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技术活:上海的楼市大招,给我看乐了 /

技术活:上海的楼市大招,给我看乐了

也是个技术活。

517新政之后,二三线纷纷跟进落地,一线有点按兵不动,广州和深圳都没有跟进15%首付。

昨天,上海打响一线第一枪,松绑力度达到2011年限购以来最大。

为什么会看乐呢?

倒不是这次楼市松绑力度不够大,而是上海楼市挤牙膏的精细度令人侧目

比如对购房群体的细分:

外地户籍分为单身和已婚,以前上海外地户籍是需要以家庭为单位买房的,这在一线城市里是独一份。

估计是想让更多孩子进入上海,毕竟今年上海的生育率已经降到0.6了,比韩国还低,只想买房升值不在给上海贡献生育率,可不行。

外地已婚的社保和个税年限从5年变为3年,人才购房也放得更宽了。

本地户籍,分一孩家庭和多孩家庭,多孩多出一张房票,离婚放宽了,可以假离婚,漏洞也不堵了。

说实话,这块确实能释放不少购买力。

再比如对区域和户型的细分:

外环外,外环内,只能买新房,放宽至可以买二手房。

比起其他城市的一脱到底,上海这个松绑有点像凑单满减,光看明白就需要不少时间。

为什么牙膏挤得这么细,说明上海楼市还不是很急。

首先看供给端,上海的楼市库存较低,只有12个月,比起其他城市,北京26个月,深圳19个月,上海的情况没有那么紧迫。

其次看需求端,上海楼市的活跃度还不错,新房交易同比降幅排在中游,二手房回调也小于北京和南京。

不管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情况都还不错。

但是,楼市热度已经在降温,新盘去化率持续走低,确实应该出手刺激了。

预计这次楼市松绑可以带来不大不小的一波需求。

当然,也有人在揶揄,为什么一线不一脱到底,而是不断地挤牙膏。

给大家看个一脱到底的例子:

香港全面撤辣。

香港最早跟一线差不多,去年10月份就开始挤牙膏,但是效果不大,今年3月份全面撤辣,短期效果确实立竿见影,楼市一下火了。

可惜只火了一个多月。

看中原城市领先指数:

上周香港楼市环比跌1.43%,创9周新低,连跌4周共1.97%,本周跌幅扩大,向下迫近撤辣前143.02点低位。

看几个关键时间点:

2023年10月挤牙膏,没有止住下行趋势,2024年3月全面撤辣,楼市反弹了一个多月,5月重回下行区间。

再想刺激,也没啥招了。

所以,在一个楼市预期转换的情况下,一脱到底好还是挤牙膏好呢?

我觉得还是挤牙膏稳当一些。

毕竟,一脱到底等于不留退路,破釜沉舟,预期没有逆转,最后的心理防线也没了。

一线城市就是中国楼市最后的心理防线,自然要慎之又慎。

接下来就要看北京怎么挤牙膏了,广州和深圳应该也快了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