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这波流量的发力点 /

“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这波流量的发力点

5月3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并且这一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

据说,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在直播间和主持人互动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诱发了新一波针对美国阿波罗登月的质疑潮。

一时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真的吗”这一朴素的质问,响彻整个互联网,并持续延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所有的“科学辟谣”也刊发了回应文章。此前,“科普中国”也曾撰写过相关文章。

一、该话题激发了“泼天的流量”

该话题并不是新话题,但却能够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云润大数据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大约自5月8日起,网上与阿波罗登月相关的信息开始迅速增多,至5月17日前后进入高潮期,热度持续十余日,充分暴露了该话题所蕴藏的“泼天的流量”潜质,成为近期网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根据系统数据,5月3日至5月20日9时,网络各大平台热搜榜中,与阿波罗登月相关的约有19条,累计热度值超过3000万。

(网民质疑阿波罗登月话题发酵趋势,5月3日至5月20日9时)

(微博、B站阿波罗登月造假热门话题或信息)

浏览各平台相关讨论,单一ID单一信息转评赞以万计可以说普遍存在,微信公众号“10万+”文章,b站、抖音、快手等数十万的短视频,比比皆是。网民对该话题的讨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奥卡姆剃刀”和“飞象网项立刚”是两个阵营的代表性人物。“奥卡姆剃刀”认为,“载人登月当然是真的,这根本就不值得讨论”。他曾经参与过多次有关阿波罗登月的辩论,并且观点始终如一。他虽然也反对质疑,但对质疑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当前的网络质疑,在他看来是不够专业的,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网民们“认识论出现了大偏差”(参见其5月18日发的对“6条经典说法进行分析”的微博)。

“飞象网项立刚”也经常参与该话题的讨论。他虽然对阿波罗登月“倾向为真”,但对当前网民质疑持更为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中国科协的发声,他也提出了激烈批评,“任何关于美国载人登月的‘辟谣’我相信都是骗子”。他还认为,“中国的科普组织,和天则所这样的经济组织一样,有些是拿了外国机构钱的,十几年前,甚至是公开的。这些组织行动起来,并不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项立刚讨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某条微博下的部分跟帖)

总体上看,围绕阿波罗登月真假的问题,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认为阿波罗登月为真的,主要援引官方立场、中国科协、知名专家等相关言论或澄清,也有不少信息聚焦在反对方的逻辑矛盾上;反对者则认为,整个阿波罗登月“疑点多多”,核心依据有,质疑声音在业内持续存在并且来自美国,美国没有信用、美国人说话不可信,阿波罗登月是政治宣传等。双方争论几乎是自说自话,科学(真假)问题和是非(好坏)问题大约处于平行状态。

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话题深度发酵

毫无疑问,阿波罗登月这一话题的走热,直接原因就是流量推动。敏感因子窗口期出现(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自媒体大V敏锐跟进、网民纷纷下场参与、权威方(具有官方色彩)发声推动高潮、网民争议白热化,差不多是该话题自始至终发酵的基本流程。

(网民曝光香飘飘品牌在日华人超市讽日广告,后被证实为假)

而流量能够持续高热十余日,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话题触及了当下两大流量密码之一的民族主义。当前,美西方持续打压中国的背景下,“突围”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上最为鲜明的主题之一。网上高涨的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爱国,对外表现为反美(霸),成为支配汹涌流量的底层因素。近期的香飘飘“讽日杯套”事件,虽然引发极大争议,但“店铺直播日销售额由原来的2500元暴涨至100万元,涨幅高达400倍”,流量极其可观。不久前的战马行动也是这样。对此,“六神磊磊”曾有一个比喻,“挑动民族主义和挑动两性对立,是最大的流量仓库,相当于网络的开塞露,给网民打进去,当场就拉,流量滚滚,哪儿打哪儿灵”。

民族主义是最朴素的爱国情感,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中国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发展密切相关。近代以来,中国从天朝上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外族入侵、民族危亡成为几代中国人刻在基因里边的记忆;独立、自强、反霸等则一直是我国民族主义的主要主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有争第一的情节。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无数世界第一,但我们对某些方面尚未取得第一仍然有着深深的焦虑,最典型的就是足球。中国足球(男足)时不时就会成为全网吐槽的对象,网络舆论爱之深、恨之切的反思,也会随之扩展及足球的各个环节。似乎,中国足球已经成为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

网上这一波质疑阿波罗登月,可以说是爱国与反霸的完美结合。有网民一针见血指出,“中国网民现在开始才大规模对美国载人登月的真假感兴趣,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载人登月项目看起来已经很接近美国当年的航天成就了”。因此,这种质疑的背后正是一贯的赶超情结,其间充满了满满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对阿波罗登月的质疑,实质上是质疑美国。自川普政府以来,美国持续打压、遏制中国,引发了强烈的反美情绪。此次质疑,大约可以归属于网民“唱衰美国”范畴,成为当代中美舆论战的组成部分。

(项立刚对丘成桐言论发表反对意见)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言论风波,同样体现了这一点。丘成桐被认为是“数学泰斗级人物”,提出的批评虽然尖锐,但并不逾越专业界限,却被网上批评为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甚至扣上“汉奸公知”的帽子。是因为网民比丘成桐更懂数学吗?显然不是,而是网民的自豪感不容侵犯。

三、当代网络民族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回顾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等比较刚的问题是一大方面,也是民族主义较为“传统”的表达,比如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保钓、韩国部署萨德、捍卫南海权益以及涉港、涉藏、涉疆等重大事件上。面对这些问题,网民反应也较为激烈,典型的帝吧出征等。

(网上热捧秦始皇言论一角)

另一方面,网络民族主义也呈现出某种扩张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影子,围绕阿波罗登月的质疑、对丘成桐言论的不满,大约都可以看做网络民族主义的新现象。当然,这些新现象不是现在才有。比如,人类起源于中国,中韩之间泡菜、端午节起源争议,部分网民对秦始皇的极度推崇,等等,都洋溢着鲜明的民族主义精神。“欧洲要是有一个秦始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一战二战?”“如果秦始皇生在欧洲,哪会出现‘一村一国’的现象”等类似分析,在网上并不少见,也有不少追随者。

除了对更多领域的渗透,网络民族主义的新特点还表现在形式上的变化。与自强、反霸等主题相结合的的话语,严肃、激昂的一面较为突出,而围绕科技、文化、文明、历史等领域的争议性话题,轻松、随性的特点更为突出,甚至有点戏谑、恶搞,有点不怎么当回事的感觉。比如,质疑阿波罗登月造假时有几个典型声音,“我不在乎是不是谣言,就是想看美国人剖腹自证”“我就想证明美国撒过谎,让美国丢人”。这明显就是抬杠,但这就是目的,就是要达成的效果,就是要这么干。

因此,也有网民把对阿波罗登月的质疑上升到“真正的启蒙运动”的高点。“质疑美国登月,是一场真正民主、理性的启蒙运动,让大家不仅能多学一些科学知识,还能进一步了解美国科研机构与政府的联系,美国政治与文化宣传的结合,以及美国冷战期间历史的方方面面。这场质疑不会在现实层面产生多少实际影响,但在精神层面,却一定能让中国民众能够进一步精神脱殖、能够平视美国,继而在理性的基础上树立起自己的自信。”(见网民‘底壳宇宙’文《之一美国登月是一场启蒙运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赶英超美,还要有独立的精神符号系统,要从文化和精神上打破近代以来英美(西方列强)塑造的观念体系,我们要输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人特有精气神。

这些,共同构成了网民质疑阿波罗登月的基本背景。网民争得不可开交,也很难达成共识,是科学逻辑与爱国逻辑不在一个频道的必然结果。因此,对阿波罗登月的质疑很难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讨论,但从爱国的角度审视,这种讨论的意义却值得关注。它有需要检讨的地方(比如具有明显的自嗨性、盲目蹭流量等),也确实为当下和未来民族主义的新叙事提供了若干基础,释放了网络民族主义可能发酵趋向的信号。积极审视这一波质疑潮,总结其经验教训,才能生产出更强有力的民族主义话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