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求稳的年轻人重新定义用利息生活 /

微利时代,求稳的年轻人重新定义用利息生活

实现财务自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代年轻人沉迷于“搞钱”和“攒钱”,希望能用利息覆盖自己的生活开销,率先实现“局部退休”。

攒到足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本金动辄需要百万起步,对于普通的年轻人而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局部退休”——利用余额宝等宝宝产品的收益覆盖自己的部分日常开支就容易多了。

实际上,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用利息生活”。哪怕用利息支付一杯咖啡、一杯奶茶,攒一周的利息买个小零食,也可以看成是惊喜。

在小红书,“利息生活挑战”、“用利息生活”话题浏览人次达到了1.6万亿,网友分享自己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情况,分别实现了鸡蛋自由、咖啡自由等不同程度的“自由”生活。

默默攒钱,局部退休

热衷攒钱,并不是老一辈的专属权利,年轻人也早已开始过起精打细算的攒钱生活。

豆瓣上,三个用利息生活小组中,投资理财小组最早建立在2018年,储蓄和财务自由小组都成立于2020年,三个小组成员最少的3万+,最高的达到60万+。

年轻人在豆瓣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攒钱攻略,和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息。诞生了延迟满足、用现金支付、记账、享受免费娱乐、购买理财等一系列方法。

那么,到底攒够多少钱才能考虑退休?

前一段时间大火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39岁的女主Rebecca得出的结论是,50岁退休需要存够起码20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大约450万元)。

但在这届年轻人的眼中,这个数字则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哪怕再小的利息,也能兑换一张“退休体验券”。

在小红书上,年轻人更多分享着如何“用利息生活”。网友“春日桃桃熊”攒了一个月的余额宝利息,50元电费就有了着落。

有网友靠着利息解决了日常通勤费用、每月话费。还有网友尽管每日收益才1元,但做做低成本的美食擀面片汤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除了生活必需,年轻人还学会了用利息为自己的爱好无痛买单。

网友“我去买河马啦”喜欢买手账、文具,攒了一两周的利息,就可以假装“0元购”自己喜爱的文具。网友“想睡懒觉”则用一年的利息,为自己换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还有网友发明了10元退休学,用10块钱利息为自己每天发退休金、买小零食,为生活增添开心。

有积蓄的博主,则可以用利息覆盖一日三餐。

B站98年UP主“得住的快乐存钱日记”挑战用余额宝月利息300多元买菜做饭的视频已更新近一年了,利息基本能覆盖每个月饮食支出。她在视频中表示“用利息生活是花小钱,过好日子,又能存下钱。”最新的视频中,她每个月利息已经快400元了。

而达到存款百万+,淡人们就能实现用利息生活了。一位28岁的211硕士,在工作四年半后裸辞,靠着108万存款,已经过了半年多靠月平均3000元利息收入覆盖生活支出的生活。

年轻人将通过余额宝等利息获得的奶茶、咖啡、早餐自由,以及用作解决生活必需的费用都通通称为“局部退休”,将每个月能覆盖三餐的利息生活称为“月全食退休”。

无论是“局部退休”还是“月全食退休”,当心态更松弛,态度更积极,年轻人就能让生活过得有滋味。

正如UP主“得住”在视频中表示的:“总有人说精打细算的生活很累,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态度更加用心,而且每天过得很充实。”

年轻人重新定义“用利息生活”

不同于想象中的躺平、摆烂,年轻人正在巧妙利用理财产品的利息实现生活中的各种小目标,重新定义了“用利息生活”。

这背后,是他们消费观和理财观的转变。

消费观念上,年轻人“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安全感。他们更愿意把小钱花到极致,通过精打细算,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而在理财观念上,当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乌卡时代,年轻人更加注重理财的稳定,严格花利息、把钱存下来,为自己寻求一份安全感。

在实现奶茶、咖啡自由等小确幸之后,他们也并不会停下脚步,转头更努力地投入工作,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争取升职加薪。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分享自己为了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而认真工作的经历,网友“榴莲酥酥芒果酥”在升职加薪后,会及时存进理财产品。

有的年轻人则开辟副业做斜杠青年,以期实现更多的收入。

春日桃桃熊主业是媒体打工人,副业则是小红书生活博主,在不断摸索下,如今副业比主业还赚得多。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有不少网友还将利息用于为自己的个人成长买单,并为个人未来投资的故事。

有不少网友将利息用于实现“退休后再学习”计划,例如花9.9元购入普拉提、插花、游泳等体验课,以及充值读书会员等。

他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用利息也能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

“只要想,就去做,完全可以做到。”

微利时代,寻找生活的不同可能性

经过前些年高速的狂奔,如今“降速换挡”,寻求新动力,成为主流节奏。

过去那种短期内获得暴利的机会越来越少,细水长流的微利时代成为了现在投资理财的常态。事实上,求稳的一直是主流人群,冰山下的大多数。也正因如此,灵活、安全、低门槛的“宝宝”类产品成为当下年轻人更稳妥的选择。

也许余额宝当下并非最火的理财产品,但它曾是不少年轻人乃至中年人理财的启蒙。

畅销小说作家、编剧紫金陈也是其中之一。

他曾在2012年开始全职写小说,2013年至2014年完成了后来大火的影视剧《隐秘的角落》的创作。那是余额宝上线前几年,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6%。

紫金陈曾在微博表示:“当年就是把本金放在余额宝,靠着余额宝收益度日,写出《隐秘的角落》,放在股市就是漫长的季节了。”

要知道,11年前,人们购买理财产品需要去银行排队或者去证券交易大厅排队,还需要专门开设账户并且有一定的本金门槛。如今,货币基金一元起购、灵活取用,还可随时看收益,早已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日常。

而当下年轻人通过余额宝这样的宝宝类产品,开始寻找更多生活可能性。就连看似不起眼的收益,被年轻人拿来部署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哪怕只有一笔电费、一杯咖啡,也足以让每个人找到钱生钱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追求月亮还是六便士?这届年轻人选择都要,以更松弛的方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