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枉费之前一番筹谋,北京对沙特很失望 /

枉费之前一番筹谋,北京对沙特很失望

加沙的悲哀:伊斯兰世界“扮抵抗”? 沙特王储或错失良机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11月11日,由57个伊斯兰国家组成的“伊斯兰合作组织”(OIC)在沙特首都利雅德(Riyadh)为以巴冲突举例了特别峰会,连本年才与沙特复交的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也亲自到访出席。

人们一度期待,在对沙特未来有宏大意向的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领导之下,沙特会把握机会以实际的行动去显示出沙特有能力领导阿拉伯甚至是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地位。

然而,事与愿违,峰会最后的联合声明只是以“出口术”的方式敷衍了事,并没有就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作出任何具体行动。连最为切身的伊斯兰世界都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为巴勒斯坦人出力,加沙的人道惨剧在短期内也看不到喘息的可能。

先谈谈加沙的战况。以军十月底开始地面进攻加沙城,基本上是从各个方面包围加沙城,断绝所有物资的输入,再慢慢清扫在城内盖满地道的哈马斯(Hamas)。现在主要攻打的就是加沙城各个医院,特别集中在最大的希法(Al Shifa),以军是认为哈马斯在那个医院下面有建设大规模的地下建筑,有指挥中心跟军火库之类,哈马斯当然对此否认。

以常理推测,以色列的说法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在美国国务卿(Antony Blinken)也在公开说太多巴勒斯坦平民被杀、法国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也有类似说法并呼吁停火的时候,面对愈来愈大国际外交跟舆论压力的以军其实没有必要没有战略理由的集中去打一家医院。事情是否如此,到以军真的打进希法医院之后就知道了。但无论如何,攻打医院难以避免的平民死亡,将会继续推高国际社会的停战呼声。

回到沙特的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本来这个会议跟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的会议会分开进行,但是最后就决定一起开,以显示出穆斯林世界的整体性。加上伊朗总统莱希的参与,某种程度上面,这是表现出整个伊斯兰世界在以巴冲突上面的团结。

2023年11月12日,路透社获得的照片显示,加沙希法医院(Al Shifa Hospital)因燃料耗尽后,把新生儿被从保温箱取出后放在普通病床。(Reuters)

但是团结是一回事,有没有做实事又是另一回事。这个峰会的结果基本上就只是批评以色列对加沙的攻击不是自卫,批评以色列行动是战争罪行,主张国际调查,呼吁停止对加沙的围城,要求其他国家对以色列执行武器禁运,反对任何把加沙跟西岸分割处理的未来政治解决方案等等——全部都不是实际的联合行动。

11月11日,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在沙特利雅德召开。(Reuters)

有报道称,部份伊斯兰国家曾有过实际的强硬建议,包括停止任何从阿拉伯国家美军基地对以色列的军备输送、呼吁各国冻结跟以色列的经济与外交关系、威胁对以色列实行石油禁运、禁止以色列航班使用阿拉伯国家空域,但是包括沙特、埃及、约旦、阿联酋等国家都反对,所以最后这一场伊斯兰合作组织的特别峰会也是做不了实事。

立场最强硬的可能是伊朗,比如说莱希就直接呼吁各国把以色列国防军定义为恐怖组织,要求各国对以色列实施石油禁运,但是伊朗自己支持的地区势力,比如黎巴嫩的真主党等等,也没有要真的去以武力威胁以色列对加沙停火,到现在绝大多数的攻击都是集中在黎以边境地带——这些边境地区以色列早就疏散了当地居民,基本上是打打给人家看的表演动作。

这一方面是反映出黎巴嫩不想跟以色列发生冲突的民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伊朗不想为加沙的事情浪费掉真主党的军力,以作为对以色列的长期战略性威胁。

在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之前,加沙的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PIJ)就已经表示他们不期待这场峰会会达成什么结果。

上任后首次到访沙特的伊朗总统莱希11月11日在利雅德跟沙特王特穆罕默德会面。(Reuters)

这个峰会其实表现出,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在以巴冲突上面只是想要争取道德高地,或者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比如说伊朗对于之前的以色列、沙特关系正常化进程的不满等等,但是没有什么国家或组织想要为此付出太多成本。

比如说,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Sayyed Hassan Nasrallah,又译纳斯瑞拉)11月3日在以色列发动地面进攻之后发表了这次冲突之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说。由于真主党之前公开威胁过如果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就会升级行动,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演说,黎巴嫩不同地方甚至有公开广播,大批民众聚集去看直播,但是最后纳斯鲁拉讲了一个半小时,都没有宣布升级行动,还暗示真主党点到即止。有些人听完之后,就开玩笑说,这场演说的内容本来可以透过一封琥邮处理,不必大费周章去搞个电视直播讲话。纳斯鲁拉之后又作了一次发言,但是也没有示意任何的行动升级。一个亲真主党的黎巴嫩媒体还公布了一项民调,显示有68%黎巴嫩人反对跟以色列发生战争。

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Sayyed Hassan Nasrallah)自2023年10月7日以巴战争开始以来首次就事件发表讲话。图为2023年11月3日,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处播放他的讲话内容,他的支持者在台下聆听。(REUTERS)

又比如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表明哈马斯不是恐怖组织而是自由战士,因此被欧盟批评,他又指责以色列犯下战争罪行、进行“大屠杀”,断绝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任何联系,召回大使,甚至暗示会向以色列动武(“我们可能突然在一个夜晚来敲你的门”)。不过,土耳其当局的最具体行动,似乎是其国会在11月7日决定不再在国会中售卖被指支持以色列的可口可乐和雀巢公司产品。伊朗外长11月初访问安卡拉公开在土耳其外长面前呼吁各国停止向以色列出口燃料(按:阿塞拜疆经土耳其港口转运的原油占以色列消耗量的四成),土耳其外长对于这个要求的反应是好像没有听到一样,直接跳过去谈两国方案。

类似的例子非常的多。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以色列造成的人道灾难愈来愈严重,最后会使得这些国家或势力不得不行动,但是他们不太愿意为巴勒斯坦人付出代价的态度是颇为明显的,而且现在加沙战争已经有点恒常化的趋势,惨事发生太多,人们可能就会慢慢麻木。

11月1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Reuters)

在伊斯兰世界暂时不行动的背景下,最有可能阻止以色列的就只有美国。但是出于国内外的不同因素,美国拜登(Joe Biden)当局却不能在短期内放弃支持以色列全力消灭哈马斯。

在美国不会不支持以色列的前提之下,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当局对于拜登有关以巴冲突的要求也不太理会。布林肯表明美国反对以色列重新占领加沙、支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日后重回加沙(按:这似乎也是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共同声明的立场,当中表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是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代表——这也是控制自治政府的法塔赫不提哈马斯又同能批评哈马斯的说法)。但内塔尼亚胡则表明以色列有可能会无限期负责加沙安全,保留随时进入加沙对付潜在威胁的能力,这就等同于将加沙当作现在被占领的西岸一般去处理;同时,他也明确反对自治政府重回加沙。

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表明美国不愿看到加沙的医院出现交火,但以军却正在进攻希法医院的边缘。

以巴冲突:2023年11月5日,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马斯战争持续之际,美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Ramallah)会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Reuters)

在没有一方有作为的情况下,最悲惨的就是加沙的巴勒斯坦人。

不少以色列人认为加沙人要为哈马斯的行动负责,因为是他们支持了哈马斯,但是根据一项9月底做到10月6日的加沙民调,有七成多人认为哈马斯没有回应人民诉求,哈马斯的支持度比被认为已经向以色列投降的西岸法塔赫还要低,七成多希望和平解决以巴问题,而不是要把犹太人都赶走。所以,以色列以哈马斯10月7日的攻击为理由去报复加沙人民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但相对而言,哈马斯到现在在不同的公开访问上面也在表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以色列所有边境的战争状态都会长期延续下去,而阿拉伯世界会支持他们。而哈马斯要如何使得以色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如何迫得阿拉伯世界不得不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去对抗以色列,唯一方法就是某种程度上让以色列打加沙打得愈难看愈好。

因此,以色列跟哈马斯都有不同的情绪性或战略性的原因去维持这场冲突。

在美国不作为的情况下,沙特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国家,本来最具有领导阿拉伯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对以色列暴行作出有力回应的地位,但是至今一直颇为沉默的王储穆罕默德却没有利用到这个地位。这到底是一个错失的机会,还是王储的“留中不发”?随着加沙平民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