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睡醒?放大招,北京拉拢美国重要盟友 /

习睡醒?放大招,北京拉拢美国重要盟友

中日韩同意恢复自贸谈判 李强批经贸保护主义
中日韩三国领导阶层周一(5月27日)在首尔举行4年半以来第一场三方峰会,中国派出总理李强出席,会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韩国总统尹锡悦。

据路透社报道,中日韩联合声明称,随著各国历经经济成长放缓,建立三方伙伴关系已成为“急迫任务”;企业界人士也同意,在贸易、供应链稳定的议题上深化三方合作。稍早消息指出,三国将在经贸、科技、人文交流、健康与人口老化等领域加强往来。

峰会上,李强把这场峰会形容为三国关系“新的起点”,而各方应该“坚守合作初心,坚持开放包容”;此外,李强还呼吁日韩两国不应走向“保护主义”和经济上的脱钩。

尹锡悦则表示,应强化三方合作机制,而中日韩已决定定期举办三方峰会。日本外务省也称,峰会讨论“非常具建设性”,且中日韩同意加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进程;三国的FTA谈判自2019年便停摆至今。

法新社指出,峰会前各界分析人士对其成果并不抱太大期望。《韩民族日报》27日的社论主张,这场峰会不太可能带来重大的外交进展,但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日韩这两个美国盟友与中国领导阶层之间“定期沟通的唯一管道”。

岸田向李强提台海稳定重要性

三方峰会前夕,一系列的双边会谈首先在周日(26日)登场。其中,岸田与李强的会晤是两人第一次的正式会议;去年9月印尼G20峰会场边,两人曾有过非正式的对话。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岸田与李强会晤时,再度呼吁中国面对台湾议题应以和平对话方式解决。日本共同社指出,岸田提及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李强则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国的“红线”。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引述,中国总理李强主张,中日韩合作应“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经贸领域上,三国应维护供应链稳定,并且尽早重启三国自贸协定谈判。图像来源: JEON HEON-KYUN/REUTERS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李强重申“历史、台湾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基本的信义问题……希望日方重信守诺,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营造积极氛围”。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上周一(20日)就职,日本派出超过30位议员赴台参加典礼,人数是史上最多。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更在多个场合批评日本部分人士“为赖清德撑腰站台”、“日本民众将被带入火坑”,这番言论引发日方反批“不恰当”。

台湾总统赖清德上任不久,中国便宣布举行为期2天的“环台军演”。对此,日本表示希望各界和平解决台湾议题;韩国外交部也表示应维持台海的和平稳定。(资料照)图像来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除了台湾议题,日中关系还面临其他挑战。岸田赴韩之前曾召开记者会,重申希望日中关系朝“互利、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具建设性且稳定”的方向发展。

不过,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争议依然未解;日本政府27日更发布统计数字指出,日方已经连续158天发现中国船舰驶入日本领海向外延伸12海里的“邻接区”范围内,超越2021年连续157天的纪录。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说,日方视此为“极为严重的事件”。

中日之间对福岛核废水(日方称核处理水,中方称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也仍然存在分歧。共同社指出,岸田盼中国立即取消停止进口日本水产的措施,李强则要求日本对于长期国际监测一事“进一步拿出诚意和建设性态度”。

岸田还呼吁中方撤除尖阁诸岛附近、位于日本专属经济海域内的浮标;针对被拘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岸田也敦促中国尽快放人。

李强会晤三星等韩国企业高层

26日,李强会见了韩国总统尹锡悦,双方同意今年6月将举办外交、国防部门的2+2对话。此外,会议的一大焦点著重于经贸与供应链议题。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在尹锡悦政府靠拢美国的政策下,中韩关系转趋为紧张。另一方面,中国在先进半导体科技上面临美国出口管制;拥有三星等半导体巨头的韩国,其立场备受关注。

据中方声明,李强称“中韩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双方应“携手开拓新领域、拓宽合作面”,并且“抵制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

图为中日韩领袖27日在韩国商会出席与企业界人士交流的论坛。图像来源: Chung Sung-Jun/Pool/REUTERS

韩联社报道,双方决定恢复“升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的谈判进程,以促进两国投资与经贸合作,在服务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强开放。韩中之间的自贸协定第一阶段在2015年12月生效,决议取消主要商品的关税。

这次中日韩峰会,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崔泰源等200多位企业界人士都聚集在场边。李强与李在镕会面时,强调“三星对华合作是中韩两国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李在镕则称,“三星将坚持在华发展,致力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

朝鲜计划再度发射间谍卫星

中日韩峰会之际,朝鲜也有动作。据日本海岸自卫队消息,朝鲜方面通知日方,将自5月27日至6月4日朝黄海、吕宋岛东边处发射载运卫星的火箭;韩国政府随后也指出,朝鲜发布了公告称将发射军用侦察卫星。

美国、日本、韩国官员通了电话讨论此事,三国共同立场是:朝鲜藉弹道飞弹科技发射卫星的行为会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因此要求朝鲜应取消发射计划。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进一步表示,朝鲜此举对韩国而言是一种“挑衅”,而韩国军方“将采取行动,展现我们强大的能力与意志”。

若朝鲜这次发射成功,这会成为朝鲜第二个登上太空轨道的间谍卫星。该国上一次成功发射军用间谍卫星是2023年11月,此前至少有过2次失败经验。朝鲜曾公开表示今年还会发射3枚卫星,并声称现已上轨道的卫星拍摄了美国白宫、国防部,还有韩国军事设施的监控影像,但并未公开发布相关画面。

在27日的中日韩峰会上,三国也提到朝鲜去核化议题。联合声明写到,韩半岛的和平是三国共同的利益与责任。

WSJ分析:中国拉拢美国首要亚洲贸易盟友能否成功?

中日韩三边峰会,左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欧新社)

华尔街日报27日分析,中国希望以贸易在美国与亚洲盟友之间制造嫌隙,利用难得的中日韩三边峰会推动没有经济歧视的多极世界(a multipolar world without economic discrimination),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日本、韩国领导人见面之后,这场罕见峰会并没有达成加深经济合作的具体倡议措施。

报道指出,尽管美国关税让各方都造成不悦,但日本与韩国要与中国合作,经济规模却很难相提并论,如同欧洲的状况一样。李强与韩国总统尹锡悦(Yoon Suk Yeol)、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发表联合声明中承诺将定期召开三边会议,在贸易、干净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透过观光与教育促进民间交流。然而,三边峰会对于中国要求避免保护主义的呼吁则未达成具体倡议,仅同意对于出口管制问题持续交换意见。

华尔街日报分析,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韩国首要贸易伙伴,从半导体到电动车等项目,经济命运息息相关,不过最近几年首尔与东京跟华府的安全、政治关系创下新高境界;拜登总统任内曾经招待的少数新上台世界领袖当中,岸田文雄及尹锡悦都包括在内。

华府与北京贸易交手紧张升温之际,中国最主要考量在于避免韩国与日本对中国出口货品祭出更多限制。高层对话的举行虽然意味著有所进展,分析师却指出,中国想说服美国盟友跟北京发展更强健的贸易关系,却将持续面对困难。

智库机构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政治风险资深分析师杰洛米‧陈(Jeremy Chan)便说,中国希望利用三边峰会防止两大昔日区域伙伴越来越倾向华府。

布鲁塞尔管理学院(Brussels School of Governance)亚洲地缘政治研究教授金通菲(Tongfi Kim,音译)指出,日本及韩国不能公然与美国关税唱反调而跟中国站在一起,否则将损害与华府之间的政治关系,但三边峰会间接传递的信息则是,华府的片面政策可能把盟友进一步推向北京。

他说,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盟友在经济领域虽然会自我设限,“可是华府不能期待盟友对所有要求都盲目遵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