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告别孤寂困苦 投身社会乃移民脱困之路 /

告别孤寂困苦 投身社会乃移民脱困之路

就业难、专业资格不获承认、家庭纠纷增加、社会服务资源不足、心理辅导欠缺、违法犯事案增加……,这一幕幕正是大陆新移民群现今面临的困境。独特的经济文化圈,形成独特社会问题,不知有多少人在高呼解决新移民问题的口号,但空话常有,进展难见。问题的症结在何处?这不仅是加拿大社会应正视的,更是大陆新移民社区自身应反省的问题,是固步自封,等待他人的救助;还是勇敢走向社会,增强整体社区的影响力,这是刻不容缓的抉择。而现实是新移民离这个社会还很远。

悲情处处中发掘出的问题

最近一个名为“国语社区联络协调机制”(Mandarin Community Services Network)正式建立,这是由大陆移民社团如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普通话华人联合会、北京协会、加拿大中国专业妇女协会、新起点联盟等共同组建的一个网络型组织,是值得推崇的一件大好事,说明大陆移民社团已联袂去思考务实解决新移民社会问题之路。

在社团间商讨中,反映出的新移民问题非常严峻,甚至已危及到新移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如同无人管的烂摊子,生存的艰难已无法回避。怎么办?许多社团负责人都提及群策群力配合政府发展相关社区服务,向政府及有关机构反映国语社区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难道数年来这种呼求还少吗?自然不是!只是喊来喊去问题还是问题。

从中新移民团体也反思一个关键问题:与整个大社区的脱节,缺乏影响力,无法推动实质性的服务工作,社团也仅是孤立化的自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社区化的服务机制。

一位社团负责人指出,社团与社区服务是两个层面,大陆新移民圈尚现在处于最初级的自我帮助阶段,没有一个健全的服务机构,这与本身服务基础、政治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寻找小东岳的筹款活动中,整个大陆移民社区一星期仅筹到1万5千元,与香港移民社区的筹款能力差得太大,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健全,现在就是拼命做也难以找到各方资源。而许多政客、社区闻人只是拿新移民问题做表面文章,甚至为自己在做宣传,根本不是在真心帮新移民,所以只有靠大陆移民社区真正强大才能改变现状。

争取政府拨款难道就有出路?

政府对大陆新移民提供服务资源的不足是各方较一致的批评意见,而在大陆社团中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拨款分配不合理,大陆社团并未得到资助,使真正需要者失去,也引发一种敏感的新旧社团机构的矛盾。

由34个服务机构组成的服务华人机构联会去年开始大幅增强国语新移民的服务工作,主席区慕启对此表示,任何服务机构都可以根据需求向政府提出拨款申请,但问题是现在包括华人社区在内的整个社区服务资源都不足,就是现在已经拿到大陆新移民服务项目拨款的华人机构,也还是经费不足,有些需要社会筹款来解决困难。主流社会情况也一样,政府现在已很难再批出钱给新机构,如果仅限于政府拨款来解决问题,有时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由来已久。

区慕启认为,现在大陆新移民服务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资源严重不够,资金不足、国语服务人员缺乏等都是因素,需要时间来解决。

近年研究“中国大陆讲国语新移民及社会服务”(Mardarin Speaking Newcomers from Mainland China Service Needs and Access)论题的多伦多大学社工系曾家达教授,也严斥目前服务大陆新移民质量的严重不足,主要问题是政府资源不足及缺乏同样文化语言背景的服务社工,现在服务机构主要是香港移民背景,需要有更多了解大陆独特文化背景的人员来充实。“在一个理想社会中,所有服务系统都应是为每个居民提供均等的服务机会,但现在是过渡阶段,大陆新移民并没有享受到均等的服务机会。”

怎么办?曾家达教授认为,这不等于说就一定需要专门为大陆移民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加拿大不可能为每个语言系统提供特殊服务,房屋、就业等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化差别问题,医院、学校等也不可能专门分语种而设,这需要服务机构有一综合弹性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多大社工系难寻新移民学生?

曾家达教授特别提及,近年来一直着重大陆背景学生的招收,但却难以吸引生源,与多大理工科大陆学生比例相去很大,这可能与大多新移民是理工科背景有关。“但如果根本没有这种专业社工人才,现在就是有很多服务职位也没用,华人服务机构也招不到合适社工。为什么现在中国有多达130多所大学有社工系,这里的新移民却对社工专业没有兴趣。”

曾家达在其论文中也曾提及,由于大陆教育、社会制度的不同,在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与加拿大有很大的差异,新移民集中于理工科方面的发展,较少接受西方式的社会服务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较少,而且很少会考虑选择社会工作,或接受类似培训,故而通过社会教育,吸引他们投身此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据悉,目前在多伦多有20多名大陆新移民参与各机构的社工工作,但大多都缺乏专业经验,与主流社会服务圈的接触就少之又少。一位社工称,大陆新移民不选择社工为职,不仅有观念的问题,而且还有前途考量,认为社工收入不高,前景不大,与其他财金、科技专业有很大落差。

社工、义工意识薄弱一直是大陆移民需要改进的问题,包括公益慈善活动,大陆新移民参与度相当低,即使近年来大量成立的新移民社团,大多是封闭或半封闭型的乡情联谊社团,与社区融入性很低。虽然这与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但最近几年中新移民圈也成长起不少成功创业人士、高收入专业人士,但这一富贵群体投身社会程度也并不强,“独善其身”较为普遍。

在这一方面曾家达也提出,要彻底解决大陆移民社会服务问题,整个社区增强影响力是很关键的,有经济实力的成功人士可以投入现有社区服务机构的董事局,影响管理机制,培养一批义工队伍,使服务更转型于服务大陆新移民,提高服务质量。

但一位大陆社团负责人不客气的说,打入传统服务机构董事局谈何容易,社区服务本来在加拿大就是一个很大产业,管理层都一早被霸位,这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才能改变的现实。(文/王迅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