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方龙舟笑晕南方人 “全省决赛走不直” /

北方龙舟笑晕南方人 “全省决赛走不直”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假期,前些年大家的假期关注点通常都在广东龙舟。

毕竟广东龙舟以“鱼路过都要被甩几巴掌”的高速打响了硬实力名号。

via @大湾区卫视

又以官方认证的“龙舟队员中有大量房东”打响了一艘龙舟身价可能二十亿的都市传说。

但今年,广东龙舟的风头略微被掩盖。

因为有另一个省份的龙舟队以异常卓越的风姿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那就是辽宁龙舟队。

它以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发现原来南北方在龙舟这事上也有差异——

南方龙舟主打一个赛况激烈,仿佛要去拯救屈原;

北方龙舟主打一个沉浮难料,仿佛要去陪伴屈原。

南方的龙舟手们挥杆挥得急头白脸,生怕输了要给村里丢脸。

北方龙舟手们:“翻船了,嘿嘿嘿嘿。”

事情是这样,早在半个月前、全国上下尤其是南方城市都开始操练龙舟的时候,几段去年辽宁龙舟比赛的视频就开始流传开来。

常规情况下,大众印象中的龙舟比赛是下面这种,龙舟如箭矢一般笔直地弹射出去。

但辽宁龙舟比赛里,四支队伍在笔直地离开起点线没多久,朝阳队就剑走偏锋歪出了赛道,直奔旁边的沈阳队而去。

沈阳队一顿猛划才堪堪躲过被拦腰撞上的命运,爆发出被求生本能激发出的速度。

船上选手们的心理状态be like:

“老铁我们不是来比赛的吗?没告我说要打架啊。”

沈阳队勉强躲过第一次冲击后,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灾难。

他们的船彻底被打乱了节奏,在偏离航线的方向上一往无前,直接跨过了原本属于朝阳的赛道又撞上了本溪队。

本溪队船体被挂住后也被带偏了航线,再度撞上锦州队。

只听说过马路上可能会出现连环追尾事故,没想过龙舟比赛也能连环追尾。

在左侧三支龙舟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最初造成这一切的朝阳队还在右侧默默努力。

努力从沈阳队的赛道里划出来,划回自己的赛道。

朝阳队:路中间是虚线不是实线,可以转弯变道。

视频底下南方网友笑翻了,评论调侃“为什么不划直线,是不想吗?”

辽宁的朋友则在努力开玩笑挽尊——

“我们主打一个还原,谁见过龙走直线?”

辽宁沈阳龙舟队的成员赛前还发过大家准备入场时的视频,背影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势要夺冠的干劲,可以配古惑仔BGM。

via @钢铁侠

评论区有人夸赞不亏是辽宁省会队伍,走路气势都不一样、真帅。

比赛效果出来后,如今评论区风向早已180°大转弯,大家再也不夸走路帅,而是夸“走路还行、能走直线哈”。

据网友发的撞船后续,龙舟的龙头都被撞掉了

但双方队员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稳定,没有发生什么口角冲突。

via @撒欢儿

想想也是,按照曹操与诸葛亮的共同认知“北人不擅水战”,大概也不太擅长水站。

站都不敢站起来,还能起什么冲突。

四条龙舟在比赛中乱窜本已经够好笑,这场龙舟比赛甚至是辽宁省龙舟最后的200米决赛,名义上算是辽宁龙舟的前四。

把整件事幽默程度推向巅峰的,是有人发出据称是辽宁大连一个龙舟队的训练视频,称之为“有请大家观看辽宁第五名的水平”。

点开视频一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些没法用“龙不走直线”来解释了,但没关系,辽宁网友们很快想出了新的解释方案:“不下水怎么救屈原!”

屈原:心思到了就好,人就不必亲自过来了。

辽宁龙舟的视频爆火后,网友们开扒全国各地的龙舟比赛画面。

结果发现北方的朋友们咱们谁也别笑谁,大家的龙舟技术都没精妙到哪里去。

一言以蔽之:

不少北方龙舟都赛出了风格、赛出了精神,但也赛出了赛道。

南北龙舟仿佛练的是不同武功流派,南方龙舟一剑封喉,北方龙舟千军横扫。

山西太原的龙舟比赛进程很迅速,很快就决出了前三名。

全得益于有一支队伍刚冲出起点50米就翻船落水,全船选手out。

北京龙舟赛光看几个特写近景还行,船桨翻飞、水花四溅。

可镜头拉远了一看,龙舟看着才和旁边的公园休闲游船差不多大小。

和广东龙舟快到没影、拐弯漂移的激烈比赛相对比,这儿的氛围更像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新疆的朋友门主打一个心态好,船看起来都快沉了,鼓手还在淡定地一勺一勺把船里的水往外舀。

同是新疆龙舟赛,这边龙舟内部水泛滥,那边龙舟水不知道在哪。

比赛过程干货满满,没有一点水分。

别觉得旱地龙舟荒诞,这玩意儿还不简单呢。

需要的力气不小,也考验大家的配合、必须一同发力。

此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校运动会上,学生们尝试旱地龙舟,结果主持人准备的词儿都快念完了,龙舟向前移动距离还不到两米。

不亏是水电大学,旱地龙舟这个项目很符合校名,又省水又省电。

你别说,北方龙舟所选择的未尝不是一种差异化的道路。

中国划得快的龙舟强队或许很多,但能划出特色的队伍能有几个?

按照官方的赛道划分、浮标画线,赛场上的龙舟队伍原本只能行驶在平行线上、永不相见。

如今选手们主动上演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龙头撞龙头,免费给观众们加戏上演喜剧,多好。

拍摄南方的龙舟比赛,主要考验的是快门速度够不够快、能不能把挥出残影的选手身影们拍实。

via @小许记录传统

而拍摄北方的龙舟比赛,主要难点是能否把所有队伍拍全。

毕竟你根本预料不到龙舟的航向,参赛队伍有可能会随机冲出赛道、冲出屏幕,又自己划回屏幕。

自由地在整个河面上横扫,成为龙舟界横着走的存在。

从屏幕最左侧划到屏幕的最右侧,穿过了所有浮标线,但依旧没定下自己固定的航向。

怎么了朋友,是这么多赛道都没有你喜欢的吗?

看南方龙舟比赛时,观众们或许会对本场比赛的MVP队伍有所争议。

速度第一的固然厉害,一些中途遭遇意外但奋起直追的也精神可嘉。

但在不少北方龙舟比赛中,不论谁参赛,大家对MVP队伍毫无争议——

龙舟救援队。

是他们,力挽狂澜于水火水之间,拯救每一个落水的比赛船员。

不过说句公道话,我相信北方龙舟划得没南方利索应该主要还是地域不同带来的习惯差异,不是什么身体素质上的差异。

南方水域天然比北方多,千百年来自然更利于龙舟文化的传承沿袭、氛围更浓一些。

龙舟其实可以粗略分为传统龙舟与现代龙舟两大概念。

南方许多地域还保留着本土的、形态与比赛形式各异的传统龙舟文化。

比如湖南沅陵的龙舟比赛中有个特殊习俗,是指把船头装饰性的龙头卸下,由一位头号划手担任“活龙头”。

普通划手动作范围有限,头号划手们则可以利用位置优势、动用全身力量帮助队伍冲刺,这对划手的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要求极高。

“活龙头”划手们冲刺起来,整条船都会肉眼可见地抖三抖,这也成了当地龙舟的一大看点与比拼点。

广东叠滘的龙舟漂移技术,其实也算得上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当地河道狭窄、赛道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急转弯,这才成就了龙舟漂移奇观。

但在北方,这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龙舟文化相对没有南方多。

许多北方龙舟队划的是现代龙舟,是早已被固定为标准化体育运动中的一种,龙舟外型、选手数量、比赛场地与规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许多北方队员划龙舟是作为锻炼与爱好,身边没有很强的竞技氛围。

像这次南北龙舟差异上热搜,很多人疑惑北方龙舟队怎么都穿这么厚实的救生衣啊,多影响动作与发挥,是怕翻船吗。

南方朋友练习似乎都只是穿个背心运动服,或者干脆光膀子上阵。

via @曾德林

又或者为了安全哪怕穿救生衣,也会穿个更适合运动的贴身救生衣。

影响救生衣选择的直接原因,我想很可能是训练场地不同。

南方水系多,龙舟队在家门口、小区前的普通小河道里就能练,再加上普遍会水,安全系数稍高。

但北方的龙舟队需要特意去公园大湖,或者所在城市里唯一或唯二的大江大河才有合适的训练场地,不穿救生衣不行。

其次,南方浓厚的龙舟文化往往还叠加了宗族文化buff,大家经常是代表村子出战。

这一是决定了选手们荣誉感、胜负心更强,愿意在龙舟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昼夜训练。

via @谢拉特

二是决定了大家愿意为此投入的物质成本更多。

愿意为了龙舟购置更轻便的救生衣、更优质的船桨,甚至引入更科学的训练手段,竞技水准也就越来越高。

说到底,龙舟文化是传统节日庆祝中的一部分,大家伙玩得热闹开心就好。

不论划得好或坏,尽力挥洒汗水、玩得快乐是第一位。

辽宁的朋友们心态就很好,水上龙舟比赛不行,那咱们搞冰上龙舟玩嘛。

额,虽然冰上龙舟也没能成功走直线就是了。‍‍

最近辽宁龙舟队被大家调侃开玩笑,队员们一点也没生气,还配合网友们玩梗。

一会说今年要特训“横扫千军”的技能,给大家展示日常训练师队伍是怎么打转的。

一会开玩笑说采纳网友们“铁锁连舟”的建议,向曹操学习,把船并排连起来就不怕翻了,反正赛场上不会有诸葛亮放火。

还认真听广东网友们提的改进建议。

不过据我观察,尽管表面上云淡风轻、快乐第一,中国人骨子里永不服输的习惯还在促使辽宁朋友们暗自操心较劲。

比如在沈阳龙舟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划龙舟的视频底下,他们正在盘算把龙舟队下一代送去广东规培的可能性。

毕竟南方的龙舟文化传承,已经做到了从幼儿园娃娃开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