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花式出招“求贷” 中国银行压力山大 /

花式出招“求贷” 中国银行压力山大

在经营压力下,消费贷款成为中国银行在贷款端“回血”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多地银行推出多样化贷款方案,希望能为此招揽到客户。

不同于以往将贷款额度控制在人民币30万元以内,中国银行祭出消费贷款额度最高可达人民币5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甚至可达十年。根据中媒记者统计,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均推出高额消费贷款产品。

比起以往的“贷款难”,如今中国金融业整体形势转变成银行积极“求贷”。根据中媒报道,江苏银行近期推出“卡易贷”,客户凭信用线上申请,授信有效期内线上借款,最高人民币100万元,借款期限最长3年,年化利率3.18%起。

如有抵押品,消费信贷额度上限还可进一步提高。中国邮储银行在某地推出“个人消费房抵贷”,面向个人客户提供消费类贷款,无需营业执照,年化利率低至3.5%,额度高达人民币500万元,贷款期限长达十年。

不过要取得高额度贷款仍需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收入、单位情况、名下资产等要符合门槛。华南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因此这类产品目前实际“顶格”借贷的较少,营销噱头意义更大。

此前北京、广州等多地监管部门都曾要求,银行原则上不应发放金额超过人民币100万元或期限超过十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中国房市不景气,中国金融机构房贷大幅缩水,因此纷纷冲刺消费性贷款,展望今年,消费贷款被中国市场最寄予厚望。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有6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人民币2057亿元;另一方面,去年12月中国居民部门贷款新增人民币2221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扩大至人民币872亿元,为居民信贷主要支撑。主因可能就是跟年底银行在信贷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通过短期消费贷冲量有关。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指出,目前银行的业务主要是由新兴产业、基建、消费类贡献,短期地产类贡献仍弱。预计2024年新增狭义消费贷款规模约为人民币2兆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