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夹缝房"卖了238万,媒体:还是"教育焦虑" /

"夹缝房"卖了238万,媒体:还是"教育焦虑"惹的祸

之前80方“铁架房”要卖270万,如今60方“夹缝房”卖了238万,为什么会卖这么贵?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区房。

4月30日,阿里拍卖平台上,一间“夹”在两栋房之间、入户通道不到半米的“夹缝房”从1314元起拍,吸引了13人报名,经过135轮加价,最终以238万元成交。这间“夹缝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百里东路55弄10号,拍卖信息显示,房屋建筑面积60.1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19.25平方米,总层数3层。该房因其入户门比较尴尬,夹在两间民房的中间,被戏称为“百里一条缝”。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朋友都感到匪夷所思:238万买这么个房子,真的值得吗?能回本吗?有这些钱留给孩子不香吗?说到底,还是家长的“教育焦虑”惹的祸。

乍一看,238万的价值和“夹缝房”的事实,好像并不能划等号。但实际上,这套房子的市场估值在300万左右,现在的价格已属“捡漏”。再者,买家买的不只是房子,还有房子背后那个优质学区的入学资格,“不占名额,即买即读”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而且用完之后,只要学区属性依然存在,还可以将这套房子转手卖掉,运气好卖个高价,还能赚一笔,哪怕行情不好亏一点,但相比于获得的优质学区资格,也不算什么。正是充分评估了这些因素,才有了这次在外界看来不可思议的“成交”。

当然,买这样一套房,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一旦学区分流调配、市场下行价值大跌,都可能让买家期望落空、利益受损,甚至砸在手里。这样一套居住价值很低的房子能卖上高价,本质上就是一场击鼓传花游戏,一旦游戏规则变了,一切都会戛然而止。

这意味着,买这样的房子,也有“赌”的成分,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归根结底都是个人选择,其更多是家长在现行规则范围内,评估各方利弊后,结合自身情况和实力做出的选择,毕竟希望孩子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的诉求没有错。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认可家长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的行为。客观来看,当下市场行情下,做出这种选择的家长,还是“极少数”,不具有普遍性。另外,解决问题的本源,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均衡配置,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实现教育与房产的解绑;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孩子的未来靠拼一个学校”的观念,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