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400余人被允许离开加沙,会是新转机吗 /

400余人被允许离开加沙,会是巴以局势新转机吗?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一个月后,首批平民离开加沙地带进入埃及,其中包括大约360名外国护照持有者,以及81名受伤严重的巴勒斯坦平民。

这些外国公民通过拉法口岸抵达埃及,之后或前往开罗,或乘机回到自己的国家。受伤的巴勒斯坦民众则被送往埃及各地的医院接受治疗。

拉法口岸是唯一不由以色列(专题)控制的加沙地带与外界的通道,被称为加沙地带的生命线。自冲突爆发以来,这是拉法口岸首次开放让平民从加沙地带离开。

专家分析称,开放拉法口岸允许部分平民撤离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加沙而言,这还远远不够。而对于这场已持续近一个月、死亡人数过万的冲突而言,短期内也看不到停火的迹象。

超过400人离开加沙

据新华社报道,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和加沙地带消息人士都证实,当地时间11月1日,共有81名受伤的巴勒斯坦人从加沙进入埃及。

当天一早,40辆救护车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进入,接运加沙地带的受伤民众。同时,大约有70辆人道主义援助卡车也于当天凌晨通过拉法口岸前往加沙地带。

同一天离开加沙地带的,还有数百名外国护照持有者。新华社指出,这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身处加沙地带的外国公民首次获准离开。

11月1日,人们在拉法口岸加沙一侧准备前往埃及。图源:新华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埃及政府官员的消息称,有491名外国公民在注册名单上,他们计划于11月1日抵达埃及,但最终只有360余人离开,另有100多人要么没有抵达拉法口岸,要么拒绝在不携带家人的情况下离开。

一名埃及政府人士透露,离开加沙抵达埃及的外国公民部分启程去了开罗,还有一些将搭乘飞机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些外国公民主要来自奥地利、英国、约旦、沙特、意大利、日本(专题)、法国、美国等。

无国界医生组织11月1日表示,该组织所有22名国际员工都离开了加沙,他们将派遣一个新的医疗队伍“在情况允许时”进入加沙。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巴以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开放拉法口岸允许持外国护照的人员和急需救治的伤员离开加沙,无疑是一个令人略为宽慰的消息。但这种开放能持续多久,有多少人能够离开加沙,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起突袭并扣押大量人员。以军随后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并切断水、电、燃料等供应,全面封锁了有着大约240万人的加沙地带。

离开加沙抵达埃及的约旦公民Umm Saleh Hussein对法新社表示,缺水少电只是加沙内部民众面临的最小困境,“更大的困境还有轰炸等。我们非常害怕。很多家庭都遇难了。”

还有更多的人无法离开。拥有巴勒斯坦和埃及双国籍的Umm Yussef在加沙一带对法新社称,“我们是埃及人,但却无法进入自己的国家……我们筋疲力尽,无法睡觉,也吃不进东西。”

未来或有更多人可离开加沙

作为唯一一个不受以色列控制的口岸,近段时间以来有超过200辆载有人道主义物资的卡车从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但这是拉法口岸首次开放允许加沙地带的居民离开。而这次开放是因为埃及、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卡塔尔和美国的协调下达成了协议。

在余国庆看来,以色列允许部分人员离开加沙,主要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虽然支持以色列,但要求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应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平民伤亡。此外在加沙大概有几百名美以双国籍公民。

美国总统拜登(专题)1日表示,在经过美方和地区伙伴的外交努力下,拉法口岸得以开放。他在社交媒体上称,预计之后几天将有更多人离开加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表示,大约有400名美国公民以及他们的家人共1000人被困在加沙地带。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一部分英国公民离开加沙抵达埃及,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他表示,英方将继续与埃及、以色列方面确保拉法口岸持续开放,以保证所有英国公民都能在未来几天安全离开。

据CNN报道,美方官员表示,根据协议内容,超过5000名外国公民最终可能会被允许离开加沙前往埃及。也有官员称,离开人数可能为7000左右。

11月1日,在拉法口岸加沙一侧,医护人员搬运一名受伤人员。图源:新华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离开加沙的人员并非被哈马斯带走的人质。据英国《卫报》报道,以色列方面称大约有240名以色列籍和其他外国籍公民被哈马斯带至加沙成为人质。

余国庆认为,作为一直和哈马斯保持着联系的国家,卡塔尔在推动开放口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在斡旋解决人质问题上也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他指出,哈马斯一些重要的海外领导人都待在卡塔尔,卡塔尔也是曾经对加沙经济援助力度最大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因此卡塔尔在协调哈马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人质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难题。哈马斯稍早前表示,在加沙地带的人质和其他巴勒斯坦人一样面临着“死亡和毁灭”的风险。其声称,共有7名人质在以色列周二对杰巴利耶难民营的空袭中丧生。

“人质实际上是哈马斯手里最有价值的一张牌,哈马斯肯定会充分利用这张牌的价值来和以色列方面做交易。”余国庆说。哈马斯方面此前曾明确提出,停火需要和释放人质谈判联系起来。他们还提出,以色列需释放关押的所有巴勒斯坦人。

余国庆认为,人质问题谈判预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压力,在人质问题上他需要考虑到各方的诉求,因此肯定不会轻易答应哈马斯的交易。但他若是通过谈判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能会对短期内结束冲突起到积极影响。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将持续

事实上,虽然部分平民被允许离开了加沙,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仍在恶化,以色列仍在准备对加沙地带发起全面的地面进攻。

新华社报道指出,以色列10月25日晚派地面部队短暂进入加沙地带实施攻击,此后加大了进攻力度。内塔尼亚胡10月28日宣布,随着以军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对哈马斯的“第二阶段战争”已经开始。

10月31日、11月1日,以色列军队连续两天空袭加沙地带的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引发国际社会谴责。

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周二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哥伦比亚、智利两国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色列空袭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可能构成战争罪行”。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以色列方面声称,该国战机“根据准确的情报”袭击了杰巴利耶地区的哈马斯指挥人员和控制大楼,杀死了哈马斯反坦克导弹小组的负责人。

余国庆认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短期内可能不会结束。以色列希望消灭隐藏在加沙地道内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但加沙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地道战的区域,哈马斯在当地有庞大的地道网络,以色列要想彻底消灭哈马斯,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以色列已经放言要彻底消灭哈马斯,那么只要这个目标没实现,其军事行动就会继续,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就随之会加剧。”余国庆说,而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以色列面临的国际社会压力也会更大,此外,考虑到以色列对军事冲突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预计这场冲突也不会持续时间过长。

至于停火之后的巴以局势走向,余国庆表示,此次冲突可能会成为一个催化剂,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巴以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巴勒斯坦的建国目标迟迟没有实现。未来要从根本上解决巴以冲突,还是要推动落实‘两国方案’。”

“两国方案”要求以色列撤出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接受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拥有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联合国大会10月27日召开的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涉巴以冲突的决议,其中也指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出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