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银行再降存款利率 学者:把钱逼出来消费 /

中国多家银行再降存款利率 学者:把钱逼出来消费

中国多家银行10月以来相继调降存款利率,目的之一应是希望引导民众增加消费。(中新社)

中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下降0.2%,再现通货紧缩疑虑。与此同时,10月以来,中国多家银行相继调降存款利率,国有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已跌破1.9%。对此,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表示,目的是要把钱逼出来消费,同时减轻政府与企业贷款压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10月中旬以来,中国已有多家村镇银行公告下调存款利率。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13日就更新存款利率表,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0.55%降至0.50%;三个月、半年、一年期、两年期定存利率暂未调整;三年期定存利率则由3.5%下调至3.1%,五年期定存利率由3.5%下调至3.2%。

中国证券报也指出,10月下旬以来,泰安沪农商村镇银行、天津津南村镇银行及玉田大商村镇银行等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下调一年期、三年期及五年期等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从10个基点至40个基点不等。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10月一年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已降至1.849%。

对于10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中小银行多是对先前9月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跟进,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缓解存款付息压力。

中国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表示,在物价保持低位、经济持续复甦的背景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进一步下调,给存款利率调降预留了空间。

李勇称,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可以改善存款定期化趋势,既缓解银行的负债端压力,也能鼓励民众将更多的存款转化为消费。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公布,10月CPI年比下降0.2%,降幅高于市场预期,且为时隔两个月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引发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的疑虑。官方则将原因归咎于天气晴好使得农产品供应充足,以及“十一”长假过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难摆脱的经济困局,因通货紧缩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其主要表现为:因经济前景不佳导致物价下跌,消费者因而减少或推迟消费,使得经济更加不景气,消费者又进一步减少或推迟消费,并更多持有现金(存款)以因应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活困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