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26年前命案绳子 分2000段检验后发现线索 /

26年前命案现场的绳子,分2000段检验后发现线索!

1997年的一起命案现场,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粗尼龙绳是现场仅存的有效证据。

随着刑事科学技术发展,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莱芜分局将封存的证据重启。民警将尼龙绳分成近2000份小绳段,每段小绳再分成10余份单根的棉线,制成样本后,逐个进行检验。

经过2年、700多次连续检验,2023年3月,民警终于在检验结果中发现破案线索。随后,经过8个月的线索核查,将潜逃26年的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绑在两条窗棂中间的绳子是现场唯一有价值证据

1997年11月29日晚,原莱芜市某村一商户家中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受害人一家三口遇害,家中用于经营的现金等被洗劫一空。现场勘查结果显示,犯罪嫌疑人从受害人家储藏间破窗而入,直奔受害人卧室,使用钝器将尚在睡梦中的受害人杀害,将家中现金等洗劫一空后逃离。

储藏间的窗户安装有铁窗棂,为什么犯罪嫌疑人破窗而入没有引起受害人注意?原来,犯罪嫌疑人提前准备好粗尼龙绳和木棍,把绳子绑在两条窗棂中间,再用棍子旋转绳子使窗棂弯曲,这样就可以在几乎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进入室内作案。

由于作案凶器被犯罪嫌疑人带离现场,所以现场留下的有价值证据只剩下那条用于撑开窗棂的粗尼龙绳。受限于案发年代的检验技术,对于绳子的检验仅限于可以验明绳子的材质以及混凝土附着物,其他和嫌疑人自身有关的信息根本无从知晓。在经过大量走访调查无果后,粗尼龙绳作为唯一的证据被封存,等待着重新发挥作用的那一天。

图为命案现场遗留的尼龙绳。

2年700多次检验终于发现破案线索

2021年,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对全市命案积案进行进一步排查,认为这起20多年前的命案积案相关检材仍具有很强的检验价值。民警们决定再对检材进行全面提取,利用最新的检验技术再试一次。

检验中,粗尼龙绳被分成了近2000份小绳段,每段小绳再分成10余份单根的棉线,制成样本后,逐个进行检验。两年时间,700多次检验,刑警支队物证鉴定处的民警从未放弃,他们相信坚持不懈,是对逝者和其家人最好的告慰。

图为民警对检材进行检验鉴定。

2023年3月,4份检材的检验结果指向了同一个线索,案件的侦查工作迎来巨大突破。

深入走访排查揪出犯罪嫌疑人

刑警支队与莱芜分局民警成立联合工作组,办案民警与检验技术民警立即奔赴莱芜、泰安等地进行线索核查,经过8个月的大量走访调查,那个与检验结果100%吻合的人始终没能出现。

会不会是相关记录有问题?民警逐一走访村里的老人,通过回忆发现存在因为种种原因没登记在册的人员。民警随即对漏下的人员进行进一步排查,终于确定了泰安市的张某(男,72岁)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民警迅速制定抓捕方案,于2023年11月14日将张某抓获归案。

入不敷出铤而走险抢劫杀人

年轻时的张某在泰安某村务农,农闲时经常贩些蔬菜水果到邻近的莱芜某市场售卖,但因为自己开销较大,这些收入加起来也很难满足需求,于是就开始溜门撬锁盗窃。虽然曾经因为盗窃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但并没有让张某醒悟,反而胆子越来越大。

1997年年底,46岁的张某眼看通过自己正常收入还不上盖房的借款,于是最终选择铤而走险抢劫杀人。在被问及为何选择受害人那一家时,张某坦言自己曾经到受害人所在的市场卖过蔬菜和水果,对市场分布很熟悉,对哪家商户家里有钱也比较了解,最终选择了这一家离市场中心区域最远,平时居住在自己店铺且现金量比较大的受害人家中实施作案。

作案后,张某就开始了四处躲藏的生活,很少回村里居住,当年借钱盖的瓦房也几近荒废,院落里长满一人多高的杂草。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图为潜逃26年后犯罪嫌疑人家中长满荒草。

一起26年前命案积案侦破背后,是几代民警的坚持不懈,更是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刑事案件侦办机制的完善。目前,济南已经连续13年保持现行命案全破。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公安对命案现案等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加大侦办力度,保持“命案全破,命案必破”的势头,还将工作重点不断延伸,2023年全市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实现全侦全破。

同时,济南公安借助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更先进的侦破手段对命案积案进行逐个排查、逐一攻坚,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继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审讯专家程增豹,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DNA检验专家毕建红等英模人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