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短期不必担心 /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短期不必担心 该担心长期

预测失准改口风?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短期不必担心该担心长期- 两岸- 中时新闻网

最近刚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陷入困境的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第3季度经济增速上升至4.9%,超出外界预期。新的数据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恶化的担忧,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短期经济成长已经不必太担心,投资者如果要担心,应该担心的是长期经济前景。

《华尔街日报》指出,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表明最近的刺激措施(包括降息和促进住房销售的措施)已帮助稳定了经济,令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望实现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这至少暂时缓解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危机恶化的担忧。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经济长期前景正趋于黯澹,最近许多经济学家下调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轨迹的预期,同时上调了短期预期。

这些预期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2%,2027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从去年10月报告中预测的4.6%降至3.7%。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将中国未来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4.5%下调至4%左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较为悲观,它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将放缓,2030年将降至3%。位于华盛顿的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高级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对此表示:“如果投资者要担心,那就担心长期,不必担心短期。”

报导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中国长期政治目标之一,现在这个目标受到经济快速恶化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2021年中国采取强硬手段遏制新冠疫情促进经济出现反弹时,许多经济学家将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时间表提前,但现在经济学家又把时间表往后移,甚至有些经济学家不再认为中国会超越美国。

经济学家指出了一系列影响经济的因素,其中最大的是房地产业泡沬化。房地产业一度占到中国GDP的1/4,尽管政府放松了限制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但住房销售依然低迷。而且长远来看,人口老龄化和已经很高的住房自有率可能会削弱需求。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度财源短缺,可能被迫放缓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并削减产业补贴,未来经济成长率可能因此下滑至3%或更低。

报导指出,中国经济前景暗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疫情清零政策遗留下来的影响,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表示,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的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和工业产出)已稳定在比疫情前趋势大约低5%的水准上,这显示支出和投资模式已出现结构性转变。

此外,长远来看,深层结构性问题还包括人口老龄化严重,债务水准不断上升,以及美国对技术出口的限制和对华投资的遏制,再加上私营部门投资的低迷等等。渣打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说,在没有重大政策改革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