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支原体和流感“同行”,呼吸病专家建议 /

支原体和流感“同行”,呼吸病专家建议

童朝晖 图来自 环球人物杂志 

“支原体在3—7年是一个轮回。”

近来,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一些地方医院门急诊量骤增。

不同于大家更熟悉的、有明确特效药物和疫苗的流感,现下流行的支原体肺炎令人深感焦虑,人们该如何防治?关于呼吸道疾病又有哪些认识误区?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请他为大家答疑解惑。

环球人物:近期流感多发,一些地方出现医院门急诊量骤增的现象。为何流感多发生在冬季?

童朝晖:其实,流感流行季节在我国是有一些差异的。

我国北方地区的流感多出现在秋冬季,而南方有可能在夏季。不过,大部分流感流行比较高的季节还是在秋冬季,这也不是一个新概念。

多年来,世卫组织、中国流感监测哨点和监测网通过监测,发现了流感流行的季节和规律,也包括流感的一些特点。就全球来讲,包括我们中国对流感的监测已经很成熟,不仅摸清了流感的规律,也能及时做出诊断,进行治疗。

环球人物: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童朝晖:流感也称流行性感冒,发病的位置主要是在呼吸道,通过飞沫的方式传播。另外,接触也会传染流感,当流感患者摸过一个东西,其他人也跟着摸了,这个人又恰好没注意卫生,摸了鼻子、眼睛,也容易被传染。

特别是在学校和幼儿园,上课人多,一旦班级里有一两个得病(的小孩),很容易全班都传染上。

环球人物:除了流感,大家现在对支原体肺炎也很关注。一旦得了流感,还会再得支原体肺炎吗?

童朝晖:这里要提到一点,流感也好,支原体肺炎也好,都不是一个新发的疾病。

流感是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支原体在过去也有,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病原体,会导致支原体肺炎,但因为没有被大家注意到,所以会对它比较陌生。

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每年都会发生支原体(感染)。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是在我们接诊中排在前三位的病原体,应该说是一个常见的病原体。当然,它也有季节性,秋冬季也会高发。

得过这样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包括流感病毒、支原体,他至少在近期得了不会再得了,抗体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保护作用。当抗体慢慢消失了,还会再感染。

此外,支原体还有一个特点,是3—7年有一个高峰,是一个小型的流行的高峰。支原体的一些发病应该说传染性不强,它的发病在我们所说的肺炎里,是一种比较轻的肺炎。

环球人物:那现在是否是支原体流行的高峰?

童朝晖:支原体在3—7年是一个轮回,现在是赶到了一个轮回就会多一些患者感染,这是它本身的特点。

另外,过去的三年,大家经历了新冠肺炎,所以会注意戴口罩,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等,包括我们社会面的防控也比较注意,大家会相对减少外出。

还有,大家对这种呼吸道的病原体或者说微生物接触的种类、接受的频次都比较少,特别是这三年出生的小孩,可能是在一个相对清洁干净的环境中长大,(现在)回到一个常态化的情况下,可能大家包括成人、小孩,对这种常态化下的呼吸道的病原体就得去适应、去接触。刚好,支原体也赶上了这么个时候,没接触过支原体、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小孩,一旦到了冬季这种高发季节,就会率先感染。

环球人物:当感染了流感或支原体,要如何进行治疗?

童朝晖:大家都知道,流感的治疗是非常成熟的,而且不管是传统的流感药物,还是去年新出来的一些流感药物,效果都是不错的。

支原体对成人来说比较好治,可以用大家熟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都是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是这类抗菌药物从近些年的一些调查看来,耐药率较高。成人用药中还有一类药叫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对支原体是非常敏感的,一用就有效。还有一些新型四环素类。

虽然这些药物都可治疗支原体,但它们并不全都适用于儿童,像喹诺酮类就要求必须年满18岁以上的人才能用,新型四环素类仅适用于8岁以上的小孩。所以对儿童的治疗会因为药物的原因、耐药的原因,恢复得比较慢,甚至有的会反复去医院。

环球人物:最近大家关注到一个词,“叠加感染”。请您解读一下“叠加感染”。

童朝晖:我不太同意“叠加感染”的说法。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新词。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管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都会去做病原学检测,做了病原检测往往也不是说一种,尤其是长期住院的人,我们可以测出两种,甚至测出三四种。最终结果由医生判断,不是说我们测出来阳性就都有致病性,要看检测出来的病原微生物载量。

有的人发烧了,比如一些小孩、老人,或是有基础疾病的人,他可能被检测出来有病毒或细菌,可能会发病,但这些都需要医生来判断。医生会根据他的核酸结果、化验结果,包括影像来分析,病人感染的究竟是哪一种病毒还是细菌,找出导致他感染、致病的原因。而不是说,测出来两三种细菌或者是病毒,就叫“叠加感染”。这个表达是不准确的。

环球人物:现在接种流感疫苗是否还来得及?

童朝晖:通常,每年9—11月份是接种疫苗的时期。当然,如果说还没到高峰,或者说(高峰)快要来临,我们仍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世卫组织也好,我们国内也好,建议的都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或者是有一些基础病的人,这些重点人群是需要接种的。

环球人物: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科学防护,特别像老人和小孩这些重点防护对象,要注意哪些?

童朝晖:通过三年新冠抗疫经历,人们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护已经非常有经验了。比如,勤洗手、开窗通风,注意呼吸道的卫生,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注意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咳嗽时捂上嘴,等等。老人和小孩尽量减少去人口密集、不通风的地方。另外,人们在平时也很注意,特别是在冬季这种流感高发期,大家出门时会戴口罩。这些都是很好的防护措施。

环球人物: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您建议首选到哪一级医疗机构就诊?

童朝晖:儿童的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还有肺炎,这些都是常见多发病,不是疑难杂症。而三甲医院针对的疾病不是常见多发病,主要是疑难杂症。

现在的社区医生都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发烧了,可以先去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会通过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鉴别病人是流感、普通感冒、支原体、合胞病毒,还是腺病毒。鉴别出来以后,医生对病人的处理措施也很有经验。

所以我也一直建议,刚出现发烧等症状,可先到社区医院就诊。现在的专科儿童医院有许多发烧的小孩排队等待治疗,一等等好几个小时,小孩发着烧,大人也一直陪着,再加上医院里的人也非常多,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小孩如果是刚发烧,出现一些症状,可先到社区医院做检测,社区医生很快判断出小孩是什么情况,及时把药用上,小孩的病情可能控制得就比较好。

环球人物:网上有一些声音,在炒作所谓的“神秘肺炎”。对此,您如何看?

童朝晖:类似的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也在其他国家发生过,许多欧美国家解除防疫措施的时候,流感、合胞病毒也是一下子多了起来,他们已经在我们前面走过了这个路。

今年是我们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年,再加上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期,所以呼吸道感染疾病会显得多一些,病毒也好,支原体也好,都还是常见的病原学,没有新出现病原学,我国卫健委已经做了澄清,世卫组织也说,没有发现有新的微生物或者病原体出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