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法治排名下跌 以法治作打压工具 /

香港法治排名下跌 港府以法治作打压人权工具

以法治闻名的香港,近年在国际上的排名有所下降,一群身处海外的香港法律界人士更在其香港法治年报中指出,实施《港区国安法》和频繁使用煽动等罪名的香港政府,实质上是以法治为名,打压人权为实,形容香港是专制政权不断以“法治”为幌子去有效打压公民社会的辛酸例证,而这势将为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蒙上阴影。

2023年10月23日,“香港法治监察”发表《2022年香港法治报告》,质疑中港政府以法治为打压人权工具。©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麦燕庭

法治和人权保障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价值,但根据美国非政府组织“世界正义工程”去年底发表的《2022年法治指数》,香港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2位,较之前五年保持的全球16位大幅下滑,但港府发言人强调,香港整体排名维持“高位”,并含沙射影地说,香港仍然“领先于经常无理批评香港法治和人权状况的不同西方国家。”

不过,由海外香港法律界人士组成的“香港法治监察”昨(23日)天发表的《2022年香港法治报告》,却揭开港府的法治已沦为打压人权和自由的工具。报告开宗明义指出,法治的原则是要保障人权和确保政府权力得到制衡,否则就会变成有害的恶性循环,而以此准则去检视香港去年的不同案例便可发现,香港正正是让专制政权不断以“法治”为幌子去有效打压公民社会的辛酸例证 (poignant illustration)。

在全长124页的报告中,香港法治监察检视了涉及最多被告的47名民主派人士以初选争取过半数议席却被指为串谋煽动颠覆案丶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丶“612人道支援基金”被控涉嫌违反“串谋勾结外国势力”,以及多名工会成员被捕等。报告指出,港府的行动导致公民组织解散,自《国安法》2029年中实施以来,有超过 58个独立民间组织解散。

报告又指出,香港司法制度与国际上司法独立的准则渐行渐远,国安法指定法官的任期须每年重新委任便是例证,因为这可能让香港行政长官的续任影响他们的裁决。该组织的发言人陈江诗更向自由亚洲电台指出,在《国安法》案件中,香港法庭愈来愈少引用国际人权的相关案例,反而是用《国安法》限制人权在香港的落实,情况令人忧虑。

报告又提到,香港的营商环境亦受到《国安法》的影响。报告指出,当局以支持民主的商人为执法目标,属针对政治对手的选择性执法和检控,虽然外国商家似乎未曾成为针对对象,但这并非必然,若其行动日后被港府视为政治化,会否受累,实未可料。一旦商界对司法独立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石的信心受到打击,中心地位能否维持便会蒙上阴影。

报告建议,各国政府继续关注香港法治,更不要因港人罪犯国安法而在移民和专业申请上有偏见;报告又呼吁国际社会支持身处海外的港人组成的“黄色经济圈”,而商界则应向中港政府力陈《国安法》对香港商业环境的害处。至于港府,报告要求当局撤销《国安法》和煽动罪丶释放所有政治犯丶撤销罪犯《国安法》和煽动罪人士的相关裁决等。

根据香港法治监察网页资料,该组织由一班身处海外的香港律师丶法律学生丶法律学者及友好人士组成,目的是监察香港人权和法治状况,以确保中港政府履行国际条约及其对港人的承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