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大副教授“跨栏”入校惨被保安追 /

北大刷脸门禁 副教授“跨栏”入校惨被保安追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近日在社媒发文称,因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人脸信息,他使用“跨栏”方式进出学校,并曾为逃离保安追逐而狂奔;而多年前,北大是可以随意进出的。

该消息引发关注,冲上微博热搜,大学门禁制度引热议。学者及媒体评论多指出,校园开放应成为常态,不该因噎废食。网民则讽,“大学该打开的不仅是校园的门,更是思想的门”。

据极目新闻报道,李植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副教授、流体力学学科点副主任。他在2日于知乎论坛发布一篇题为“从今天与保安比赛跑步说起——北京大学的门卫制度,该改改了”文章。

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学校门口装上了闸机,但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刷不了脸,进出学校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不过查验工作证常需耗时十几秒时间,他往往直接跨过闸机栏杆就进去了,门卫大都认识他,一般不会拦截。

但2日当天,他再次“跨栏”入校时,当值保安却没有放他走,一直在后面追他,跑步没追上又骑了自行车来追,直到查清了他的身分为止。而在出校时,又被门卫拦住要求刷脸,否则不能出校,最后他又是跨栏出校。

李植并表示,在2008年以前,北京大学是完全开放的。他认为,北大的这种门卫管理制度给师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时,北大东门的闸机前常常排起长队。这种严防死守的模式不适用于大学,保安应当更关注校内公共场所,而不是站在门口。尤其是连出门也要管。他已将文章打印递交给学校保卫部,并建议刷卡入校、拆除出校闸机、自由出校。

北京大学。(取材自微信)

北京大学目前规定是,校内人员通过刷脸或相关证件均可进校,社会人士须提前7日预约才能入校。据了解,全国多所知名大学都实行预约参观制。

李植的文章再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开放”的讨论。有人认为大学是属于社会的,门禁应做好精细化管控,而不是一刀切关大门;也有人以安全、管理为由,认为校园应该封闭管理,各执一词。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戴盛仪表示,大学封闭式管理不仅增加了各方的工作量,对校际的学术交流也造成了一定阻碍。面对极个别的校园不安全事件,不能因噎废食,“应该以人与人之间充分信任的心态来开放学校”。

上观新闻报道,早在1993年,北京大学就推倒了南门外长达600米的围墙,建起2.5万平方米的商业街,由此成为国内最早拆围墙的大学,但几年后又因多种原因而“重建”。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取材自北京大学官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12-18 14:21
    您已点过赞
    同意,的确参观和访问很不方便,两个月前我访问母校也是超级不方便。
  • @ 2023-12-18 17:56
    您已点过赞
    如果不设门禁,每天光是游览者将会把清华北大的校园淹没
  • @ 2023-12-18 13:42
    您已点过赞
    最讨厌这种人。和保安过不去干什么?不喜欢刷卡,可以辞职啊。一个北大的老师,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