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这个女人的杀招,正在伤害中国经济前景 /

这个女人的杀招,正在伤害中国经济前景

今年的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对待外资企业的方式明显有更多不满情绪,检视过去一个月的经济数据,更加证明“去风险”策略对世界第2大经济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愈来明显。外媒指出,中国10月份制造业意外收缩,出口亦加速下滑,第3季外国直接投资首次出现季度逆差,则显示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增加。

所谓“去风险”(derisk)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创的概念,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用以掩盖在产业链、供应链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的替代用词。

《路透》引述美国一家家具公司负责人乔丹.英葛兰指出,他的中国供应商是业内最好的,但地缘政治和经济放缓促使他转向东南亚、东欧和中东采购更多产品。他表示,“我的公司正在寻求逐渐远离中国”。

英葛兰说,2018年美中贸易战之后说要“中国+1”,实施多元化战略,确保不会对中国产生依赖。但是现在却像先“+10”,然后才考虑中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在报告中表示,新数据表明,在华外国公司不仅拒绝将收益进行再投资,甚至开始出售现有资产,并将资金汇回国内。他表示,这种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人民币,并削弱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报道指出,企业界长期以来对地缘政治、收紧监管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感到困扰,但改革开放40年来,外企高管们首次对中国长期增长前景表示担忧。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上周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2/3受访的CEO认为,中国市场需求甚至还未恢复到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家具商英葛兰表示,他担心中国的家具供应商要如何应对严重的房地产危机,这些家具工厂的工人会从500人减少到200人,然后再减到100人。

外国的贸易机构表示,中国推出涵盖面更广的《反间谍法》、对谘询公司和尽职调查公司的突击检查以及发布出境禁令,即便中国总理李强一再宣布要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仍遭到许多西方企业的怀疑。

在私募股权领域情况也极不乐观,2023年初至今,没有针对中国的投资基金成立,2022年还有2.1亿美元,至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这个数字是132亿美元。

(图/Shutterstock)

新数据表明,在华外国公司不仅拒绝将收益进行再投资,甚至开始出售现有资产,并将资金汇回国内。

春华资本创始人胡祖六表示,资本市场前景黯淡,对科技和教育等高增长行业的监管打压,对实体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现在很多针对中国的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将资金转移到东南部亚洲、澳大利亚和欧洲。

不过《路透》也指出,尽管面临挑战,外国资本流动并非完全是单向的。许多外资公司─尤其是零售行业─仍然瞄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例如麦当劳上周达成一项协议,以增持他们在中国业务的股份。一名欧洲连锁酒店的高管也表示,他的公司很乐意将利润再投资到中国,“我们知道政治上正在发生什么事,经济上也发生了什么事”,最新经济数据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虽然速度很慢,也只能采取观望态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