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直播带货喊打喊杀,砸人饭碗必被反噬 /

对直播带货喊打喊杀,砸人饭碗必被反噬

一个薪酬待遇不低的行业,一个“钱”景无限的职业,一个处处有机会,甚至可能一夜成名的平台,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

我住的地方,楼下隔条马路是一个小公园。我最近经常到那里锻炼。

晚上8点之前,大妈们会在公园的小广场跳舞。曲散人空,绕着公园湖边小路一圈圈地走着,很是惬意。

后来我发现,晚上八九点,总有几个六七十岁的大妈,在公园路灯下的一角,穿着颜色艳丽的裙子,或站着,或坐着,用不着调的嗓音唱着歌,扭动着。听口音,好像东北那旮旯的。她们的面前,无一例外摆着落地支架和手机。

原来,她们是在公园里做直播。

图/冰川图库

说真的,我一开始还挺反感的,觉得这么大年纪还在搞直播,唱歌跳舞,简直是为老不尊。转念一想,这些外地来杭州的老人,可能是来投靠子女的,平时闲着没啥事,开直播赚点打赏也不错。

其实,我看别人从她们旁边经过,也并不以为意。毕竟,这里是杭州,电商之都,直播之城。

01

当然,在杭州做直播带货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站在杭州街头,你都可以感受到这股浓烈的直播带货热潮。

有一个说法,在杭州,“每244人就有一个人是主播”。这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是按照杭州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主播总人数近5万人。

这是年初的数据,现在应该不止了。直播领域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人涌向杭州这块电商直播热土。这大半年来,光是直播团队把总部迁移到杭州的就有不少。

所以,当听说什么“国内马上就要全面禁止直播带货”“杭州打响了向直播带货说不的第一枪”,我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别的不说,杭州如果全面禁止直播带货行业,对当地电商经济不啻灭顶之灾,稍微冷静想想,谁会干这种自绝活路的事情?

果不其然,很快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就对媒体辟谣:没这回事,谣言!

图/网络

想想也是,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在杭州发生。如果你以为,禁止直播带货,只是影响到数万主播的就业,那就大错特错了。

你在直播间里看到的是主播,但每一个主播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团队,包括了助播、中控、选品、策划、拍摄、剪辑等等人员。根据不同分工,这个团队可以不断放大。

举个例子,头部主播辛巴在杭州设立直播基地后,光是从广州迁过来的就有2000多人。其他头部主播的团队规模有多大,不妨参考。

截至2022年末,全杭州常住人口为1237.6万人。另据今年稍早前的数据,杭州所在的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超5000家,带动就业超100万人。这也就意味着,每12个人就有一个人是从事直播相关行业。

再来看,直播公司要带货必须要找选品,而这就涉及到找厂商。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关联着生产企业,以及相应的供应链企业。这么算下去,直播电商何止带动了百万人就业?

2022年,杭州电商销售额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496.3亿元。而早在2021年,杭州的直播电商交易额占比就已经达到电商总额的68.1%,也就是一年有6000多亿元的电商销售额,来自于直播电商。

说一句禁止直播带货容易,但要影响这么多人的就业,断了这么多商家的生意,拍脑袋都不敢这么拍吧?

02

那么,“全面禁止直播带货”的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相信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今年初,杭州四季青市场发布过一则公告,禁止市场经营户和外来人员在市场内进行直播或走播。于是,这就被当成了杭州“试点禁止直播带货”。

且不说一个市场的单方面管理规定,和出台针对全行业的规定,差着十万八千里,四季青市场管理方的规定,估计连自己都执行不下去。

四季青市场是一个服装批发市场,有自身特殊性。它是面向批发客户而不是零售人群的。我知道,过去一个人到四季青市场,如果不是去批发服装,店员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爱理不理的。因为,商家的服装款式很怕被人抄袭,所以看到进入店面的陌生人,戒备心理特别强。

现在,在店里搞直播,那就等于是做零售了,或是在市场里直播,那么在拍摄过程中,还可能泄露同行信息。这是市场管理方不允许搞直播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的流行,门店、批发业务萎缩,这也让类似批发市场面临转型问题。这就难免会有一些商家尝试搞直播带货,或者通过直播方式,向客户展示产品。既然有这么好的洽谈工具,为什么不用呢?所以,四季青市场的“禁令”,恐怕也挡不住来势凶猛的直播潮。

我看到一些报道,四季青市场的“禁令”,其实也是流于形式。

▲杭州四季青(图/网络)

此外,还有些消息称,印尼等国家也出台了针对社交平台的商品交易禁令。这让人感觉,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直播电商并不友好,只有我们国内在“纵容”这一业态无序发展。

实际上,有些海外地区限制电商直播,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种“先进经验”啊。话说直播电商确实是在国内发展势头更猛,业态也更加成熟。国内电商从诞生到现在,经验和技术一直就不比国外的电商公司差。否则,早早就布局国内市场的易趣、亚马逊,就不会纷纷败走了。

在亚马逊上有过购物经验的用户就知道,商品质量不论,平台上的商品展示、促销手段可谓十分落后。你要在上面买一件衣服吧,除了看图片,就是反复对照不同地区的size,结果买来一看,往往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在亚马逊上,多数商品连介绍的视频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人来给你直播介绍产品细节了。相比之下,你觉得哪一种销售模式更人性化?

国内电商从一开始的图片展示,到视频化展示,再到现在的直播带货,其实一直是在不断演进变化的,而且也是越来越迎合消费心理,服务理念不断提升。

这本来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值得“输出”的电商技术与经验,在有些人眼里,怎么就要喊打喊杀了呢?

03

上面说的这些,还不是有些人对直播带货欲除之而后快的根本理由。真正的原因,有些摆不上台面,说白了就是“仇富”情绪使然。

这和之前某头部主播突然塌房的逻辑是一样的。这背后,不就是有人觉得,这些主播光靠动动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成为了人生赢家?有人就直言,这不符合社会公平。

这几年电商直播站上了风口,确实不少从业人员赚得盆满钵满,好像钱来得很容易。但这就是所谓机遇与选择使然,它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但换成是你,你敢上车吗,上了车你能成功吗?

任何人的成功,哪怕看起来是走了狗屎运的,都不会是偶然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个体的选择不同,导致的结果可能也会天差地别。

这就像,过去20多年,房地产一直处于上行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只要买了房,基本是买到就能赚到。特别是在那些热点城市,随着房价上涨,很多人的家庭资产也水涨船高。但也有人从一开始就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上车,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财富的机会从眼前溜走。

回顾起来,改革开放40多年,从个体户、乡镇经济到证券市场,再到几年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过类似的全民财富机会,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踩中时代的节点。

但也不能说,那些买了房、买了原始股的人赚到的钱,就是“不义之财”,就是投机暴富。

图/冰川图库

不少人的财富观还停留在非常久远的年代,“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已经不光是患了“红眼病”,还是发自骨子里的对市场经济、对合法财富的一种仇视。

有人觉得头部主播赚钱容易,却没看到这背后所承受的风险,更没看到给更多人带来的工作机会和财富分配,这是目光短浅,也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思维。

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电商直播行业,在其他领域也多有表现。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只要不违法,只要依法纳税,一个人怎么赚钱,赚多少钱,都是值得鼓励的。否则的话,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正常的营商环境,也不可能有正常的经济发展。

04

撇开这些不谈,杭州发展直播电商还有一个好处,从长远来讲,这是关系到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利好”。

这就是,随着电商直播行业的繁荣,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杭州,成为这座城市的新生力量。

得年轻人者,得未来。这个道理无须多说了吧。眼下,各地为了“抢人”,使出浑身解数,出台了各种吸引人才政策。说起来,用政策吸引人,只在于一时,要让人能留下来,还要看有没有值得他们留下来的理由。

一个薪酬待遇不低的行业,一个“钱”景无限的职业,一个处处有机会,甚至可能一夜成名的平台,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在这里,他们有职业的发展空间,有财富积累的机会,还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这样的城市有谁不爱?

这也是为什么杭州近年来人才不断流入,甚至风头超过一线城市的重要原因。大街上满是年轻人的城市,还会愁没有明亮的未来?

图/冰川图库

有些人对新兴行业动辄喊打喊杀,看不惯各种创新商业模式,其实并不知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社会的点滴进步,实则不易。

就像我们天天使用的微信,或者经常要收发的快递,不知道有人想过没有,按照某种思维,这些新生事物可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是的,这个世界确实可以变得更好,但并不必然会变得更好。记住这句话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