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听到几个跑滴滴的故事 祈求房价别再跌了 /

听到几个跑滴滴的故事 祈求房价别再跌了

今天不聊数据,不聊干货。

都说大家喜欢听故事,今天给大伙说2个故事,都和网约车有关。

1

年入100万的开始跑滴滴

上一次打车, 开车的是个大姐。路程有点远,于是就聊了起来。

大姐40多岁,语速很快,眼神犀利,一看那个精气神,就不是个普通人。

有句话说,“做不了大哥的女人,那就做女人的大哥。”

大姐明显就属于“女人的大哥”。

她原来是个包工头,在连云港那边做装修,主要是给一些企业做,一个单子就是几十套房子那种。那些年,市场好,一年挣个一百多万根本不算个事。

这几年,房子不好卖,大姐的公司,装修款拖了又拖,还有好几笔,4、5年了,到现在也没收上来。

欠款收不上来,手下人工资还要发,供货商的钱还要给,还有老老小小一大家子,各种生活开支。

大姐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最后一咬牙,凑了一笔钱把工资发了,装修队彻底散伙。

自己回到了老家南京。孩子也大了,在家也闲不住,更何况还有一屁股债要还。想来想去,大姐最终开上了滴滴。

2

专挣富婆钱的也跑滴滴了

还有1个司机,印象也很深。

一次晚上11点打车回家,开车的是一个帅哥。

一聊,又有故事。

帅哥之前开公司的。和一个朋友合伙,做护肤保养美容保健。

来消费的,主要是富婆。用的面膜,一张就是几大百。富婆眼都不眨,直接刷卡。

公司楼底下,三六九能看到玛莎拉蒂、迈巴赫之类的豪车,BBA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钱好挣,雇的销售,每月底薪都一万多。

然后呢,疫情来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疫情结束后,生意还是没有起色。

富婆原先一掷千金,跟玩一样,这两年也开始扣扣索索。

几大百的面膜,换成了百把块的,然后换成了几十块的。

原来一周来一次的,变成了半个月一次,接着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后来变成了半年来一次,再后来一批人再也看不到人影。

收入雪崩,还欠了一堆钱,老婆意见很大,帅哥最终选择退出。

他又找了一家美容店上班,公司业绩不好,于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跑跑滴滴,赚点钱贴补家用。

3

现在想跑网约车都不一定有机会

2个真实故事,都与网约车有关。

一个是包工头,干装修的,一年挣百万的,跑了滴滴。

这个与楼市直接相关。楼市拉胯,收入大降。

另一个之前开公司的,最后还是选择上班,兼职跑滴滴。以前开公司挣富人钱,但现在富人也开始节衣缩食了。

这个与楼市间接相关。经济不景气,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关键是,现在很多城市,连跑滴滴,都不一定有机会了。

最近一些滴滴司机就收到这样的短信,看下图:

实际上这种情况,去年就开始了。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多个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发文通报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

去年11月底,重庆市交通局发布风险提示,说车辆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而珠海、济南、遂宁等城市,也先后发布预警,提醒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

目前能低门槛解决就业的,有4大行业——网约车、外卖、保安和保洁,而这4个行业很多城市都是已人满为患。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最近一年,地铁口、学校附近、十字路口,摆小摊的越来越多。卖卖关东煮、蛋炒饭或是烤个串啥的,特别多。

咱们这边,还特地划了几个区域,专门给人搞夜市。

放眼全国,这不是孤例。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不用多说,聪明如你,自然能懂。

这种背景下,居然还有一批人,希望房价继续大跌。

就算房价继续跌,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住得上大house。

房价跌,收入降。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以前很多人说,一鲸落,万物生。现在大伙也看到了,楼市不行了,反而更多行业也跟着拉胯了。

如果房价继续大跌下去,不只是更多东西买不起了,只怕会有更多人出来跑滴滴、送外卖、摆地摊了。

如果连跑滴滴、送外卖都没机会的话,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