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中国1家4口逃离以色列 时常幻听爆炸声 /

中国1家4口逃离以色列 时常幻听爆炸声

“前一天还在住棚节狂欢,第二天就打仗。”随著在中资企业工作的丈夫移居以色列的中国陈女士,新生活开始不到一个月,就必须带著一家四口逃离以哈战火。

她形容,当地不时响起的警报声和爆炸声,让她产生幻听,摩托车等日常响声甚至打雷都会误听成防空警报或爆炸,神经高度紧绷。所幸她们买到机票并平安返回了重庆,“我心里悬著的石头才真正落下”。

红星新闻报道,陈女士表示,今年丈夫因工作被派驻以色列特拉维夫,随后自己也和母亲以及女儿也在8月一起到那边生活。以哈冲突爆发时,距离陈女士一家人搬到以色列生活刚满一个月。

10月7日清晨,陈女士刚记录完前一晚犹太社区住棚节的街头演出,丈夫就对她说:“打仗了。”陈女士这才意识到,刚刚吵醒自己的是空袭警报声。

警报结后束,随之而来的是三次爆炸的轰鸣声。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清晨陈女士就催促丈夫去超市囤粮,当天买回肉、牛奶和20公斤大米。陈女士一家人听到警报声,就在90秒内躲进在特拉维夫偏北郊区租住处的一个特殊的防爆间,“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大概率不会被击中,但又在生死边缘徘徊。”

10日,以色列政府开始建议居民们囤积生活用品。这时,再次去到超市的陈女士丈夫,才看到当地超市里,本地人常用的鸡蛋、牛奶的货架上,已空空如也。

陈女士刚满一岁的女儿,也经历了这场“逃离以色列”。(取材自红星新闻)
以哈冲突爆发后,陈女士丈夫开车去超市买回物资。(取材自红星新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警报声占据了陈女士生活中的大部分关注点,“会时常产生幻听,总觉得听见了爆炸声。警报声响了更是让人心慌,不响就会非常开心。”陈女士说,战时神经高度紧绷,会把摩托车声音、公交车启动声等日常响声,误听成防空警报刚拉响的声音,“有一次雷雨天,雷声和爆炸声的轰鸣无法区分,我就一直问:‘刚刚是打雷还是爆炸?’”

接到政府通知后,以色列当地居民开始囤粮,超市货架上食品被买空。(取材自红星新闻)

11日,冲突爆发第五天,陈女士终于为全家人购买了特拉维夫经迪拜转机回重庆江北机场的机票。陈女士和丈夫带著60多岁的母亲和刚满1岁的女儿,抵达本古里安机场后,发现机场出境处人比平时多了起码两、三倍,陈女士心里很紧张,“最怕是我们的飞机在飞行中被炸”。

历经十多个小时,陈女士一家辗转回到了中国。走出机舱,脑中时不时响起的爆炸声幻听仍提醒她,全家人刚刚从激烈的战火中逃离。

以哈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机场离境处,人比平时多了至少两三倍。(取材自红星新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