是否可以阻止战争发生。

台湾政府谴责了哈马斯的袭击。总统蔡英文表示,台湾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并谴责针对平民的攻击行动。

资料图

台湾将于明年一月举行总统和立法委员的选举,主要反对党国民党将这次大选形容为“战争和和平”之间的选择。国民党指责执政的民进党政府故意挑衅中国,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民进党对此予以强烈否认。

美国之音说蔡英文一直监督着一项旨在加强台湾防御的军事现代化计划,以使台湾的军队能够更好地应对中国。

澳大利亚前总理斯考特∙莫里森在台北的一个论坛上指出,“以色列是一个比台湾更小的国家,同样生活在持续威胁之下。但他们在国防上的支出比例比台湾高得多。”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台湾政府明年提议的整体国防预算占台湾GDP的2.5%,而以色列今年的国防预算占GDP的4.5%。

借鉴以色列 台湾突袭大陆 并非全无道理

台湾联合新闻网文章《以色列情报超强怎么傻傻被骗? 从珍珠港到911的血淋淋教训:情报失灵非单一原因》写道,1973年10月6日,埃及与叙利亚联军共同攻击以色列,史称第四次中东战争或赎罪日战争,这场战争一开始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一度濒临亡国,后来虽然以胜利告终,但为期20天冲突造成以国2000多人死亡,7000~8000人受伤。

资料图

2023年10月7日,也就是赎罪日战争50周年后一天,控制加沙地区的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攻击以色列,造成以台军民严重伤亡。

外界不禁好奇,向来被视为搞情报一把罩、军力更是在中东数一数二的以色列,怎么会被一个非国家组织奇袭成功,敌人更是直接打到家里来?

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及代理局长,在中情局服务30多年的情报圈老将麦克拉福林(John McLaughlin)在情报界刊物刊出的一篇长文中指出,从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1962年的古巴飞弹危机、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甚至到2001年的911事件,全都留下了血淋淋的情报失灵教训。

其中名列第一的原因是:以为敌人太弱了,无法或不敢攻击自己。或者,误以为敌人没大胆到在“自损八百”的情况下,还敢攻击更强大的我方,这点是1973年赎罪日战争之初,以色列被奇袭成功的部分原因。

麦克拉福林指出,1967年6月的六日战争,以色列打垮了埃及、叙利亚及约旦组成的阿拉伯联军。 以色列当时认为,埃及及叙利亚应该很清楚,其军力不可能打赢以色列,所以不敢再生战端。

但在叙利亚及埃及眼中,它们只需要向本国民众及整个阿拉伯世界证明,它们仍有能力挑衅以色列,而且不需要真的打赢这场仗,而只需要借此提升这两个国家在中东的地位,并且让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站在它们那边即可。

麦克拉福林推估,50年后的今天,以色列可能仍存在同样的状况。

以色列当然明暸哈马斯的危险,但可能没想到哈马斯竟能同时间发动多线攻击,而且手法从火箭、无人机、滑翔翼,到深入以色列街头、绑架,以及海上攻击都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10-17 20:05
    您已点过赞
    标题很可笑,台湾有那个实力吗?大陆不找台湾的麻烦蔡英文就偷着乐吧。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