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上海大妈和眼睛妹在地铁上演“女女大战” /

上海大妈和眼睛妹在地铁上演“女女大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每次一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都是打架、互殴等充满戾气的事情。

就在昨天,上海地铁一大妈和小女孩大打出手!

一个伸手乱抓,一个双腿猛踹,谁也不放过谁……

评论区自然是一边倒,纷纷支持小女孩没错,但是,她真的是毫无过错吗?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视频,事情发生在上海。

最近在上海发生了两次打架事件,

一次是在2号线上,有一名乘客看不起“农民工”,语言挑衅之后,两个人就打了起来。

没想到9号线又闹出了一件事!而这件事的视频在全网疯传。

当时是地铁的早高峰期,大部分人都忙着上班,地铁站着一堆人。

本来人挤人的感觉就不好,没想到坐着的乘客闹出大矛盾。

一个烫着黄色爆炸头的大妈,突然跳了起来,转身就对着一个小姑娘伸手!

她开始揪着女孩的头发,并试图捶打她。

但女孩眼疾手快,一下子挡住了大妈的攻击。

不仅如此,她还快速地甩动她的双腿,拼命地往大妈身上踹!

网友直称“佛山无影脚”,把大妈的身躯直踹老远……

小女孩本身年轻,而且活力满满,那双脚动起来跟风火轮似的,大妈完全打不过。

眼看事态要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突然跑过来一个黑衣男子,立刻把大妈拉开。

这场闹剧才终于停止。

为啥大妈突然跳起来打人?原来,小女孩先动口怒怼身边的大叔:

视频来源:网络

“你挤到我了!”

可能语气有点不太好,大叔就和女孩吵了起来:

“我根本没有挤你啊!”

大叔旁边还有他的妻子,也就是黄头发的大妈。

看着自己的丈夫受气,大妈再也忍不住了,立刻跳起来和小姑娘大打一架。

大爷之所以可能挤到小姑娘,是因为他想留点位置给大妈坐。

这场闹剧结束之后,本来大家都以为可以相安无事,没想到小女孩居然报警?

这下大妈要被拉去警局“喝茶”了……

不仅如此,网络的风评也“一片倒”!

网友们大赞女孩的性格,把大妈臭骂了一顿:

“太喜欢00后的性格了,专治各种不服气。”

“这么敢和大妈打架的女孩子真的少有。”

“小女孩的妈妈看到了会有多心疼啊,连打人都只能用脚。”

虽然在视频上,表姐也看出是大妈先动的手,但是没动手之前的言语冲撞呢?又是谁开始引起的?

如今“大妈”一词也成了贬义词,一旦看到是大妈先动的手,大家就一股脑的网暴大妈。

后面还有网友疑似认出,视频中的大妈是她朋友的前婆婆?

“我朋友的前婆婆,据说在家里也是非常霸道的。”

还说是因为这个大妈在家里“搅局”,所以她的朋友才无奈离婚……

当然这件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视频中可以看出大妈的脾气不怎么好,但小女孩也差不多。

有少部分网友觉得,小女孩先动口也不对。

“本身坐地铁挤到人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好怼的?”

“碰到一点怎么啦?不想碰就叫滴滴啊。”

其实这点也没说错,地铁人挤人很正常,要是挤到自己觉得不舒服了,可以温柔提出问题。

而不是直接当着别人的面吐槽,再说大爷也不是故意的……

不过大妈动手肯定是不对的,如今她成了全网网暴的对象,想必这下也后悔莫及。

在这个逐渐加大的社会竞争下,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摩擦,矛盾就跟点燃了导火线似的瞬间爆发出来。

有一句名言说过:

“真相在抵达一个人的时候就被终结了。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件热点事件的时候:

“一定不要先入为主。”

因为先入为主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一般看到大妈打人,就认为一定是大妈的错。

这是我们想要的真相,并是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但它并不是事实。

妄下结论或者急于战队,都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我们常说,不要总是“受害者有罪论”,因此打造成一种“完美的受害者”,却忽视了会毁坏这个事情的真相。

我们可以多做一些事实的判断,弄清楚了事实就可以有了批判。

有时候事实还没清楚,道德批判就开始了。

多了解事情再下结论,这是一个成年人该做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呢?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吧!

昔闻洞庭水:

现在说到大妈已经成为贬义词了。有些人坐地铁就那样,为了自己坐的舒服位置占的宽,特别是有些男的不自觉。吃亏的还是小姑娘,万一评定互殴拘留以后工作都难找,老人无所谓没影响

同利:

所以我通勤有座也不坐!有些人啊在那里抢着,怕慢了,直接把你撞开去抢!激情状态下,谁能克制?这跟年龄性别没有太大关系。看看幼儿园,看看学校看看社会。情绪就是火一点就着

Dr.Na:

这个视频完全是小姑娘用双脚踢上海大妈,在事实面前网上还一边倒说上海大妈行为过激,难道小姑娘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份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