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经济发展已达极限,未来恐出现…” /

“中国经济发展已达极限,未来恐出现…”

美国自由亚洲电台(RFA)11月28日报道,自北京当局解除为期3年防疫封控后,中国经济迟未复甦,美国学者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已达极限,未来极可能出现负成长或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

报道说,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28日召开研讨会,分析美国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与会的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杜斯特柏格(Thomas J. Duesterberg)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极限,并说中国经济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负成长或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因中国国内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剧。

杜斯特伯格表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如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和房市供过于求等,导致经济疲软,加上中国各银行及地方政府承担全国85%以上的公共支出,过度操作财务杠杆,导致无法再举债刺激经济。

他说,辟建基础设施也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另个传统办法,但中国国企投资缺乏效率,导致收回的利润极少,地方政府也无法透过贩卖土地所有权鼓励房地产,以致难消弭财政赤字。

杜斯特伯格还谈到中国政府在特定产业领域的过度投资,以及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

他说,众所周知中国过度投资电动车、太阳能板,还有其他中国对外国倾销的产品,而银行及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使得中国家庭累积预防性存款,这使得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意图增加内需以刺激经济发展的策略失败。

杜斯特伯格表示,中国经济遭遇诸多结构性问题,北京当局无力解决,导致中国高度依赖外资纾困,促使习近平近期赴旧金山出席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并会见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及商业巨头。

他说,中国现在高度依赖外资及外国市场以取得经济成长,却无法自行创造经济效益,以因应内部所遇的各种困难。

美国国会下属的跨党派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本月公布长达700多页的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当前面临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重点领域缺乏高级人才、房地产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导致中国长期竞争力不佳、缺乏社会凝聚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