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对俄罗斯“非致命”支持令美欧“不安” /

中国对俄罗斯“非致命”支持令美欧“不安”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到第三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战争支持令美国和欧洲越来越担心。虽然中国还没有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美欧相信,正是俄罗斯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为俄罗斯经济输血,才使得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可以运转。另外,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大量“非致命”产品却产生了“致命后果”。中国的重型卡车、无人机和其他军民两用产品直接加强了俄罗斯的国防工业的能力。

中国对俄罗斯的战争支持“令人不安”

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近日在一场纪念乌克兰战争两周年的驻华使馆联合活动中说,美国对中国持续支持俄罗斯“感到失望”,称中国的做法“非常令人不安”。

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馆星期四(2月22日)的新闻稿,伯恩斯说:“美国对中国持续向俄罗斯两年前根本违反《联合国宪章》对乌克兰进行残酷和非法入侵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感到失望;对中国政府控制的媒体指责北约和欧盟应该为战争负责感到失望。责任完全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人的肩上;我们对中国公司助长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的行为感到非常担忧。”

他说,美国已经向中国提出了关切。“中国在乌克兰主权和独立等事关生死存亡问题上保持沉默,令人震惊。它对俄罗斯的支持确实非常令人不安。”

伯恩斯还在2月21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帐号X上转发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前一天的一个记者会上发表的有关中国对俄罗斯支持的一段讲话。

沙利文说:“我们没有看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但我们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司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提供投入,这是我们一直关切的问题。”

中国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中俄宣布两国关系“无上限”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不过,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两周年的到来,美国和欧洲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给予俄罗斯的非致命援助带来的后果。

星期三(2月21日),欧盟成员国批准第13轮与乌克兰相关的对俄制裁计划,禁止近200个被指控帮助莫斯科获取武器或涉及劫持乌克兰儿童的实体及个人前往欧盟国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的制裁措施首次将三家中国大陆公司列入欧盟企业禁止交易的公司名单。这些公司被指参与了向俄罗斯提供敏感军事技术,而这些技术最终被用到了乌克兰战场。

另外,美国商业电视频道CNBC在2月20日的一则报道援引美国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众议员杰拉尔德·康诺利(Gerald Connolly)的话说,美国也在考虑以中俄合作为由对一些中国企业实施类似的制裁。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也是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关注的重点。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美方对北京提出了关切。

在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国是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时,会议主持人、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就中俄的密切关系当面对王毅提出质疑。

“2022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增长了30%。今年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25%(编者注:应该是去年和前年相比),两国的贸易额高达2400亿美元。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问的是,难道你不应该对俄罗斯施加更多的压力,同时施加一些经济压力以确保你在演讲中所说的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体现,联合国得到加强?因为根据安理会文件,毕竟是俄罗斯违反了(文件)。”霍伊斯根问道。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26.3%,远超过中俄领导人此前下达的将两国贸易额增长一倍的目标。2024年是两国建交75周年,中国官媒预测,两国贸易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非致命武器支持的“致命后果”

在王毅慕尼黑会议发表演讲前一天,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演讲中说,不要问乌克兰何时结束战争,而是应扪心自问为什么普京仍然可以继续打下去?

很多人认为,包括中国官媒,都在说泽连斯基这是在抱怨欧美军援不足,但是也有人指出,普京之所以能继续打下去是因为获得了来自中国等国的军事和物质支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维什尼克(Elizabeth Wishnick)告诉美国之音:“军事上,俄罗斯能够继续提供补给,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因为尽管中国不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努力,但是俄罗斯获取了很多中国的军事技术,特别是无人机和一些非军用的军民两用物品,包括卡车、重型卡车和一些弹药。”

她说,中国虽然不是唯一向俄罗斯提供这些技术和物品的国家,伊朗、朝鲜和白俄罗斯都向俄罗斯提供了相关的物品,但是中国无疑是重要的来源。

2月12日,挪威军事情报局局长尼尔斯·安德烈亚斯·斯滕索内斯(Nils Andreas Stensens)说,俄罗斯对西方制裁的适应“比预期地更好”。他还说,由于朝鲜、中国、伊朗和白俄罗斯等国更大的军事储备和物质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获得了军事优势。

斯滕索内斯是在介绍挪威安全部门的年度风险评估报告时做出上述表示的。他特别提到中国的支持。他说:“中国没有提供武器,但机械、车辆、电子和零部件对俄罗斯的国防工业非常有用。”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约瑟夫·韦伯斯特(Joseph Webste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非致命支持却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2023年11月,韦伯斯特和他的另外两位同事共同发表了一份报告直指, 中国对俄罗斯的非致命武器支持实际上阻碍了乌克兰的反攻势头。报告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大量工程机械、设备和制造业产品是让俄罗斯军事机器维持运转的关键所在。

报告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机械可能防止俄军遭遇毁灭性的打击。2022年8月和9月,乌克兰在反击俄军入侵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特别是在哈尔科夫市周边地区。随后,俄军开始建构被称为“苏罗维金防线”防御阵地。报告说,2022年9月,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挖掘机与前一年相比翻了三倍多,而且时间上与建构‘苏罗维金防线’相吻合。

据中国媒体报道,俄罗斯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重型卡车出口市场。2023年,中国一共向俄罗斯出口了重型卡车14万辆,占中国重卡出口数量的50%,占据了俄罗斯大约百分之70%的市场。2021年时,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重卡数量不足一万辆,2022年的时候直接提升到了3.2万辆,成为中国第一大重卡出口市场。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说,俄罗斯引进的大量中国载重卡车对在乌克兰俄军的后勤补给至关重要,因为俄军没有通过铁路或水路补给的能力。

报告还提到,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滚珠轴承也出现暴增。滚珠轴承是坦克、飞机、大炮的“关键部件”。报告说,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轴承出口比2021年同期相比一下暴增345%。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说,同期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轴承出口更增加了2492%。这有可能让俄罗斯加快生产战争急需的坦克。

《纽约时报》去年9月的一篇报道说,俄罗斯坦克生产数量已经比战前翻了一番,战前每年生产100辆,目前的产能已达200辆。

韦伯斯特和他的同事还说,中国还是俄罗斯进口半导体芯片最主要的中间商,将世界其他地方生产的、军民两用的半导体芯片间接转运至俄罗斯。另外,报告指出,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也被发现用于乌克兰战场。此外,北京向莫斯科出口了可用于军事的高科技产品,例如航电设备以及战斗机引擎部件。

2023年7月2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的一份解密报告也称,中国的支持对于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发动战争的能力“至关重要”。

韦伯斯特和同事说,其他国家也向俄罗斯出口物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规模上与中国对俄罗斯战争机器的支持相提并论。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可能还会继续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可能还会继续。中国国防部长董军1月31日在同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Sergei Shoigu)视频通话时表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俄罗斯, 并将不顾美国和欧洲的压力继续合作。

董军说:“尽管美欧不断向中方施压,但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你们提供了支持。甚至中欧防务合作受到冲击,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改变或放弃既定政策。他们不应该也无法干涉俄中正常合作。”

根据中国国防部网站上的说法,董军和绍伊古在通话中还表示,中俄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定向领航下”继续合作,将中俄关系推向新的高度,迈向新台阶。

伦敦国王学院专门研究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安全的高级讲师娜塔莎·库尔特(Natasha Kuhrt)告诉美国之音,董军的讲话虽然“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向俄罗斯提供致命的军事援助,但这标志着更高一层的支持。”

在外交上,中国在联合国依然选择与俄罗斯一起。2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表示,美国应当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以使得外交努力可以开始。

他说:“国际社会应该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积极条件。个别国家应该立即停止拱火浇油,停止破坏国际社会外交努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在接受美国记者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的采访时表示,自己有兴趣通过外交对话以结束与乌克兰的冲突。这呼应了中国的和谈提议,因为谈判目前可能对俄罗斯更为有力。但与此同时,乌克兰正在向美国寻求更多资金,以对俄罗斯发动反攻,以确保夺回东部被俄罗斯夺走的领土。

美国财政部去年12月宣布,将对为俄罗斯购买军事必需装备提供交易便利的银行实施二级制裁。据报道,在美国授权实施二级制裁后,中国的国有银行正在加紧限制向俄罗斯客户提供资金。至少有两家银行在最近下令审查其俄罗斯业务,重点是跨境交易。

亚洲协会中俄问题高级研究员菲利普·伊万诺夫(Philipp Ivanov)认为,这些制裁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但一定会让中国企业在未来的一年更加小心。他说:“我觉得他们会更小心,更有选择性。特别是那些在敏感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与俄罗斯打交道的企业。”

伊万诺夫说,中国这样的选择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美中竞争的认知不无关系。

“当中国放眼世界,它把与美国的竞争看成当前最需要管控的问题。看起来,它已经认定,中国习近平主席自己也说过,美国试图遏制中国,所以,他可能认为无论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做什么,美国都不会改变与中国竞争并遏制中国的战略……当然中国也会付出代价,不过,他可能认为现在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利大于弊的。”他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