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喝茅台也能喝死人",“茅台哥”怎么上位 /

"喝茅台也能喝死人",“茅台哥”们是怎么上位的?

一、

最近滁州市出了位“茅台局长”,一个人,一句话,带火了一座城!

安徽滁州河水被污染,恶臭熏天,大量鱼虾死亡,老百姓担心有毒,提出做毒性分析,但“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窦平反问记者问道:

“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有必要吗?当然没必要。

因为有些人眼里只有茅台的话,心里就没有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去花心思求证和解决了。

人喝茅台死了,那是人的问题;同理,鱼虾喝滁河水死了,那是鱼虾的问题,跟水没关系,要怪只能怪鱼虾太贪杯了!

再同理,人民群众喝了滁河水,又或者吃了喝了滁河水的鱼虾,死了呢?照样还是人的问题,反正水没问题!

不愧是局长,这思路这逻辑,简直无懈可击。

也不知这位窦局长喝了多少茅台,才能把如此三观炸裂的话,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理直气壮?

也正因为这一句话,滁州又火了。

上一次,滁州这么火还是北宋的时候。

大文豪欧阳修被贬到这里做太守,不仅工作干得好,老百姓安居乐业有经济实力陪着他一起去旅游,他的文章境界也更高了,一篇《醉翁亭记》让无数学子记住了一辈子!

从学生时代起,我们就从这篇文章里了解到了滁州的环境多么优美,“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正是这么优美的环境,令欧阳修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与民同乐。他在《醉翁亭记》里写了当时老百姓随他出游的壮观景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一个好官最高的境界,就是能保境安民,让人民富足安乐,令群众自觉地与他亲近,并紧紧跟随,达到与民同乐的境界。

只可惜,这次滁州的事却恰恰相反!

二、

其实这件事本来很简单,要不是窦局长的炸裂发言,和另两位干部的“尽忠职守”,何至于闹上热搜?

安徽滁州河水的污染源,是位于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

5月7日,该公司仓库由于工人操作不当引发火灾,大量危化品连同消防废水,一起经地表径流进入了附近的沟渠和管网……

事发后,全椒县采取应急措施,拦截了污染物,进行集中存放和无害化处置。

但天公不作美,5月11日,全椒县下了场大雨,导致还没清理完的,残留在沟渠和管网内的污染水,经雨水径流冲刷进入了襄河,再往下就是滁河。

但是,此时襄河和滁河之间还有一道闸口,若襄河口闸始终关闭的,这些污染水就不会由此进入滁河,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了。

而当时,襄河口闸管理所也发觉水不对劲了。

也就是说,只要襄河和滁河的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积极配合,完全可以及时止损,把污染水拦截在襄河,并进行处理。

结果,水利部门没有重视,开闸放水,污染水顺流直下,流入滁河,导致水体浑浊黑臭,溶解氧下降,大量鱼虾死亡。被人民群众发现后,引发了媒体关注……

污染范围扩大,“多亏”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干部乱作为

三、

此人就是负责该事件的全椒县水利局的党组成员杨俊,是个老水利,再过两个月就要退休了。

面对发问的记者和发黑的河水一脸懵逼,但很快就“凭经验”判断出,可能是虾田换水,船又在里面搅,所以水发黑,因为往年也这样……

于是,他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抱着你糊弄我我糊弄你的想法,指示襄河口闸开闸放水,污染水进入滁河……

但后来央视记者来采访,杨干部依旧面不红心不跳,还直言:“我说真话,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了,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瞧瞧,本可以光荣退休的杨干部,这么一说,就暴露了乱作为的原因。

或许有些实情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认真。反正和稀泥,例行公事听从指示照做就完了。两个月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他就可以顺利上岸,拿退休金去钓鱼过惬意的日子去了。

谁知,媒体会在退休前找到他?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在位一天,就应该站好一班岗,难道快退休了,就能工作不认真,躺平摆烂、敷衍了事吗?

果然,老水利晚节不保,等不到光荣退休,被免职了!

免职是个好口袋,鉴于杨干部敷衍了事的态度,建议倒查一下,这几十年他是怎么混的,如果他一直这样敷衍工作,那么,该怎么处理还是要认真处理的,毕竟,纳税人的钱不能让尸位素餐的人拿去糟践。

如果就这一阵子在敷衍,建议退休金也敷衍敷衍,给个一两块钱就好,咱也别太认真!

杨干部这位“卧龙”退场后,第二位“凤雏”杨干部又闪亮登场了,这位叫杨仁义。

名字里都是仁义,但办起事来一点也不仁义。

事发后,有群众拨打12345热线反映,回复短信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未发现企业工厂之类的污染源”,还注明了承办人是杨仁义。

然而,面对记者,杨仁义一脸懵逼,一问三不知。

四、

杨仁义确实是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但他表示自己根本没承办过什么热线投诉……

那么,到底是谁承办的、怎么承办的,又或者说,真的有人承办吗?

央视记者没搞清楚,万小刀就更搞不清楚了。

评论区倒是看到有群众反映,政务热线电话外包的问题,这也是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老是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如果这些电话真的被外包了,那么,还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干嘛呢,糊弄谁呢?

这就像有些人满口仁义道德,一出手就是男盗女娼,谁信呢?“仁义哥”个人失职事小,但破坏公信力,这可是大事啊!

虽然“仁义哥”也被免职了,但这事不能不查啊!老百姓反映问题的电话究竟打到了哪里?到底谁接的热线电话,怎么记录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到哪里了,有没有人去调查,最后怎么办理的?必须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不过和那位“茅台局长”比起来,这两位杨干部的“光芒”还是黯淡了点。

因为生态环境分局的窦局长不仅语文学得好,很擅长打比方,法律学得也不错,直接反问记者:“哪个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毒性分析?”

满脑子被茅台灌出了水,也难怪会如此猖狂,张口就来,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也不知道他对法律如此生疏,是怎么混到这个位置上来的,又是谁把他提拔起来的?

好在法律无言,上面已经直接处理了,茅台局长已经被免职了,那两位尽职尽责的杨干部,也被免职了,“全椒三杰”全军覆没。全椒县委书记也被免了。

活该!

这样的干部配为人民服务吗?这样的办事态度和水平,能为人民服务吗?如果仅仅是一两个干部如此,可能还是个别问题,但是一连几个干部都如此,病不轻了,是该治一治了。

安徽省政府、省纪委监委已经组成联合调查组,将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定性为一起“后果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的“重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表示将彻查此事,严肃追责问责。

这才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当然,一件小事,搞得一个县大面积的干部塌房,问题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化学物品泄漏导致的“重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而是一个摸鱼成风导致的官场生态环境损害事件。

食民之禄,忠民之事。

滁州的大好自然生态环境,是滁州人民的财富,是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而不是有关部门想管就管,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的后花园,得依法治国,依法办事!

如果都这么随意办事就能领到工资俸禄,何必搞什么公务员考试,什么逢进必考?要知道,这几个干部只要有考公面试时考生们一半的说话水平,也不至于糊成这样!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又是怎么上位的呢?

但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不至于将自然生态污染事件,搞成官场生态崩盘事件!

这一切说明:理论很好,要落实到行动中来才算数啊!

有些人如果实在不想干、干不好,就脱了乌纱帽,自己回家卖红薯,体验一下民生疾苦,也不至于在无穷无尽的“摸鱼”中误国误民,沦为人间笑话和历史罪人!

民生疾苦,百业艰难,纳税人的银子每一分都很珍贵,干部同志们一定要引以为戒,珍惜自己的工作,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好好干事,不能像“茅台哥”“退休哥”“仁义哥”这样混日子了。

时不我待,耗不起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