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以色列:沙漠不毛之地 竟变身欧洲果篮 /

以色列:沙漠不毛之地 竟变身欧洲果篮

以色列面积只有欧洲的500分之1,全国3分之2是荒地沙漠,年雨量不到500毫米,具有耕地价值的地区仅约3分之1,又加上冲突频繁、缺水是以色列的特点,但以色列的农产品出口,却占欧洲的40%,这个沙漠比绿地还多的国家,究竟是怎么成为农业奇兵呢?

高科技滴水装置 扭转沙漠气候

以色列拥有“欧洲果篮”之名,但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为了有效率达到目标,靠“高科技”去逆转局势,使其农产品大量出口。

以色列常年气候温暖,成为该国天然优势,使其能够在欧洲寒冷的冬季种植出有机产品,因此也有“欧洲冬季厨房”之称,而以色列的出口旺季是每年的1月至3月。

对农业生产来说,恶劣的自然环境完全是一个噩梦的存在。以色列水工程师布拉斯(Simcha Blass)1960年发明了滴水装置,也让滴水装置技术成为以色列的专有特色,让以色列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节水农业国家。

以色列农民 用一台手机就可监控作物生长

以色列人知道,与其费尽心思去种水稻、小麦这样耗水量大但收成不佳、利润较低的作物,不如耕种蔬菜、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通过进出口贸易换汇,实现农业发展。在滴水装置技术的推动下,以色列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全国95%所需食物,更可以大量出口,占据欧洲至少40%的市场。

之后在科技演变之下,以色列滴灌设备1980年代已经开始使用微电脑控制,到现在的科学农业还衍伸出灌溉高效用水、滴水和温度控制、根区温度优化、冷凝灌溉、云端提供农业专家资讯、盐水浇灌法等,以色列农民只要透过一台手机,就可以随时监测作物状况并以无线传输将资讯上传至云端,随时操控。

水资源短缺,以色列就将85%的废水重新再利用,以盐水浇灌法去栽种番茄等较耐旱作物。为了种植出新鲜蔬果,以色列减少使用农药,建置防护措施、使用大规模诱捕的数据库、虫害监测等等。

根据以色列农业部统计,利用高科技,可以让农业生产增加17倍。以色列还结合专属独卖策略,帮助农业创新产品和提高技术优势,保有农企业的竞争力与利基,同时将以色列农业开发技术推向世界。

在传统的商业概念中,专属独卖会被质疑限缩市场和销售量,但签署专属独卖协议,可以为下游通路商确保专属市场,对于上游农企业来说,专属独卖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效率,也能减少国际行销和人事的成本。

以色列出口农产品占欧洲市场40%,被冠上“欧洲果篮”之名。(法新)

基因技术只产母鸡 解决蛋荒

禽流感、俄乌冲突,冲击许多国家鸡蛋产业,今年全球都面临缺蛋问题,就连以色列也不例外。以色列在新冠疫情时,也曾出现囤蛋潮,导致蛋荒,但面对缺蛋问题,以色列直接科技来解决。

母鸡下蛋,蛋还要经过筛选才可以进到消费者市场,又或者是养育。因此以色列干脆直接利用基因科学,研发出一种只生母鸡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正接受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和以色列农业部审查。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Hamas)10月7日突破边境,袭击在边境举行的音乐节和以色列南部的集体农场,造成上千人丧生,还有多人被绑至加萨作为人质。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被被哈马斯武装份子杀害和俘虏的外国人是亚洲移工,在以色列的医疗业、农业、建筑业和工厂中工作。

面对资源不足的现实,以色列很早就开放农业移工。(法新)

利用农业移工 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泰国是以色列最大的移工来源国之一,在以色列农业的外国移工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亚洲区副主任罗伯森(Phil Robertson)表示,多达2万名泰国劳工生活在以色列各地的偏远农场和沙漠地区,包括靠近加沙。

由于农业的工作型态、环境、劳力问题,以色列评估过,仅靠国内劳工根本没有办法运作。面对资源不足的现实,以色列很早就开放农业移工,走进农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以色列籍场长,底下劳是泰国籍或者其他国籍。

以色列农产量占全国市场4成,农粮生产占11%。以色列约一半面积是半干旱的土地,加上强敌环伺,政府与国民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在不论军事或农业上,以色列发展出先进科技,提出有效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以色列将农业结合高科技,在劣势中生存,让传统农业不再只是传统农业,不仅达到自给自足效果,还对外出口了大量农副产品,创造许多让人惊艳的成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