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如何规避巴以冲突这些时事热点里假新闻 /

如何规避巴以冲突这些时事热点里假新闻

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恐怖袭击以及后续发展是如今全球最热点的话题,网上也传播着各种谣言。在相关信息大爆炸的时期,普通人该如何鉴别真假,或者说如何最大程度规避虚假信息呢?这里提供一点个人建议。

首先,对热点议题存在虚假信息的可能性要有认知,同时对个人判断虚假信息的能力不要高估。很多虚假信息之所以能忽悠到不少人,关键是两点:一,“受害人”觉得自己碰不到虚假信息,比如别人在微信群里发个视频或照片,配上点文字说明,就认为这些视频或图片绝对真实,文字说明也都无误;二,对自己判断真假能力过于自信,认为假的自己还看不出来嘛,没必要考究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如今以色列、加沙的具体状况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处于fog of war(战争迷雾),因此没有明确可信的源头的图片、视频最好警惕一些。

例如有人将叙利亚的战争画面错误称为是加沙,属于明显的虚假信息。另外一些则是至少目前还没法核实。比如网上传得比较厉害的哈马斯恐怖分子砍下至少40名婴幼儿的头,该说法甚至被拜登引用。不过这最早来自一位以色列的记者,而她号称是从以色列士兵那里得到的消息。可无论是以色列政府还是军方,至今都没有证实该说法。以色列政府公布了一些被害甚至被烧毁的婴儿尸体,并称是哈马斯所为——这些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核实,但以色列政府官员也向新闻媒体表示没法确认砍头的说法。美国政府后来也澄清说拜登没有确证。

上述有谁能自己确认真假?普通人真没那本事。因此,确认有可靠信源是避免虚假信息的关键。

其次,注意中东热点话题的特殊性:目前巴以双方都有很强的动力争取叙事权。而争取叙事权的过程中,难免会被动甚至主动提供误导性的信息。在很多相关资讯的受众也因为对这件事有很强的感情,容易被误导。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客观全面分析信息的思维。

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如果更广泛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民族就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家的冲突,那更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漫长的冲突中,当事者很难维持中立客观。例如以色列很难有动力为前述的婴儿被砍头辟谣,而阿拉伯国家也不太愿意指出张冠李戴的假加沙照片。

这不是说双方给出的信息都是假的,而是说双方故意或非故意情况下都可能给出误导性的信息。如何避免被误导?还是靠“信源”,看到一个消息,考虑来源是谁,给出的证据强度如何,只是描述还是有其它“证物”?有没有独立的第三方佐证?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迷雾中更接近真相。

最后,关注具体信息时不要忽视原则性问题。在当下的巴以冲突里,我们能看到很多极端的表述,例如巴勒斯坦都是恐怖分子,或以色列是侵略者所以任何反击都是正义。很多消息也被用于为这些极端观点“作证”。比如用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来论述哈马斯的恐怖袭击是反击侵略者,或以色列是咎由自取。又比如用以色列老幼妇孺在恐怖袭击中丧生来论证对加沙可以无差别攻击。

我们需要区分事情的真伪与原则的对错。以色列的平民百姓——包括其它国家的公民在恐怖袭击中遇害,这里有遇害者包括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遇害等事实方面的内容。但另一方面,这些人是否因为以色列政府的行为,就应该被攻击伤害,以及是否因为这些平民被袭击,加沙一带的老百姓就需要被惩罚,这些是世界观问题,是我们的处世原则问题。

当别人说因为发生了甲遭遇了什么,所以甲的反应就是对的。我们需要核查所说的遭遇是否真实,但更需要秉承自己的原则思考:甲的反应真的符合普遍规则吗?

对于那些混淆我们处世原则的说法,例如战争就是如此,反击侵略就是如此,反击恐怖主义就是如此等等,我们也可以考虑孔老夫子几千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张口闭口世界就是如此的人,你完全可以反问:首先,谁说世界就真是如此?其次,就算真是如此,这也不代表世界就该如此。

比如:无论是何种地域、民族、国家纷争,无辜的老幼妇孺不该被屠杀。这是当下世界的基本原则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阿富汗反恐,造成阿富汗老百姓伤亡需要被谴责,不仅国际社会谴责,美国各界也谴责,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基本原则。就算是打仗,也是有规则的。

明确信源,不忘原则,我们才能在热点中找寻真相,维持客观。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