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最接近天堂的美食 吃下肚可能致死 /

最接近天堂的美食 吃下肚10分钟内可能致死

台湾食药署资料显示,2020年河豚中毒2件4人送医,加上最近南投1死8住院,近3年多来,造成1死12人住院。

而关于南投河豚中毒案,副署长林金富表示,已收到生鱼片样品,检验报告出炉,将透过DNA检测,判别是哪种河豚,另检验属于哪种河豚毒素。

此外,他也提醒,河豚种类繁多,光靠肉眼不易辨识,民众请勿捕捉及食用河豚,以降低中毒风险,另建议餐饮业者不要供应河豚,避免消费者误食。

河豚毒素烹煮也难去毒素 食用后严重恐致死

河豚毒素属于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卵巢、肝脏、肠道、皮肤,甚至是肌肉组织中,毒性约为氰化钠1000倍以上,即使加热煮熟,仍无法将毒素破坏,目前也无解毒剂。

一旦吃到河豚毒素,10至45分钟内就会产生唇舌发麻、手麻、脚麻、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则可能导致死亡,死亡率约为61%。

林金富提醒,河豚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食物”,但民众仍应有风险概念。

连毒物专家也不敢吃河豚?

招名威在粉专《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贴文中表示,日本美食多,唯独河豚料理是一直让他望之却步的美食。他说,河豚毒素是名为“Tetrodotoxin”的化合物,而非网传的氰化钠,此种化合物不仅结构复杂,毒性也非常强,大多存在河豚的卵巢、肝脏、消化系统及皮肤等,有些种类的河豚肉也含有此成分。

招名威表示,大家都知道吃未处理干净的河豚会中毒,但往往还是会发生,原因有三。第一,过往发生的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大多都是因不明了自己吃的是河豚,还是吃到其他非河豚却含有河豚毒素的水产品,如虾虎、贝类、螺类及不知名鱼种而中毒。

台湾产河豚种类约30馀种,以肝脏及卵巢毒性最高,部分河豚肌肉虽无毒,但其内脏部位可能有毒,在料理时毒素恐污染鱼肉。第三,则是加工业者缺乏对鱼种的辨识能力,误把台湾产河豚制成“香鱼片”,常引发食物中毒。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