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外媒称为“鬼城”,鄂尔多斯是如何"雪耻" /

曾被外媒称为“鬼城”,鄂尔多斯是如何"雪耻"的?

最近,鄂尔多斯宣布,将力争五年内迈入万亿GDP城市,进入全国地级市30强。

鄂尔多斯2022年GDP为5613.44亿元,距万亿GDP差距不小。

曾被外媒称为“鬼城”的鄂尔多斯,哪来的底气?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既不是自治区首府,也非最大的城市,却是一个老天赏饭吃的“聚宝盆”。

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让鄂尔多斯“扬眉吐气”。

这里的“扬眉吐气”,又叫“羊煤土气”,指的是羊绒、煤炭、稀土和天然气。

地上的羊绒,是鄂尔多斯的金字招牌。

鄂尔多斯市是享誉世界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产区,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优质山羊绒原料基地,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种源基地。

羊绒年产量达3300吨,占全国的1/2、世界的2/5,是中国绒城、世界绒都。

地下的矿产资源,就更丰富了。

鄂尔多斯煤田

这里煤炭探明储量超过2113亿吨,占全国的1/6;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4.9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煤层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以上。

21世纪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靠着资源吃饭的鄂尔多斯,一跃成为内蒙古经济第一大市。

与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经济快速增长,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市场也异常火爆。

2005年左右,鄂尔多斯上马了康巴什新城项目。

当时的初衷有两个:

一是破解老城东胜区发展受限局面,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二是房地产迎来黄金期,全国各地都在扩建新城,鄂尔多斯也希望借助康巴什新城项目,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来到康巴什,发现这里“十五分钟内不见一个行人,驶过的汽车不到十辆,偶尔遇到一个行人,也是踱着沉重的步伐”。

于是,发布了一篇题为《鄂尔多斯:一座现代的鬼城》的文章。

自此,鄂尔多斯与“鬼城”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年后,英国BBC又发表了一篇题为《鄂尔多斯:中国最大的鬼城》的报道,再一步增强了外界对鄂尔多斯的种种猜测。

英国BBC的文章

固然,这两篇文章,带有明显的刻板偏见色彩。

但我们也要看到,康巴什位于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地处偏远,还被两个沙漠包围。

想在沙漠中建设一座新城区,没那么容易。

康巴什楼盘空置,街道冷清,人流稀少,死气沉沉,这也是《时代周刊》、BBC称之为“鬼城”的原因。

康巴什建设场景

其实,“鬼城”还有另一层含义。

这个地理学名词,常常用来指那些资源枯竭,遭到废弃的城市。

2012年,国际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动力煤价格由792元/吨一路跌到612元/吨,跌幅达22.7%。

鄂尔多斯遭受冲击,诸多煤矿关停,GDP增速从自治区首位一下跌至倒数第一。

经济承压,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链条随之断裂,大量开发商无力偿债,在建房地产项目超过70%烂尾,新城空置率超过70%。

彼时,外界在担忧:鄂尔多斯能否扛住“资源的诅咒”?

如今的康巴什区,已经成为鄂尔多斯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数据显示,康巴什区2022年人口已达12.4万人。

康巴什区人口

看着不多,考虑到鄂尔多斯全市不过200多万人,康巴什区人口也不算少了。

更为难得的是,康巴什区的当地住宅入住率达到91%。

康巴什区还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城市核心区申报成功的国家4A级景区。

整个区园林绿化面积达到了1641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42.18%。

据统计,2021年康巴什区累计接待410.28万游客,旅游收入近13亿元。

康巴什区

从大的视角看,近几年,鄂尔多斯GDP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千亿级大关,鄂尔多斯的人均GDP在全国名列第一。

人均GDP排名

曾经外媒口中的“鬼城”,已经变成了一座花园城市。

鄂尔多斯是如何“雪耻”的?

这可以从房子、产业两个方面寻找答案。

先说房子。

因为超前规划建设,康巴什区一度出现很多烂尾楼盘,房屋空置率也比较高。

为了解决房多的问题,2012年起,鄂尔多斯停止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居民只能购买存量房。

2015年起,鄂尔多斯开启棚户区改造,用房票代替货币补偿,促进楼盘出清。

鄂尔多斯市政府在内的许多政府部门都搬到了康巴什区,也消化了康巴什区的商品房库存。

随着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配套日益完善,康巴什区的人气逐渐旺了起来。

康巴什中轴线,四周的建筑是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博物馆和图书馆

2022年,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房价跃过1万元/㎡关口,全城平均房价超过7000元/㎡,已恢复到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的水平。

再说产业。

煤炭产业是鄂尔多斯经济的基本盘。

近两年,煤炭产业走出低谷。

鄂尔多斯借势增加产能,既完成全国煤炭保供任务,也拉动经济增长。

2022年,鄂尔多斯累计获批核增产能煤矿90座,新增产能1.2亿吨,新核准煤矿4座,煤炭销量增长15%,煤炭产量达全国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稳住煤炭基本盘,鄂尔多斯还在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鄂尔多斯正在全力打造四个世界级产业,即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和世界级羊绒产业。

其中,新能源产业被寄予厚望。

鄂尔多斯正在打造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最大的储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氢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

预计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这等于再造一个鄂尔多斯,也是向万亿城市冲刺的底气所在。

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鄂尔多斯“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依旧没有改变。

虽然摘掉“鬼城”的帽子,但是,鄂尔多斯的产业转型之路,还很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