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因应经济放缓及负面形象 一带一路正转型 /

学者:因应经济放缓及负面形象 一带一路正转型

(中央社记者李宗宪雅加达11日专电)印尼媒体今天刊登标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新方向及为何重要”文章。印尼学者夏利弗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从大型计画转型成“小而美”路线,这是为了修复中国负面形象,及因应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紧张情势。

印尼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国际关系博士生人夏利弗(Ahmad Syarif)今天在“雅加达邮报”(Jakarta Post)发表一篇名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方向及为何重要”的文章。

夏利弗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转型,从大规模的大型投资计画改为专注于投资规模小、效率高、风险低的“小而美”计画。他在文中写道:“这是考量到全球经济放缓、中国国内经济成长放缓,以及中美贸易紧张情势。对中国而言是明智之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一带一路”帷幕,以对外输出基础建设计画为主轴,今年届满10年。

夏利弗指出,印尼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最大的受援助国,该倡议帮助印尼完成了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并为镍加工产业挹注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转型,是为了要修复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因为包括尚比亚和斯里兰卡等国都已出现违约情形,若太多国家无法偿还债务,中国声誉将受损害。

夏利弗在文中写道:“违约问题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现金流和中国经济,中国因而寻找经济表现稳健、前景看好的可靠债务国,这正是北京在印尼所看到的,也就是稳定政局、持续成长的国内市场和务实的经济政策。”

夏利弗举例,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由印尼国有企业运营、中国国有贷款机构提供资金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上,像是“雅万高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然而,他也指出,因成本增加,中国政府要求印尼政府提出财政担保,迫使印尼必须使用政府预算。而这位中资需要国家担保开了先例,特别是印尼正说服中国投资努山塔拉(Nusantara)。

夏利弗指出,印尼已要求中国为这个350亿美元的计画提供资金,但迄今中方尚未对该请求做出正式回复,“这是因为投资新首都规模和风险远大于高铁”,这样的高风险投资并不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小而美”路线。

他在文中写道:“中国仍有可能投资(新首都)这大型计画,但似乎会选择适度投入。而作为承担风险的一部分,印尼政府能否财政担保可能对中国投资与否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不同于中国的国营企业侧重于为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私营企业则更以利润导向,这也代表“一带一路倡议”的“小而美”路线,不太会影响中国私营公司在印尼的投资。

(中央社制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