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我本是高山》编剧和网友“开骂了”! /

《我本是高山》编剧和网友“开骂了”!

电影《我本是高山》24 号上映,但昨天刚开点映,口碑就“收不住”了。

因为编剧的一则回应,还被骂上了热搜。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先来看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张桂梅校长的真实案例改编的 .

张校长大家都很熟悉,建设了中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还帮助 1645 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的校门,是一位很具有正能量的传奇女性。

本来是一部展现女性魅力的正能量电影,为何会引发网友们的不满呢?

原因有这几点,主要是和“弱化女性魅力”以及对于张桂梅人设刻画问题有关。

第一,电影中有一个学生的妈妈酗酒成风,耽误孩子的学习。

但是故事的原型,酗酒的是父亲而不是母亲。

网友们觉得是在“蹭女性”的热点。

第二点,女性配角的人设“存疑”。

剧中的女老师,因为受不了乡村的艰苦条件,最终离开了男配去了城市了,而男配角却坚持了下来。

网友们觉得,这是用在在衬托男配角的人设,给男性加戏。

第三点,在电影中,支撑张老师坚持教育的原因是丈夫的“过逝”。

电影中有好几个镜头是展现她丈夫的,看起来像是女主依靠男主的意志坚持下来。

而实际的情况,是张校长一直不变的梦想和信仰。

网友觉得,这是对于张校长的不尊重。

电影过于强调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弱化了女性的影响力和精神力量。

同时,网友们还提出了电影中对于女孩子们的形象刻画,较为片面,不够生动,也缺乏了深刻性。

比如,影片中有女孩上课时间跑出去玩耍,不贪学。

但实际情况,则是很多的女孩子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无能为力。

网友觉得,让一个男导演来执导这样的女性题材,立场上有失偏颇。

同时,编剧和导演并没有理解和尊重张校长和大山女孩的故事。

面对网友们的指摘,该片的女编剧站出来,言辞很锋利地回应了大家的质疑。

甚至爆出了粗口,开骂网友。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这一段话上了热 1,阅读量超过了 1.2 亿。

02.

不管你说的有没有道理,面对真金白银支持你的观众们,这样针锋相对,并不是明智之举。

观众们花了钱,说两句也无可厚非。

你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这样直白不留情面的辱骂回应,很失体面。

昨天释放出来的口碑,可谓是两极分化。

比如出奇一致的“男女立场”的问题之外,该片的好评也是很多的。

首先,张桂梅的伟大事件,能够拍摄成为电影,立意本来就是很好的。

毕竟,电影是大众传播,有着很强烈的视听效果,要比看纪录片或者是读新闻更利于传播。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女性力量,很多的影视剧,综艺节目也都在展现女性力量。

抛下观众们的那几点“性别”方面的疑问,电影的整体框架和内容还是有优势的。

比如其中的一些细节刻画。

泥泞的校园操场,最为原始和费劲的升旗仪式。

让女孩嫁给 40 岁老男人等等,加上校训和走心的台词,也隐喻了山区女孩受教育的不易。

张校长将学生们领到了山顶上,指着层峦叠嶂的山峰,说要把她们带出去,送进大学的校门。

展现了女性的魅力和精神力量。

03,

郑大圣导演在圈内的作品有口皆碑,曾经的作品《古玩》《阿桃》等也提名了很多的大奖。

主创人员是有实力的,包括青年演员海清的演绎,真的让张桂梅的形象活灵活现。

海清 46 岁了,在《隐入尘烟》之后,她的演技被更多的导演制片人看到。

和其他的女演员不同,海清也属于那种“能豁出去”的女演员。

在电影中,她为了更贴切女主的形象,使用了最原始的方式,不惜把自己“晒黑”。

戴着斯文的眼镜,面色蜡黄,她真的和张桂梅合二为一了。

海清的“神还原”,便足以撑得起一张电影票了。

本来可以好好宣传宣传,极有可能会成为 11 月份的黑马电影。

而海清,也极有可能通过这部电影拿到大奖。

但是网友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导火线和情绪爆发点,成为了高票房路上的绊脚石。

而编剧“骂回去”的做法甚为不妥(除了炒作),毕竟,没有人会跟票房过不去,也希望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