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越来越多中国的孩子不认识钱 不是小事情 /

新京报:越来越多中国的孩子不认识钱 不是小事情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要买一个3元6角的商品,应该怎么付钱呢?”5月28日,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小学部,一年级数学老师马欣怡正在上《认识人民币(专题)》一课。她请同学们说说用人民币凑出“3元6角”的组合方式。有学生回答:“先给一张3元,再给一张6角。”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小学部,数学老师马欣怡正在上《认识人民币》一课。记者刘嘉 摄

一年级小学生不知道人民币没有3元、6角的面额,这让年轻教师马欣怡觉得奇怪。课堂上,她拿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张张地问学生是否见过。全班40名学生,大部分见过100元、50元纸币,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20元纸币,从没见过1元纸币的占一半以上。

2010年前后,移动支付开始迅速在我国普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认识人民币》内容。记者刘嘉 摄

今年一年级的孩子多出生于2016年、2017年。“他们在生活中,钱确实见得少。”马欣怡的同事、有近30年教龄的数学教师吕琳说,这种不认识钱的情况,在最近5届的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

家住武昌的刘姗,儿子正在读一年级。前不久,她问儿子:“假如你有两张20元纸币,你怎么去商店买一个30元的东西?”儿子说:“可以先给老板一张20元,再把另一张20元撕一半,凑个30元。”

孩子的回答让刘姗非常惊讶。她意识到,孩子不光不认识钱,也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她回想了一下,发现孩子似乎只在过年时见过100元的压岁钱,平时家里都找不出一张其他面额的纸币。

不认识钱的孩子对“钱是怎么来的”也自然缺少具体的认知。家长李薇告诉记者,女儿快上小学时迷上了“抽盲盒”,有一次要她一口气买100个盲盒玩具。她跟女儿说:“不能一下就买100个,那样妈妈的钱就花没了。”女儿却觉得很奇怪:“钱怎么会‘花没’呢?钱不就在手机里吗?刷一刷就又有了!”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小学部,数学老师马欣怡带着孩子们通过学具认识人民币。记者刘嘉 摄

天一街小学数学教师聂鹏记得,他是1986年上小学,那时的数学课就有《认识元角分》的内容,老师还讲过人民币图案背后的故事。他2001年当老师,经历了至少3次课标和教材优化,《认识人民币》始终是教材中的重要一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孩子接触现金的机会变少了,不认识钱的现象值得重视。他认为,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现金依然是我国最基础的支付手段。《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孩子们仍然应当学好。

越来越多中国的孩子不认识钱 不是小事情

对钱多钱少没概念、对挣钱难易没认知,就很难建立起对金钱的珍惜和尊重。

▲资料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复兴门支行员工在展示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图/新华社文 | 信海光

“钱不就在手机里吗?”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接触现金的机会变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不认识钱了。

据媒体报道,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反映,这种不认识钱的情况,在最近5届的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孩子不光不认识钱,也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在小学教育中,《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变得越来越重要。

日常接触得少,认知的机会就少,孩子不认识钱的现象与当前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现实里,很多孩子可能只在过年时见过100元一张的压岁钱,平时见到其他面额纸币的机会则更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将孩子们不认识实体货币视为正常现象。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如果缺乏对钱的直观感受和具体认知,其潜在影响不可小觑。

现在的成年人虽然也习惯了看数字,但在成长中对钱多钱少是有过切身感受的。一万块钱在现实中是厚厚一沓,但在手机屏幕上就是一个数字,其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今天的孩子对钱的最初认知就是数字,对“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钱是怎么来的”自然就缺少具体的认知,以至会产生“钱怎么会‘花没’呢?钱不就在手机里吗?刷一刷就又有了!”这样的认识。

比如,新京报前段时间报道的“小孩哥”巨额网游充值现象中,一些孩子之所以动辄几千上万的给游戏充值,除了平台和家长责任之外,恐怕也与自身缺乏基本的金钱消费观念脱不开干系。

对钱多钱少没概念、对挣钱难易没认知,自然就很难建立起对金钱的珍惜和尊重。这并不是说该由数字化支付来背这个“锅”,但通过从小就直观地认识钱,去建立更合理的金钱观、理财观总是必要的。

客观说,如果要对孩子们进行钱币教育和理财教育,很难找到比实体货币更合适的抓手。教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同时还有助于孩子们正确认知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当前,随着数字支付的普及,现实生活中拒收现金的行为也多了起来,但现金是最基础的支付工具,现金服务也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应当作为常识从孩子开始普及。

数字支付是大势所趋,这也符合人类货币从贝壳到金银铜,到纸币,再到虚拟货币越来越简易便捷的发展历程。但当孩子们从小对钱的概念主要来自手机,他们对金钱和财富的认识势必也与上一代人大不相同。

仅从平衡这种剧烈变化的角度讲,也当及早引导孩子们认识现金和适当使用现金。而长远看,这对帮助一代人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也都很有必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