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引发网友关注 /

“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引发网友关注

近日,“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引发网友关注。其中传播度最广的视频是赵本山弟子宋晓峰在安徽台录制春晚小品时跳“科目三”舞蹈片段。1月18日,小品导演兼演员高海龙称,小品中设置宋晓峰跳“科目三”是剧情需要,并不是为了加而加。

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图源:视频截图)

“科目三”堪称2023年年度最火舞蹈,全称是“广西科目三”,意思是广西人要必备三项技能:科目一是唱山歌,科目二是嗦米粉,科目三就是跳舞。2021年,广西的一场婚礼上,有人跳了一段“科目三”风格的舞蹈为婚礼助兴,因为气氛热烈、效果爆棚被争相模仿,很快流行开来。

有人说,“科目三”的“土味”“魔性”、简单和欢乐的情绪价值,是其成为爆款的重要因素。不管怎样,反正“科目三”是火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元旦,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0亿次,且仍在增长。

如此流行的“科目三”如果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也不奇怪,在一些单位、学校的元旦晚会上,“科目三”就登台了。近日,广东、辽宁等省份的2024年春晚彩排花絮中也出现了“科目三”的身影。

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图源:视频截图)

“科目三”跳进春晚舞台,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却又引发了网友吐槽,在社交平台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4.5万人参与的投票中,“不希望春晚出现科目三”的票数达3.8万,争议还不小。

导演高海龙称,“老梗新梗,用得恰当就是好梗。”这话当然是不错的,无论老梗新梗,最终是要观众认可,如果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让群众喜闻乐见,蹭热点也好,赶时髦也好,只要能达到应有的舞台效果,就不妨乐观其成。

网友为何又吐槽“春晚彩排现科目三”,有网友说,“有种在五星级酒店吃咸菜馒头的感觉”“悬着的心终于死了”“平时刷视频都不怎么看,春晚搞这?”“跳了几个月了,这么多人跳了,我就不信还能再跳出花来”。

这些网友留言的意思说得很清楚,春晚是个大舞台,“科目三”流行多时,已经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与吸引力了。

多地春晚彩排出现科目三(图源:视频截图)

“土味科目三”能不能登上春晚的大雅之堂,这个其实并不矛盾,春晚的观众也是普通人,能讨普通人欢喜的节目未必就是要“高大上”,网友吐槽“科目三”进春晚,其实是对春晚抱有更高的期待所致。

不是说“科目三”与春晚不匹配,而是“科目三”进春晚与网友对春晚的期望值不匹配。一年一度的春晚,被称为精神上的“年夜饭”,过年嘛,总要做顿好吃的大餐,这大餐就要有平时难得一吃的美食,虽然如今生活变好了,平时的伙食也不差,对“年夜饭”,依然还是抱有仪式感的期待,那种氛围还是要有的。对春晚的期待也是如此,如果春晚的节目跟平时所看到的差不多,估计也难以吊起观众的胃口。

由于众口难调,春晚节目并不好操盘,“科目三”进春晚,看起来蹭了个热点,网友并不买账,就表明这种捡现成的梗落入了俗套,缺乏新意。春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老梗若能玩出新把戏,也许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不能出新,就难以出彩。无论“科目三”进不进春晚,观众期待的是春晚能原创出自己的爆款作品,读懂这个期待,不负这个期待,春晚就能有自己的魅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