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试探风声?中媒:是时候戳破美军神话了 /

试探风声?中媒:是时候戳破美军神话了

中国和菲律宾近日在南海激烈较劲与日俱增,引发全球关注。彭博报道,一旦两国在相关海域交锋,美国恐被拖进对中国的直接冲突之中,这也让南海有时比台湾海峡还要危险。

彭博(Bloomberg News)报道,海上危险行径、水炮、雷射光、民兵船集结而且蓄意碰撞,这些只是加剧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紧张关系的若干引爆点。

● 为何紧张关系于此刻升高?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去年6月上任后,马尼拉的海上战略出现巨大转变。他抛弃前任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南海的非对抗作法,在长期盟友美国支持之下转趋强悍。

菲律宾当局提高军事任务频率,包括对争议水域中唯一前哨基地进行运补,菲、美也加大力道在争议水域中挑战中国的“灰色地带战术”,相关战术包括已经数度发生的碰撞等危险海上行径。

小马可仕今年初让美军可以进出更多菲律宾基地,包括面向南海和台湾的基地,导致在杜特尔特时代回温的菲中关系转趋紧绷。

小马可仕政府也与日本就军队互访展开协商,菲律宾也尝试与法国敲定相同协议。菲律宾还跟美国、澳洲在南海进行联合巡逻,同时正考虑与其他国家投入类似演习。

● 中国对此如何反应?

中国在南海建造人工岛,声称对几乎整个海域拥有主权。面对菲美同盟,北京以阻挡船艇进入当地礁岩和岛屿作为回应,并坚称相关做法属权利范围内的合法行动。

马尼拉表示,北京声称拥有主权的区域位在它所谓西菲律宾海(West Philippine Sea)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汶莱、马来西亚和越南也声称对南海水道拥有主权。

中国指控菲律宾无视它的警告挑起这些海上交锋,并且一而再予以指责。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在对一艘搁浅而且锈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弃军舰进行例行性粮食和医药运补作业时执行护航任务,尤其成为菲中争论焦点。

中国认为,“外部势力”给菲律宾壮胆,这话摆明剑指美国。马尼拉则批评北京此一说法是假消息。

● 美国如何回应?

美国已数度批评中国在南海的行径,最近一次说它“鲁莽漠视”国际法。

与此同时,华府也一再向马尼拉保证,如果发生武装攻击,将会依照两国之间于数十年前签订的条约恪尽驰援保卫义务。华府寻求在亚太反制北京之际,美国总统拜登更用“坚若磐石”形容这项承诺。

日本、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同样对中国的行径引以为忧,并且都已经表态力挺菲律宾。

● 事态可能演变成为战争吗?

尽管紧张情势因海上碰撞日益频繁而升高,不过菲中的相关言论显示双方无意这些争执继续升级。

上个月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高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场边会晤后,小马可仕说:“我不认为任何人想要开战。”

菲律宾指出,海岸防卫队9日和10日两次分别前往黄岩岛和仁爱暗沙执行补给任务时,中国船只向菲船喷射水炮和撞击。不过菲律宾国家安全会议助理主席马拉雅(Jonathan Malaya)仍不认为相关做法属“战争行为”。

“这只是中国仿佛用来提升自身利益的猫捉老鼠策略的一环。”

● 接下来会怎样?

菲律宾计划继续在争议水域进行运补任务,小马可仕表示,最新事件更坚定他捍卫主权的决心。菲律宾也在研议循外交和法律途径对中国行径作出回应,包括进行抗议以及可能再提起国际仲裁。

中国也表示,会继续主张海上权利,这可能导致海上交锋事件继续上演。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南海妙手计划(Project Myoushu)负责人鲍威尔(Ray Powell)说:“中国正在升高强硬作风,希望菲律宾失去勇气而重回谈判桌。”

延伸阅读:中菲南海撞船|尽快戳破美国吹的协防泡沫,不见得是坏事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近日中国和菲律宾海上力量危险相遇,双方海警船只在仁爱礁海域发生碰撞。另外还有菲律宾渔民和民间人士组成的圣诞慰问团试图登上在仁爱礁坐滩的军舰被中国船只阻拦。美日欧等各方显而易见支持菲律宾谴责中国。菲律宾国内的民意也达到了相当的沸腾程度,有议员呼吁驱逐中国大使。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公开说菲律宾没有被吓倒。不少声音认为,未来不排除菲律宾方面会采取更加激烈的强硬的手段彰显主权,中菲有可能在相关海域发生冲突。

菲律宾相关船只在碰撞中损坏,菲律宾相关团体的登岛礁行动被迫中断,中国在南海展现了强大的存在,这一点菲律宾很清楚,为什么菲律宾要强行展示主权存在,菲律宾所求是什么?一直希望南海局势稳定的中国会同菲律宾发生冲突吗?

在美菲关系升温过程中,美国是占据主动的一方,菲律宾实际上是配合者的角色,与其说菲律宾向中国发起挑衅,不如说在美国的支持下菲律宾尝试展现主权存在。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独立自主,也不是所有的国家可以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是没有保持中立的能力的。

2023年1月小马可斯上任后访华,是上任后首次正式访问东盟以外国家。(新华社)

这既是指菲律宾作为一个小国,在政治方面意识形态等方面仰赖美国,造就了亲美氛围浓厚的政治社会土壤。也是指菲律宾的当政者们要做到拒绝美国保持中立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

2023年1月小马可斯上任后访华,是上任后首次正式访问东盟以外国家。此次元首会晤并没有起到承前启后稳定南海局势的作用。今年7月,彼时卸任后的杜特尔特突然现身北京成为座上宾,不少声音认为其担任了秘密调停南海局势的使命,但从后续中菲关系的进展看,这一切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了。

美国需要有国家充当在南海前线制衡中国的马前卒,菲律宾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美国必然挑选菲律宾,几乎没有拒绝的空间。小马可斯的前任,杜特尔特主政菲律宾是菲律宾社会政治出现变化的开始,但这种变化远未达到质变的程度。

杜特尔特时期中菲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相对克制的状态并不是中菲关系的常态。在海洋问题上保持克制,在菲律宾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社会共识。菲律宾目前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强硬,是亲美派上任后对杜特尔特政策的调整。美菲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华盛顿一再强调,如果菲律宾部队及其机舰遭到武装攻击,包括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美国将出兵协防菲律宾。在美国加大对菲投入之后,尤其是美国对菲律宾的承诺提升到协防争议海域后,菲律宾有一部分人对美国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

2023年7月1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新华社)

与其说是菲律宾希望通过挑战中国拿回主权,不如说菲律宾认为可以在美国的支持下让中国做出让步。美国对菲律宾的最新承诺能否兑现,需要在实际中检验。现阶段,菲律宾迫切希望能够让美国的承诺兑现。

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破除菲律宾对美国的军事幻想,并且告诉周边国家,美国的军事支援是空。目前发生的船只碰撞事件、阻拦菲律宾相关人员登岛事件,看似非常危险,实际上也是动态管理中菲矛盾的过程。对中国来说,既然无法避免南海争端,那就迎刃而上。美国是否会协防菲律宾,会以什么程度支持菲律宾,是各方关心的,也是中国关心的。尽快戳破美国吹的协防泡沫,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