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进校门需提前7天预约,专业人士:违法 /

进校门需提前7天预约,专业人士:违法

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很多高校陆续对社会公众开放校园。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规定无需预约,拿身份证即可直接进校参观、健身,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仍规定,进校需提前7天预约。

专业人士认为,该做法并不合理,也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原则相悖,希望两校能为普通人进校提供便利。

清华北大(专题)进校需提前7天预约,引公众不满

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东门口热闹如集市一般,来此打卡、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有拍集体照的,也有一家人来此拍照留念的。不过,拍完照,打过卡,众人随即离去,几乎没见有人拍照后进入校园。

赤焰新闻询问得知,人群中有来自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也有一些附近的居民,他们都想进入校园,但却无法进入。

“既然到北京大学了,肯定想进校园里看看,感受一下这所百年名校的风采。但北大规定,进校园需提前7天预约,此前我不知道有此规定,现在预约也来不及了,后天我们一家就要回老家了。”来北京游玩的江西游客李先生遗憾的说,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到北大校园里去看看了。

还有一位学校附近的居民也被挡在了北大校园门外,原因是他年龄大了,不会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预约,而北大规定,普通公众进校只有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两种预约方式。

北大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显示,1月15日至2月15日是北大放寒假时间,这期间,公众每天都可进校参观,但仍需提前7天预约。

夜幕降临时分,在清华大学门口,仍有很多人在拍照打卡,还有人透过大门向校园里瞭望。清华大学同样规定,非工作日、寒假进校园参观需提前7天预约,而且该校还规定,每人每年仅可成功预约一次。在该校门口的显示大屏上还特别注明,该校为“教学科研单位,非旅游景点”。

事实上,提前7天预约也未必能预约成功。1月19日,赤焰新闻查看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预约页面均显示一直到1月26日都已经约满,当天“不可预约”。

1月20日早上8点02分,预约1月27日入校名额,两校的预约系统上均显示已约满,而按照两校规定早上8点才开始预约。

相比之下,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校园就方便很多,不需要提前预约,刷身份证即可进入,而且校内的室外运动场所大门敞开,公众都可以进去健身。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也无需预约就能进校参观或健身。

进公办高校不能只靠学校的“觉悟”

“到公办高校参观或健身,难道真的只能凭各高校的‘觉悟’,学校想让进就进,不让进就不进吗?非也!”一位体育界专业人士说,让普通民众顺利进入公办大学校园健身,这是法律原则要求。

199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法》第八十六条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如果学校违反本法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如果学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该专业人士还称,《体育法》中提到的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指的是学校的体育设施应非常便利的向公众开放,如果公众经历重重障碍才能进入校园健身,这就是将法律打了折扣,这当然也不是制定该规定的初衷。

“如今,《体育法》已经实施了28年,《全民健身条例》也已经实施了14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仍规定进校园需提前预约,清华大学甚至还规定一年只能成功预约一次,此规定不知道把全国各地多少人、甚至学校附近的居民都挡在了校园外,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有违相关法律规定原则,有违大学开放、包容的精神。期盼两所高校早日取消这一不合理规定,能如其他高校一样,让公众及时、方便的进校参观、健身。”

对于公众的这一诉求,1月19日,赤焰新闻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保卫处反馈这一情况时,他们均表示,会将公众的这一诉求向学校领导反映。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应赤焰新闻称,公众可以把自已的建议和意见书面向该局反映,同时,他们也会关注此事,以促进法律、法规要求的落实。

赤焰新闻注意到,欧美很多大学根本就没有围墙,校园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根本不需要预约,只不过某些区域或建筑物进入受限,比如实验室、宿舍等。几百年如此,并没有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建议有管部门用无人机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园上空飞飞,看看两校每天到底进了多少群众,有多大的接纳空间,又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北京市民孙先生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