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或致儿童重症成人感染这一病毒暴发风险 /

或致儿童重症成人感染这一病毒暴发风险

柯萨奇病毒A6,曾引起广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数大幅增加。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重大疾病预警,指出一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调查研究显示,“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5岁以下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免疫系统不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增加易感性,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潜在的致命后果。

多名儿科医生、感染科医生告诉“医学界”,当前正值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部分地区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重症风险。

专家提醒,对部分患者来说,一旦出现手足口病重症情况,可能会引起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传染性强,多地幼儿园已停课

据中疾控网站介绍,手足口病(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通常,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发病时间为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和烫伤、烧伤后出现的水疱不同,手足口病的疱疹“小而硬”,表现为皮厚,液体少,不易碰破,疱疹周围还有一圈红晕,不痛不痒。疱疹多在3-5天内自行退掉,消退的时候不破皮、不结痂、不留疤,这是手足口病疱疹的典型特点。

手足口病症状/图片来源:广东疾控官微

对多数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来说,其病情通常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也有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包括脑炎、脑膜炎、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中疾控此前曾对全国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死亡时间平均是3.5天。

作为一种法定的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直接或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其中,隐性感染的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其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发病后1周内的传染性最强。因此,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患儿唾液、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呼吸道飞沫传播等。

上海市手足口病会诊专家、上海新华医院小儿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俞慧菊告诉“医学界”,上海地区的患儿数量还未有明显上升。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项云介绍,目前,合肥地区的手足口病患儿数量有所增加,多以普通型为主,部分患儿伴有高热惊厥。

“医学界”梳理发现,4月份以来,随着手足口病进入流行季,多地幼儿园班级已经暂时停课。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来自四川、广东等地的家长表示,感染手足口病后,患儿所在幼儿园停课3-10天不等。

微信公众号“健康南宁”5月16日发文称,某市民儿子的幼儿园班上出现1例手足口病病例,班级随即临时停课并进行消毒。“东莞电台”4月22日的文章同样称,东莞已有班级因此停课。

或致儿童重症手足口病

成人也可感染

年年都有手足口病流行,为何今年中疾控发布重大疾病预警?

根据疾控部门的病原学监测结果,引起我国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以及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等。

以往,肠道病毒A71和柯萨奇病毒A16最为常见,尤其是肠道病毒A71,既往研究报道显示,它曾是引起婴幼儿脑炎、脑膜炎、循环衰竭等重症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重要病原。

为降低肠道病毒A71感染所引起的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我国自2009年开始研发EV71型灭活疫苗,2016年EV71灭活疫苗已上市使用。Ⅲ期临床证实,该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相关手足口病,对于EV-A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大于90%。

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广泛使用后,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但与此同时,其它肠道病毒在疾病谱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这意味着,打了EV71型灭活疫苗的儿童,仍然可能因为其他肠道病毒而感染手足口病。

现阶段,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继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A71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项云向“医学界”证实,临床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目前以柯萨奇病毒为主。俞慧菊则说,自己遇到过不少柯萨奇病毒A6手足口病感染者,但重症不多。

我国疾控部门的数据显示,2013 年以来,大陆部分地区由柯萨奇病毒A6引起的手足口病呈上升趋势,福建、云南、广西等地都出现过与柯萨奇病毒A6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

广东省的既往监测数据显示,柯萨奇病毒A6曾导致该省2017年手足口病大规模爆发,且引起的严重病例数量大幅增加。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2年,柯萨奇病毒A6占比67.02%,为近三年深圳地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

不止是国内,“医学界”梳理发现,近年来,美国、新加坡、法国、西班牙、日本(专题)等地均有因柯萨奇病毒A6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暴发。

除占比提高外,中疾控周报称,柯萨奇病毒A6已经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这给我国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儿科孙敏等人曾专门研究了柯萨奇病毒A6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疾病特点。这项研究共纳入247例柯萨奇病毒A6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8.95%是普通型,21.05%为危重型。

研究显示,柯萨奇病毒A6感染患儿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皮疹/溃疡、扁桃体肿大、食欲不振、咳嗽和腹泻。危重型病例发生食欲不振、扁桃体增大、腹泻的比例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危重型患儿均存在神经系统并发症,有近7成的重症患儿出现了抽搐,其余症状包括高热惊厥和无菌性脑膜炎。还有2例重症患儿伴有脑干脑炎,5例患儿出现肺水肿,1例5岁男童在住院期间出现了意识障碍。

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郝晓甜等人的研究还表明,柯萨奇病毒A6感染可能引起附睾炎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它还会导致重症脑膜炎和脑炎。同时,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也有较高的感染率。

“医学界”梳理发现,以色列(专题)曾报道 5 例感染柯萨奇病毒A6的成年病例,他们均出现发热和严重的血管炎样皮疹等症状;意大利的10例成人患者是在接触患儿后感染的,其中1例患者出现脱甲症和附睾炎;美国还曾报道1例65岁成人感染柯萨奇病毒A6后引起急性心肌炎。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

专家表示,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不过有研究显示,尽管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已投入使用,“柯萨奇病毒A16单价疫苗”及“重组肠道病毒A71-柯萨奇病毒A16双价疫苗”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它们对柯萨奇病毒A6均无交叉保护作用。

换句话说,全球尚无针对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中疾控周报强调,开发柯萨奇病毒A6疫苗,对预防易感儿童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然而,开发这样的疫苗并不容易。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的研究认为,在手足口病多价疫苗的研发中,仍存在许多技术挑战,涉及病毒株的分离培养、多价疫苗各组分免疫原的配伍、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适宜的体内效力评价模型等多个方面。

同时,部分血清型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6,对人用疫苗生产细胞基质的不易感性也是研发手足口病多价疫苗亟需突破的瓶颈。

研究团队称,在全力开展手足口病相关疫苗研发的同时,要深入研究手足口病及其病原学特征,加强病毒疫苗研发相关的基础研究,完善疾病监测网络,“这将有助于手足口的科学防控及疫苗和药物的高效研制”。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李璐向“医学界”介绍,对于一种新的病原体来说,针对该病原体的疫苗研发会相对滞后,再加上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就会导致该病原体在人群中出现小范围流行,“这种流行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人体形成免疫屏障后才得到终止。”

在柯萨奇病毒A6疫苗还未问世前,普通人该如何应对?李璐建议,对手足口病的防控仍以行为方式及环境干预等为主,“大家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活动环境及用品进行及时清洁、消毒,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考虑到成人也是柯萨奇病毒A6的易感人群,李璐表示,成人大多在儿童期发生过感染,因此第二次感染的症状较轻,表现为手背、手指尖、嘴巴等处起泡等,“一般对成人的影响不大,但成人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染给老人、小孩,因此更应该关注个人卫生。”

这提醒,家长及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的同时,也要预防家庭内部传播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病毒传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