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的嘴上很硬,身体却很诚实! /

对于西方渗透,中国嘴上很硬,身体却很诚实

这些年,“西方渗透”这个提法很多。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近乎“全盘西化”了,西方的科技,文化,构筑了中国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在中国人中培养西化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基,构造中国文化低劣或不如西方文化的印象……

http://www.qstheory.cn/dukan/hqwg/2018-03/08/c_1122505254.htm

没有西方的钢筋水泥,就建不成高楼大厦。

住进了高楼大厦,水、电、煤气缺一不可。

对,还得加上宽带。

少一样,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比如我们使用的抽水马桶,是1584年—1591年间,由英国人约翰·哈林顿发明的,但是英国人还是习惯使用夜壶。在历经19世纪初英国人约瑟夫·布拉默,和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托马斯·克拉普两次重要改进之后,直至19世纪60年代,大多数英国人才用上抽水马桶。

英国人发明和普及抽水马桶,历经了300年。

我童年记忆深刻的1980年代舅舅家的旱厕,尤其是夏天,苍蝇不停落在身上,蛆虫就在脚边蠕行,坑位下方就是猪圈,大黑猪殷切地等候我们的遗落……

我第一次见到抽水马桶大概是1995年,我清晰记得自己当时的困惑:不知道是应该坐在上边还是蹲在上边,蹲在上边的话……好像很难瞄准……

我们日常使用的卫生纸,源于1890年,美国的斯科特纸业公司。

1936年,美国人来到上海成立了纸业公司,但是产品昂贵,普通人用不起。

直到1980年代,我家的卫生纸主要是作业本和旧报纸,最初的几年,我还没有上小学,家里就没有作业本,我父母都不够小学文化,没有看报的习惯,所以纸张短缺,甚至还用过伟人选集。我妈叮嘱我千万不要说出去。

如果是在乡下,在舅舅家的菜地干活,拽几片菜叶子,也就解决了。

冰箱是由美国工程师雅各布·帕金斯于1834年(也有人说是美国工程师科伯兰特1918年)发明的。

空调是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开利发明的,在1906年申请专利。

手机是美国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库帕帅率领团队于1973年研制成功的,其灵感源自科幻题材美剧《星际迷航》中,考克船长的那部无线电话。

……

如果可以,这个名录可以无休无止地摘录下去。

今天,任何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都可以无差别罗列身边的每一个物件,每一个用品,其原理,其材质,其发明创造,多是西方科技结出的成果。

继续说一说吧,现代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是由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建立的。德国于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

现代教育制度起源于德国,远在17世纪,德意志南部一个小国家的国王规定,8岁到14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如果儿童不能享受到这一教育,这父母必须接受罚款。这就是最早的义务教育的雏形。

19世纪,俾斯麦主政期间,德国的初等教育模式已逐渐确定下来。初等学校分初、高两级,每级 4 年,计 8 年,儿童 6 岁入学,14 岁毕业。

在1872 公布的《普通初等学校规章》里,教学内容涵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德文名著,外语选修课、绘画、歌咏、体操、家庭工艺等,数学课不仅讲授小学、分数,对数、二次方程,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也包含在内。

大约在同一时期,187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来到中国,1886年,他发表了《七国新学备要》,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并建议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万两白银进行教育改革。

李提摩太与维新派关系密切,还受聘于曾国藩,成为他家的家庭教师。

1901年,在庚子事变之后,李提摩太请求各国政府把一部分中国赔款,拿出来在山西等地设立大学。他认为庚子事变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育没有普及,如果教育普及的话就可以减少类似这样的仇外事件。

——以今天一些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洋人毫无疑问就是在搞渗透,意图演变“我”大清朝廷,动摇我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了。至于一众洋务派,呵呵,他们与洋鬼子走那么近,勾结在一起,还能是什么好东西了?

正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说的就是这帮“慕洋犬”啊!

但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体系,分级学制,乃至一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都不是凭空铸就,是借鉴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历经洋鬼子,慕洋犬,革命教育家几代人的努力方才建立起来的。

再说近一点的,前几天我去医院探视,留意到墙上的两幅人像,左边是美国医生特鲁多,右边是英国护士南丁格尔。

美国医生特鲁多在1884年筹资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肺结核病疗养院,当时结核病还是绝症。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这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也是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至于英国护士南丁格尔,那就不用更多介绍了,她是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

可以说,我们社会主义的护士们都是走在英国人南丁格尔开创的伟大事业之中,她的精神激励着万千从业者投身于此,并在他们陷入困顿和彷徨时照亮前路。而我们每个人生病时能受到照护,都应当感念这位伟大的人物。

在病房的墙上,还张贴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疼痛评分表,这个广泛应用于我国医护系统的评分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疼痛学会制定的。

在护士台水池的上方,还张贴着“六步洗手法”(也有“七步洗手法”)。这个方法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行业规范,源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步洗手法和美国疾控中心推荐的三步洗手法。

继续追溯的话,这项标准起源于1847年,奥地利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彼时还没有细菌学,对于很多病症无从理解。塞麦尔维斯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推行用漂白水洗手,用氯化钙给器械消毒,在很短时间内,一病区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从10%急剧下降到1%左右。

186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开启了细菌学说。今天我们喝的牛奶依然在采用“巴氏杀毒法”,即这位巴斯德开创的。

1867年,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表了其杰出的灭菌学论文,正式阐述了洗手消毒和病人致病菌感染之间的关系。

……

所以,饮水思源。

我认识到的事实是,我们今天的生活,那些在便利、幸福、长寿、文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呼一吸之间,都离不开西方开创的科学和文化。

我模糊认识到的“事实”是,众多前辈在引进这些西方科学文化成果的过程中,想必也历尽坎坷,其中的一部分阻力就来自那些“闻洋人之长便怒、闻洋人之短便喜”的偏狭的同胞。

话说,我们甚至还有过“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时代。

他们激昂,他们正义,他们痛心疾首,但他们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拒绝的是什么,维护的又是什么。

在千年未有大变局之际,有些父母觉得继续给女儿裹小脚才是恰当的,有骨气的。

至于那些剪掉辫子的?嘁——他们,还能算个人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