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洪晃身世,绝不止陈凯歌前妻那么简单 /

洪晃的真实身世,绝不止陈凯歌前妻那么简单

作家、媒体人洪晃近两年的“出圈”始于一条吐槽中国男人泡妞手段的视频。

镜头里的洪晃一头卷发、着装时髦,手里夹着一根香烟,在雾气缭绕中神态自如,侃侃而谈。

看起来像是在参加某个谈话节目,但实际上洪晃这段独白来自宁瀛执导、洪晃本人编剧的电影《无穷动》。

在电影中,洪晃饰演一名叫作妞妞的时尚杂志出版商,发现丈夫出轨,并且出轨对象还对自己很了解之后,妞妞为了“搞清楚是谁当着我的面儿,掏了我的底儿,还睡了我的丈夫”,专门遨请了几位被列入怀疑名单的女性朋友,在四合院家中设下了一场鸿门宴。

影片以一个看似滑稽轻佻的抓小三游戏开头,但却最终导向了对一众40岁中年女性心灵世界的深刻剖白。

不过作为一部拍摄风格极为前卫的女性题材电影,2005年上映的《无穷动》受众并不广泛。

《无穷动》洪晃剧照

而洪晃那段独白之所以在十多年后重新受到关注和热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网友们的吃瓜心理:

有人认为她在影片中吐槽的——中国男性艺术家先mind-fuck,然后再发生性关系的泡妞战术,所影射的正是其前夫陈凯歌。

“阿瑟文学”的问世让陈凯歌坐实了封建大家长的称号,引发群嘲。而洪晃近些年在公共平台的发言则大多与女性主义等前沿议题相关。

在高度分化的文化场域,这对曾经的夫妻一个守旧、一个先锋,一个老成持重、一个自由跳脱,给世人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公众形象。

可能是“陈凯歌前妻”的标签太醒目了,导致吃瓜群众看到洪晃昔日的犀利开麦,很难不做一些与陈凯歌有关的联想。

但其实,和洪晃丰富有趣的人生比起来,所谓前妻的title实在黯淡许多。

◼来自史家胡同51号的名门“痞女”

洪晃出生于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母亲章含之的人生经历尤其瞩目。

民国时期,章含之是上海滩著名交际花谈雪卿的女儿,后被章士钊收养。

新中国成立后,章含之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部毕业,并留校任教。还曾受邀担任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后来进入外交部工作,是70年代著名的“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

章含之的两段婚姻也颇受人关注。

方才读初中,章含之便与燕京大学学生洪君彦相恋,并于8年后结婚,生下了女儿洪晃。

又在女儿11岁的时候婚姻破裂,一年后嫁给了大自己22岁的,时任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

《乔的笑》丨人民视觉

尽管备受流言蜚语的困扰,章含之对乔冠华的爱至死不渝。她曾说过在遇到乔冠华之前,“自己前半辈子没去关爱照顾过别人”。

这句话在证实两人情比金坚的同时,也从侧面提示出作为独女的洪晃其实并没有获得母亲太多的关注。

从一出生开始,洪晃就和父母分居,同外公外婆住在史家胡同51号,事业繁忙的父母只是闲暇之余来探望她,随后又匆匆离去。

这也导致洪晃成年后和父母的关系一度有些疏离。尤其是和母亲章含之之间,总是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直到章含之晚年病重,两人才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和有限,搁置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度过了最后一段和谐、温情的日子。

洪晃与章含之

不过,虽然洪晃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但却被外公外婆视为掌上明珠,获得了来自隔辈的无条件疼爱。

章士钊壮年时期奔走于事业,不曾过多关怀家庭。直到80多岁才有一个第三代,自然把洪晃视为心头肉。年轻时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打麻将的奚夫人,也在晚年时性情大变,将洪晃视如己出,百般疼爱。

对此,从小没有享受过家庭温情的母亲章含之甚至隐隐有些羡慕:

“洪晃很福气,假如说她从我这一代缺少母爱亲情的话。但是她小的时候得到了全部的我妈妈和我爸爸的爱。他们对我从来都是非常非常冷的,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们把全部的爱都够给了洪晃了,所以洪晃得到的是最多的。”

说起来,“洪晃”这个名字就是外公章士钊给她取的,不过这里倒是有一个乌龙。

怀中小孩儿为洪晃

古时候有放牛娃王冕勤学成材的故事,章士钊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成大事,便取名为“洪冕”。

不过在去派出所登记的时候,“冕”字被误写成了“晃”,后来发现时已经过了许久,想到改名实在麻烦,于是便将错就错。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错来的名字反倒更贴合洪晃的人生:

一面是动荡摇晃、少有安定;一面是才华“晃眼”、光芒无限。

◼“忠贞不渝并不比睡5个男人更高尚”

洪晃曾评价母亲章含之:

“妈妈是个传统的女人,她太把男人当回事。我总觉得她思想中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情结。”

接受了西式教育的洪晃则与母亲截然不同,她“太不把男人当回事”。

婚姻对她来说无关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承诺,而仅仅只是一种生命体验,甚至在一次采访中洪晃公开宣称“一个女人一生中,起码要睡5个男人,那样才算够本”。

至今为止,洪晃经历过四段婚姻。

洪晃与第一任丈夫

第一段是她在美国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作安德鲁的律师,为了拿到美国绿卡,她选择了和自己的男朋友仓促结婚,甚至没有提前通知自己的母亲。

不过由于婚后长期异地,两人感情逐渐淡漠,最终不欢而散。

第二段则是和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这也是她最引人注目的一段婚姻。

1984年,陈凯歌拍摄了个人第一部代表作品《黄土地》,洪晃看到这部电影后十分喜欢,并千方百计认识到了当时还是新人导演的陈凯歌,两人情投意合,不久后登记结婚,陈凯歌也因此拿到了美国绿卡,得以在国外顺利进修,并借助妻子洪晃的人脉,在电影圈内一路高歌猛进。

但是在陈凯歌的电影事业走上坡路的同时他和洪晃的婚姻生活却走向了下坡路。

2015年,金星曾在节目《金星秀》中讲过自己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女朋友”和一个娱乐圈大佬的八卦故事。

说这个大佬还没成为“那么大的大佬”之前,两人作为夫妻特别恩爱,而最终导致婚姻破碎的原因则非常奇特:

两人赴香港参加颁奖典礼,主办方租了一辆加长林肯去接机。结果那位大佬坐上车之后内心澎湃,紧握着妻子的手,颤颤巍巍地说:

“二妞,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上等人了。”

正是这句话,让这位妻子对丈夫的才子滤镜全然破碎。

再加上晚宴上丈夫戴着名贵眼镜,指点江山、侃侃而谈的样子简直像个土掉渣的暴发户。

想到这个男人要成为自己日后孩子的爸爸,金星这位女朋友便不寒而栗,于是从香港回到内地后便提出了离婚。

众所周知,洪晃的小名正是“妞妞”,金星虽没有指名道姓,但很显然说的正是洪晃陈凯歌二位。

青年时期陈凯歌

不过上述毕竟是来自综艺节目的“爆料”,其中难免有第三方添油加醋的虚构成分。

但是洪晃和陈凯歌最终的分道扬镳的确和陈凯歌《霸王别姬》后的一举成名相关。

随着陈凯歌电影事业日益红火,围绕在他身边的各色美女也越来越多,而妻子洪晃的心理状态则十分微妙:一方面担心陈凯歌出轨、对他身边的女人抱有敌意;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这种“泼妇的欲望”十分厌恶。

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洪晃最终选择了离婚。

此举看似是放弃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潜力股”,实际上是洪晃十分清醒的自保,就像她自己后来说的“之所以要离开这个婚姻,就是因为它会把我最恶劣的一面带出来”。

洪晃的第三段婚姻则是和法国外交官彭赛,这段婚姻长达十年之久,不过还是由于性格不合,以离婚收场。

直到洪晃2004年认识了自己的第四任丈夫杨小平。

比起洪晃的大导演、外交官前夫,杨小平的履历要平实许多。

他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学过音乐,画过画,烧过锅炉,做过电焊工,摆过地摊,最后成了一名室内设计师。

洪晃的母亲章含之曾因杨小平学历低而反对他和洪晃的婚姻。但是经历了几次婚姻失败的洪晃依然顽固如初,甚至甘愿成为杨小平儿子的继母。

洪晃与杨小平

而这对相差悬殊、不被外人看好的半路夫妻如今却已经携手走过20年,感情依然甜蜜。

洪晃从未把婚姻当作人生课题,但她对爱情始终保有热情,或许这正是她人到中年、觅得真爱的原因吧。

◼从“小商人”到“媒体人”

和洪晃的感情经历相比,她的工作经历也极为丰富。

洪晃几乎从来没有跟父母一起生活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她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但另一方面也让她获得了不被捆绑的自由,在父母的视野之外,如野草一般繁茂生长。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背景下,外交部选中了一批青少年出国留学。

当时12岁的洪晃作为最早的一批公费资助的留学生被送到美国,就读于纽约红房子小学和伊丽莎白厄温高中。

童年洪晃

西方国家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一度让作为“红小兵”的洪晃愕然,但也很快激活了她内心对冒险和自由的渴望,就像她自己说的——

“国外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属于为所欲为的那种孩子。”

1977年洪晃回国,继续就读于北外附校。在放弃了考大学之后,洪晃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上了英文播音员。

过了两年,定不下心的洪晃出于对外面世界和新鲜生活的向往,再次赴美留学。

1984年,洪晃从美国七大女校之一的纽约州瓦萨学院毕业,虽然学的是国际政治学,但洪晃并没有如母亲所希望的那样从事外交工作,而是先后就职于美国AIG保险公司、德国金属公司下属的卡尔瓦斯公司等企业,做起了都市白领。

出于华裔身份的便利,洪晃在上述公司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和国内市场的对接,直到1996年,洪晃彻底厌倦了作为外国公司代表在中国进行买办的生活,舍弃了高薪工作,告别纽约、回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在担任中国互动媒体集团总裁期间,洪晃一度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承办着三本时尚杂志、一边在三里屯开了一家名为“薄荷糯米葱”的时装店。

此外,配合集团的电视业务,她还在旅游卫视做过访谈节目主持人。

洪晃的好朋友作家刘索拉戏称她为“小商人”,洪晃欣然笑纳。

但其实洪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她对有趣、浪漫、新鲜感、意义感的渴望远大于对金钱的渴望。用她自己的话就是——“太爱玩了”。

2015年,面对平面媒体整体运营的下滑,洪晃意识到“我没必要再去维持一个非常昂贵的,也不能给我自己,也不能给我的同事带来增长的收益的企业”,于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董事会决定结束公司运营。

在告别商圈之后,洪晃回归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媒体人。

在新浪博客正兴起的时期,耐不住潘石屹和新浪副总编辑侯小强的几番“撺掇”,洪晃写了第一篇博客文章《前夫与馒头》。

此文一经发表名动天下,在侯小强看来这篇文章堪称新浪博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说起来这篇文章还是和陈凯歌有关系。

2005年《无极》上映后口碑票房均遇冷,众多影迷都对陈凯歌的这部“大制作”感到失望。

其中一位叫作胡戈的电子音乐人在看完电影之后,用10天时间制作了一部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该片挪用了《中国法治报道》讲述案情的模式,对《无极》进行了一番恶搞。短片发到论坛上后,引发大量传播下载,也惊动了刚从柏林电影节归来的陈凯歌。

胡戈馒头

陈凯歌对此勃然大怒,认为胡戈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势必要与其对簿公堂。

不料,舆论却十分统一地倒向了胡戈一侧,认为陈凯歌气量太小,不禁逗。包括著名的电影圈名人张艺谋、陆川、曾志伟等人都表示恶搞无伤大雅,应当与民同乐。

洪晃的《前夫与馒头》也属于声援胡戈的一篇博客:

“我一直想装个正人君子,高姿态一点,沉默一点。但这事实在太好玩了,我都快给憋坏了,再说我再怎么努力这辈子也不会有人把我当淑女,所以干脆,就在这儿多几句嘴了。”

“由于前夫和一个馒头过意不去,这一周以来,我的所有朋友都毫无遮拦地拿我开涮带着讽刺和嘲笑的口气,点拨我对男人的判断能力和品味……看来这女人出嫁一定要慎重,我这辈子真是来不及了,下辈子得注意了。”

“咱中国人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连个馒头都装不下,不就明显变成小肚鸡肠了嘛。何况这馒头明显是把一顿粗粮变成富强粉了,这不是好事吗?要是我的话,看看家里还有什么陈糠烂菜,干脆都拿出来让高人变成好吃的细粮,既挣了面子,说不定还能挣钱,名利双收。”

明里暗里,都在揶揄前夫陈凯歌。

陈凯歌

就这样,洪晃开始了自己的博客生涯,并以快人快语、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吸引了一大批读者,被博友们尊称为“洪姨”。

不仅拿下了2006年度最佳博客奖,洪晃还与大美女林志玲、张曼玉等一道获得了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女人的称号。

更新博客的同时,洪晃也坚持实体书写作,陆续出了三本散文集《我的非正常生活》《无目的美好生活》《廉价哲学》和一部小说《张大小姐》。

多栖发展的洪晃,把自己的媒体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内地娱乐圈美女如云,但洪晃却只有一个。

◼“流量”无谓,无畏“流量”

博客时代过去之后,洪晃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了紧跟自媒体热潮。

于2015年成立内容工作室之后,洪晃入驻抖音,开启抖音《时尚无穷动》短视频系列。

随后又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线《洪晃的流动会客厅》等直播节目,喜马拉雅APP上也有洪晃的播客频道。

在普通人即将退休的年纪,已经白发的洪晃依然保持着其丰沛的生命力和表达欲。

不过在时下的互联网冲浪,洪晃不是没有“栽跟头”的时候。

洪晃

2023年5月16日,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洪晃作为“巴黎欧莱雅”“值得说”栏目的主持人,采访了所有与欧莱雅有合作关系的国内外明星,并将合照发布到了自己的微博账号上。

但由于发的明星合照中有一位男演员闭了眼,引发该男演员粉丝强烈不满,要求洪晃换图。

由于洪晃那边只有一张合照,洪晃就先把这张照片编辑掉了。

不过这种操作方式还是没有获得粉丝满意,认为洪晃是在区别对待。洪晃只好把所有中国演员的照片撤掉,承诺“等有了官方图再发”。

正当大家以为纵横娱乐圈多年的老辣洪晃面对如今来势凶猛的“饭圈”暴力也只能步步妥协的时候,她又支棱起来了。

有不明事理的网友评论洪晃“图太少了,不够看”。

洪晃

洪晃如此回复:除了高叶,其他明星都不让我发,必须是工作室精修过的照片才能发,尤其是龚俊的工作室。

指名道姓,一点情面没留。洪晃还是那个洪晃。

对如今还在玩互联网的洪晃来说,她在意的已经不是“流量”,“流量”自然也伤不到她。

歉可以道,图可以删,但让她不爽的事情她也必须要说。

“按自己的个性生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洪晃的人生宗旨,这也是洪晃之所以为洪晃的原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