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2万一次的局,逼疯了多少上海中产 /

12万一次的局,逼疯了多少上海中产

当大伙儿终于开始习惯,在上海,“散步遛弯儿”叫“city walk”,

这两天,一组“高净值·老钱风·city walk”标准流出,又令无数网友拍案而起——

你以为的city walk,跟着向导和陌生人城市一日游;

实际上的city walk,你想参加?对不起,你有钱吗?

你身上的衣服加起来,有13000块吗?

你从头到脚的配饰,有50000块吗?

你背的包,有40000块吗?

你穿的鞋,有10000块吗?

更离谱的是,遛个弯、散个步,你还得交钱。

有网友扒出了这个“高净值city walk”的报名费,居然高达5200rmb??

啊?不是,你再说一遍,当一回街溜子要花多少钱??

这要是没钱参加,纯纯行人,见到这伙自费city walk的高净值人群,还得自动让路、匍匐在地是吧?

这种噱头拉满的荒诞景象,堪称《小时代5 · 老钱时代》,郭小四再也不怕后继无人啦。

不过,再瞅瞅本次活动方的上海IP,一切又仿佛合理了起来。

毕竟在很多人印象中,在上海,花钱一直像呼吸一般简单。

说到底,“沪签”,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区隔。

真实的上海富豪上流们,或许坐拥有钱有闲的日常,也因掌握话语权,更容易成为优质生活的权威。

但更多时候,所谓的“精致生活方式”,只是媒体和各大商家兜售给年轻人的概念。

他们精通构词,善于造梦 ,用消费水平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用礼仪规则、菜式吃法、品牌知识......制造出一道道阶级之墙。

就像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到:

“今天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我的符号。

或让自己融入某个理想的群体,或模仿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自己本来所处的团体。”

当消费主义不断地制造出一些“新概念”、“生活方式模版”,被洗脑的人们就纷纷入局了。

所以遛弯儿,变成了citywalk;

起晚了随便吃点,叫brunch;

厨师随意发挥,叫omakase;

停下喘息下,叫gap year;后来发展成为gap day(工作日不工作);甚至gap hour也值得发一篇小金书了;松不松弛不知道,各种消费品牌是真的很充实。

(隐富者的终极形态)

“沪国”,“沪签”,“沪币”这些梗,确实揭示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最国际化的城市,与其他地区所产生的某种割裂;

而当我们环顾四周,这种割裂,显然也并不止发生在上海。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被这种生活方式绑架,假装是上流,无异于用消费方式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手铐。

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对上流社会的拙劣想象,仿佛农夫想象玉皇大帝用金锄头、王母娘娘吃煎饼果子加8个鸡蛋。

希望在生活的平原之上,没有签证,也没有轨道,我们肆意狂奔,用脚步丈量身处的地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