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即将迎来一位新生的强有力助手? /

北京即将迎来一位新生的强有力助手?

张俊华评论文章:几十年来,民粹主义者一直在崛起。而这跟世界民主的发展不顺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承认,民主国家二十多年来在处理反恐、阿富汗的重建等问题犯下不少错误,同时,又无法预先有效地防止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造成了由于战争给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的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国际难民的激增,欧盟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公民部分的贫困化,这些都大大助长了民粹主义的发展。当代民粹主义已在大多数欧洲社会扎根,并渐渐地在改变西方民主的基础。

亲北京的极右翼党

民粹主义者倾向于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替罪羊:社会精英、移民、外国人、穆斯林等等。同时,他们也迷信权威式人物。

民粹主义有各种各样,而极右翼的民粹主义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国则显然更占上风。有意思的是,在亲北京立场上,极左派跟极右翼并无太大区别。尽管极右翼的“认同与民主”(ID)党团和左翼团体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都倾向于中国。双方一般都回避明确提及中国,但其中的论点和建议与中国的利益一致。

从上一届的欧洲议会来看,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党团跟极左翼的“欧洲议会左翼”党团一样,在欧洲议会任期内对中国议题的态度,体现了对中国政府好感。

勒庞的盟友也是北京的盟友。曾两次竞选总统失败的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琳娜-勒庞(Marine Le Pen)的忠实支持者批评了欧盟的对华政策,称其过于紧密地将欧洲与美国联系在一起。来自国民阵线的欧洲议会议员蒂埃里-马里亚尼(Thierry Mariani)谴责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对台湾的访问,认为这是一种挑衅。勒庞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主要候选人乔丹-巴尔德拉(Jordan Bardella)也质疑集中讨论香港问题的必要性,他在2019年说:”在我们卷入中国在香港的所作所为之前,让我们运用常识,首先担心中国在欧洲的所作所为"。

而在德国, 极右翼的德国选项党(AfD)也有如此倾向。陷入丑闻欧盟议会主要候选人马克西米利安-克拉(Maximilian Krah)在丑闻之前,无论是在一带一路议题上,还是在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态度上,在欧盟议会上经常扮演了一个中国代言人的角色。

有关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有足够迹象表明,由于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这次极右翼的党派的力量将会增强。

当然,上一届欧盟议会里极右翼和极左翼对中国的青睐,跟中共有意在这方面做分化的努力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仅以德国为例。早在2019年,北京有关部门专门邀请了德国的AfD 在欧盟的议员马克西米利安-克拉免费去了一次中国。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柏林特意会见了左翼党的一些资深议员,其中包括左翼党联合主席、德国左翼党领导人马丁-施尔德万(Martin Schirdewan)。

几个关键问题

即便在下一届的议会,以下几个议题是中欧关系必须过的坎。首先是乌克兰战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2023年欧洲中国会议”上表示:“中国对俄乌战争的立场将决定未来几年的欧中关系。”

贸易方面,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补贴的调查,很快就会有结论。 此外,欧盟贸易部门对香兰素、马口铁和钢管等不同产品发起了不下 13 项新的调查。欧盟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它在全球市场上造成了产品过剩。而中国政府则将电动车调查视为明显的政治工具,并威胁一旦有制裁措施则予以报复回击。现在还不知道,是否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贸易战。

有关中欧之间的投资协定,欧盟在2021年表示将历经7年于2020年底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暂缓”交付欧洲议会审批。不过,欧盟强调暂缓并不代表“中止”协议。当然,该协议的搁浅跟中国的人权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权问题上,中欧关系急转直下主要来自新疆人权议题。2021年3月,欧盟宣布就该议题制裁中国官员。同年,北京也宣布制裁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4个实体。2021年5月20日,欧洲议会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通过在中国取消对欧盟政治人物的制裁之前无限期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批准程序的决议。截至目前,北京仍未解除此轮对欧制裁。2023年,中方有意发出了信号,愿意跟欧盟做如此的交易:即中国终止对欧盟议员的制裁,而欧盟则需重新批准投资协议。但并没有成功。

敏感技术的问题上,作为其新经济安全战略的一部分,欧盟正在研究如何保护敏感技术,包括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使其免受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威胁。这四项技术将成为未来控制出口和筛选对外投资措施的优先目标。布鲁塞尔在3月底与欧盟各国首都分享的第一批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现在正寻求 “深化对关键技术的联合风险评估”。由于此事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所以估计最终的结论须在大选后的新欧盟委员会决定。

北大西洋两岸的关系。 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是否紧密,直接规定了欧盟的中国政策。这一方面体现在“去风险化”。它是跟美国的对华政策的协调下进行的。 还有就是台湾问题,即欧洲是否跟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站在一起。 中国政府上周对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前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人)实施了报复,将其列入制裁名单。这本身也有杀鸡敬猴的意思。问题在于,欧洲议会议员肯定也如此做。不知北京制裁是否能忙得过来。

今后发展的可能

选前民调显示,欧洲人民党(EPP)与社会党与民主党进步联盟(S&D)很可能依然是欧洲联盟前两大党,合计可达近45%席次;至于保守疑欧派“欧洲保守及改革党团”(ECR)估计可拿到七十五席,排除德国极右派“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后的强硬右派“认同与民主党团”(ID)六十八席。

根据民调,极右派政党可望将取得足以影响欧洲联盟政策的四分之一席次,这样,胜选的政党与极右派合作甚至结盟已势不可挡。反欧盟的荷兰极右派政党“自由党”在去年底的众议院改选中成为最大党。 荷兰并非唯一有民族主义右派疑欧论政党进军欧洲议会的欧盟国家,法国极右派领袖玛琳.勒班的“国民联盟”、意大利兄弟党、比利时的“弗拉芒利益党”以及奥地利的“自由党”均来势汹汹与可望增加席次。这种趋势,对北京总体来说会更有利。

具体来说,欧盟委员会将是否向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的决定推迟到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之后做出。笔者估计,由于德国的极力反对,在加之欧盟议会内的极右翼和左翼党派的对中国友好,很可能最终以一种不痛不痒的关税 (如30%)而了结。而且,即便定在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 在这之后,欧盟委员会有四个月的时间与各成员国协商,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性关税。 换言之,是否会有永久性关税,尚无定论。 但即便这样,欧盟除了德国之外的不少国家可能会增加非关税的措施,譬如说安全,设置障碍。

远水暂时救不了近火

实际上,北京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囤积在国内大量货物包括电动车倾销到欧洲,因为这可以帮助打破中国经济的困境。 为此,不仅习近平亲自出马,到法国和其他国家游说,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也在6月2日在希腊雅典表示,如欧方一意孤行,继续打压中国企业,中方有权、有足够能力采取措施,捍卫中企合法利益。而近日也在西班牙访问的大陆商务部长王文涛,也多次就中欧经贸议题喊话,进行类似的威胁。

但由于上一届的欧盟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中国政策,在各大主要政党那里已在内化,很难在短期有明显的变化。但在一个比较大的时间段内,欧盟的中国政策将会在极右翼政党的干涉下,有所软化。 即便这样,对习近平来说,这依然还是无法满足他期待的、在欧盟发生立竿见影式的变化。

注: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