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杨恒均被判死缓 杀鸡儆猴还是人质外交? /

杀鸡儆猴还是人质外交?杨恒均被判死缓舆论哗然

中国法院在周一(1月5日)判处华裔澳籍作家杨恒均(又名杨军)死刑缓执行2年,此举引发澳洲政界哗然,也让外界关心中澳关系的未来走向。

有澳洲媒体和学者认为,北京此举可能是继加拿大之后,又一次的“人质外交”,也可能是想对支持中国民主的人士杀鸡儆猴。

又一次“人质外交”?

澳洲广播公司(ABC)周二(6日)发表分析指出,这次的判决结果也有“正向”的一面。

因为如果没有正式的判决结果,杨恒均有可能无限期地受到中方拘留,“杨恒均的处罚包含了2年的缓刑,本质上就意味著坎培拉得到2年的协商期”。

中国这种惯用做法,有时被外界称为“人质外交”。

过去加拿大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和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曾被中国政府扣押将近3年,并同样受到“间谍罪”的起诉。然而,当加拿大政府在2021年释放了华为高管孟晚舟之后不久,两人即被遣返回加拿大。

本周,中国政府突然低调更改了2019年一场外交部记者会的官方纪录。纪录上,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陆慷,说杨恒均是“中国”公民,如今中国官方删除了更改了纪录,将文字替换为“这个”公民。

分析认为,中国官方不再将杨恒均视为完全的中国公民,结束过去5年来有关于中国是否完全承认杨恒均是澳洲公民的争论。因此,中国官方在记者会纪录上的微妙措辞转变,或许意味著杨恒均案尚有一线生机。

中国驻澳使馆发言人5日的声明也指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澳洲籍”被告杨军间谍案一审公开宣判,认定杨军犯下“间谍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声明中的措辞也显示中方确实已不再将杨恒均视为中国公民。

《澳洲广播公司》(ABC)分析指出,如果中澳关系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杨恒均案很可能会有转机。但相较于过去加拿大与中国的问题,“北京所期待的,坎培拉可能给不了……中国知道自己占上风,而澳洲则没有像孟晚舟那样的谈判筹码”。

不影响李强访问澳洲?

虽然杨恒均遭判死缓在澳洲引发舆论哗然,但据《澳洲人报》(The Australian)7日报道,中国领导阶层7年来首次访澳的准备工作,仍在继续进行。这也显示,澳洲政府依然认为:高层对话是解决中澳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

熟悉筹备工作的人士透露,李强预计将在今年稍晚出访澳洲。 若真的成行,将是2017年以来,首度有中国政府领导高层访问澳洲,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以来,第3次有国家主席或总理访问澳洲。

澳洲国立大学(ANU)研究员郝杰明(Benjamin Herscovitch)则指出,“坎培拉和北京之间真正尖锐的争端不胜枚举,而且由来已久。但这并不能改变中澳就这些所有的分歧点,以及进行直接对话的必要性”。

郝杰明认为,中方仍然希望李强总理访问澳洲,不会因为澳方对杨恒均案的结果深感不满,而搁置访问。

《澳洲金融评论报》(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6日也报道,杨恒均被判死缓,再次给中澳双边关系带来紧张。但澳洲政府仍预期,中国将在3月底前取消对澳洲葡萄酒的惩罚性关税。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周二曾拒绝就杨恒均被判死缓是否影响李强出访发表公开回应,仅说澳方“将直接、明确、毫不含糊地回应中国”,但是“不会通过媒体进行外交谈判”。

中国政府的杀鸡儆猴?

杨恒均遭判死缓引发澳洲各界担忧,认为这是给予任何想要挑战中国政府者的警告。

澳洲乐卓博大学教授斯特拉廷(Bec Strating)表示,杨恒均遭判死缓,是北京意图再向外界表明,虽然不一定会执行死刑,但中国政府不会容忍任何人有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

澳洲国立大学国际法教授罗斯韦尔(Donald Rothwell)则指出,如果杨恒均不是外国公民,可能本周就会面临处决。他说:“中国有在宣判后迅速执行死刑的纪录”。 “因此,除非有上诉选择,或不寻求上诉选择,否则执行将很快发生”。

罗斯韦尔(解释:“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执行死刑的数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而且这些数字肯定有数千人。” 但中国政府没有正式的处决报告,因此难以获得可核实的数字。

国安部门独大?

《纽约时报》报道,曾驻北京记者、澳洲洛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说,对杨恒均案的重判,显示了中国主要情报机构国家安全部的影响力。

“国家安全部曾经既神秘又低调,”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在外交政策问题上表达非常公开和强硬的观点,这项判决符合这一趋势。”

澳洲SBS新闻引述曾任中国外交部初级外交官、现为澳洲公民的杨涵说法称,杨恒均以及先前华裔澳籍记者成蕾的案件,都展现了中国政府将华裔外国人当作政治犯的模式。

杨涵认为,华裔人士比其他族裔人士更有可能被中国政府拘留,“他们拘留一名华裔人士,与拘留一名白人相比,在西方引起的媒体风暴或媒体兴趣会更少。这只是一个可悲的现实。”

曾公开声援杨恒均、现居澳洲的华裔艺术家巴丢草则说,“我相信,它给散居在澳大利亚的华人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且也给全世界的华人带来了巨大的阴影”。(综合报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