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豪宅被骗子贱卖 交易两轮后房主才知情 /

列治文豪宅被骗子贱卖,交易两轮之后华人房主才知情!

据《温哥华太阳报》报道,列治文一栋价值200多万的独立屋在2019年被两名骗子贱卖,真正的业主在房子被交易两轮之后才发现

14天光速成交

涉案房产的业主为尤女士(音译)。截至2019年7月1日,该房产的评估价值为$227.8万元。2019年11月15日,地产经纪李某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的男子(卖家)称自己要卖房。第二天,李某和助理按照约定去看房。

卖家称自己是“业主”的助理,受其委托出售房产,还出示了一份前一天签署的授权书的扫描件。后来证明,骗子向公证师出具了假的身份证件。

卖家还表示,“业主”在多伦多,从来没有住过这套房子,而是将其出租。但是上一位租客非常差劲,不仅拖欠房租,还把电器都偷走了。

经纪人注意到,房子是空的,没有任何可移动的电器,车库中设备间里的铜管道都不见了,一个浴室的柜子腿也没了,后门损坏,院子的栅栏缺失了一块挡板。

卖家表示,“业主”无意进行修理,并愿意以$180万的价格出售,但要求保密并且快速成交,不在MLS系统上挂牌。而且他同时还在接洽另外几个地产经纪,所以现在无意签订代理协议。

李在会面结束后就回到公司办公室,并将这一情况告诉了那里的其他经纪人。其中一位杨姓经纪立即表示自己可能有买家,随即打电话给他的客户代表,后者对此感兴趣并同意提出报价。

接下来的两周里,经纪人多次要求卖家提供自己和“业主”的身份证明文件,但卖家只出示了自己的BC省驾照,而所谓“业主”的BC省驾照仅有照片。

经纪所属的地产经纪公司的内部合规官和过户师均对卖家和“业主”的身份提出了怀疑,包括:

  • “业主”的驾照信息在ICBC数据库中检索不到并且照片比例异常,疑似是粘贴上去的;
  • “业主”在11月15日和18日各签署了一份授权书,但是都没有提供原件;
  • “业主”声称自己在多伦多,不肯露面,但是第二份授权书却是在温哥华签署的;
  • 卖家强调要快速成交,但在买方同意将交割日提前后,又主动提出延后两天,等等。

但也许是迫于买卖双方都希望快速交割带来的压力,这些警示没有得到重视房子在11月29日就以$172.5万的价格成交了,没有贷款,然后于2020年3月以215万加元的价格再次被售出给第三方买家。

2020年4月2日,后知后觉的真房主尤女士在BC省最高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假卖家涉事经纪人和所属的地产经纪公司出具授权书的公证人卖方的律师以及购买该房产的两家公司都被列为被告。

什么样的房子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一般来说,欺诈者专门针对空置且没有房贷月供等固定费用的物业。BC省土地所有权记录显示,尤女士的房子是在2004年以现金直接购买的。

这正是骗子喜欢的,因为没有银行等贷款机构介入,交易过程的复杂程度会大大降低;而且一旦得手,能将所有卖房款都据为己有,获利更为丰厚。

另外,尤女士本人住在中国,房子出租。但是租客后来也回到了中国。因此房屋长时间空置

诈骗者于2018年7月开始对该房产进行踩点和各种试探,包括闯入该住宅。在2019年11月之前,骗子确信房子中无人居住。他们使用伪造的驾驶执照冒充尤女士,取得了出售房屋的授权书,然后利用该文件邀请房地产经纪人帮助卖房。

公证师、律师也都被他们蒙骗,稀里糊涂成了骗局的推手。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民事诉讼文件还显示,在出售前几天,该房产被加上了$52.5万元的留置权,据称是为了帮助欺诈者更容易地分配非法收益。

与加拿大其他地方(包括安省)和美国相比,非房主欺诈性出售房屋的情况在BC省很少见。BC省公证人协会总法律顾问Ron Usher表示,这类犯罪并不多见,但必须承认,BC省房地产的价值足够诱人,我们需要加强对伪造身份证件的识别和防范。尤其是“当你拥有大量空置和离岸拥有的房产时,这些房屋就会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标。”

BC省金融服务管理局介入

截至目前,诉讼仍在进行中。原告已与部分被告达成和解,其中包括地产经纪公司、代表卖方和买方的两位经纪人、买方之一的公司、签署授权书的公证人和处理交易的律师。

由于民事法庭诉讼仍在继续,公证协会尚未进行调查。当事公证员现已退休。

BC省律师协会的数据库中,涉案律师被列为前成员,不再执业。协会官员表示,该律师没有违纪记录。

假卖家和假业主是一对兄弟——Richard Yeltatzie和Kieran Yeltatzie。除了未结的民事诉讼,两人还因欺诈性出售房屋而受到刑事指控

司法程序之外,从2021年开始承担对房地产服务的监管责任的BC省金融服务管理局(BCFSA)也介入了对事件的调查。

在其调查结果中,BCFSA确定经纪人和所属公司没有参与欺诈,但发现他们在交易中的多个环节未能采取合理措施,存在不当行为。例如,没有仔细核实身份证明文件、在收到授权书原件之前未能拒绝提供交易服务、在仓促性质的房产出售中出现欺诈嫌疑时没有核实授权书的有效性等。

最终,BCFSA对相关房地产经纪人及其所属公司进行了处罚,罚金总额为30万加元。

信息来源:Vancouver Sun,CBC News,CTV News‍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12-19 11:05
    您已点过赞
    老外骗子能骗卖华人的房子?一看姓名族裔就对不上啊,这些律师经纪除了挣钱,就没过任何疑问?
  • @ 2023-12-19 11:37
    您已点过赞
    200多万的独立屋能算豪宅? 最多是比较大的房子罢了.
  • @ 2023-12-19 17:38
    您已点过赞
    全现金买房,买了也不住,也不管理,专门出租挣租金,买房子的钱来路不明,租房子的、骗子、房产经纪、最后的买家,细查一下,全都是问题,手脚都不太干净。
  • @ 2023-12-19 19:11
    您已点过赞
    为了金钱.全然没有职业操守。
  • @ 2023-12-19 17:57
    您已点过赞
    加拿大成为犯罪分子的天堂,印度政府说的没错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