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父亲赴美探亲突发心梗,医院拒绝收钱 /

父亲赴美探亲突发心梗,医院竟然拒绝收钱

感受美国的医疗服务

2015年,我的父母前来美国看望我这个远游的姑娘。他们十分担心我在国外的生活,不来看一看,就是放不下心。父母由我的弟弟专程护送过来。然后弟弟很快就返回武汉了。

作者欣儿(左一)与父母(左二,右一)及作者的先生(右二)

我们家里的卧室都在楼上,一个周日,我先生看见刚来不久的我爸上楼时,每上一个台阶都得停一下歇息,就说明天要带我爸去他们的诊所做检查。我认为老年人上楼时休息一下,好象是合理的,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第二天一通检查后,我们拿到了检查结果,大意是我爸的一个通向心脏的大血管已经堵塞了97%。我先生说马上要做手术,否则他随时都可能有危险。

作者父母来到威斯康星州 EAU CLAIRE 市的圣心医院

就这样,我又一大早带爸爸去了我们EAU CLAIRE市的圣心医院,马上住进医院,第二天一大早动手术。

手术室是一个很大房间,一面门是非常干净透明的大玻璃门,家属可以在玻璃门外看电脑,电脑画面是时实播放手术室内的实况。刚开始,是做的准备,护士开始打上吊针;护士每一次要接触到我父亲的手臂,或任何一处身体的接触,每做一个动作,都要提前说请允许我接触你身体的某些部位置。我老爸马上让我告诉医生,没关系,只管做。我对护士说了我爸的意思,护士说,我们必须这样做的。

在手术室外,有一台大电脑,可以让家属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一切行动。

我清楚地在电脑上看见一个像汽球一样的小点在我父亲通向心脏的一根大血管里慢慢移动,另一个接诊的心脏内科医生也一直在外面看着电脑上的过程。中途出现了一点问题,因为我爸的血管堵塞比较严重,支架不容易滑行,主治医生马上启用汽球。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启用小汽球,接着我就看到支架装在小汽球里,小汽球又圆又滑,很容易进放到血管里。

术后的父亲在进食

支架手术很快结束了,我们被安排在心脏外科的病房里。我妈妈也是内科医生,她已经准备好了在医院需要的生活用品及辅助品,结果没有想,第二天一早,医生来做完例行检查后,通知我们,我爸中午前退房。我的老父亲一听就慌了,说怎么可以这早出院,在国内怎么的也得住上半月一月的。

但是,美国这样的心脏支架手术,就是只住一天院的,除非有问题。

就这样,我父亲很不开心地离开了医院。事实证明,回到家后,一切都顺利。半个月后,他去看主治医生,检查的结果,医生说你一切正常了。我爸问我,为什么医生这快就说他正常了。我说他不是让你在机械上做了运动测试吗?你的心脏很正常了。只需要吃些药,药都开好了。

我们这里医院的交费是看完病后一个月才邮寄费用清单。

没过几天,我就去给父亲交费。在交费窗口,我提交了我父亲的出院单及费用单,一共是美元2万多点。我把钱交上,工作人员说你要先帮你父亲填写他的信息。她给了我一张表格,上面要写上病人情况,姓名等,工作,收入,等等。

我父亲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退休后,工资也不差。但是,美国的医院要我填写我父亲的工资换算成美元。所以,我父亲的退休资就不到1000美元。

对于一个1000美元收入的老人,要一下交2万美元,医院认为是对病人的不合理收费。医院说你父亲不在交费的级别里。

我马上说,我乐意为我父亲交费,两万美元一分不差在这里啊。收费人员说:不行。他不在交费的级别上。好吧。我没法说服收费人员。

后来,我们以给以院捐赠的方式表达了我们深深的感激。

这件事真的是感动了我。更感动了我父亲和我的家人。

他回来武汉后,对他的朋友,老同事总仔仔细细地讲他在美国做手术的美好经历。我父亲对医护人员的细心,对病人的尊重和高超的医疗水准,医院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给予了衷心的赞赏。

话说回来,两年后,我和我先生回武汉探亲,正值我父亲在某大医际做疝气的手术,已经住了半个月的院。我先生一去,就想和主治医生聊一下,他认为疝气手术做完就要回家去,不必住院。

我没办法,只好按我先生的意思去找主治医生。幸好主任医生刚查完病房,他同意和我们家属见面。我只好充当翻译。

我先生问了几个关于我父亲的手术情况的问题后,又问为什么我父亲需要打这吊针?然后,他们谈来谈去,主治医生对美国的医生充满欣赏。他知道,他遇上了很棒的医生。马上开了点药,让我们带我爸爸回家去了。

后来,我先生为了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医院,向我提出帮他弄到一个医院的急诊科实习一周。

天啊!这可是个难题。幸亏我从前同事的老公是武汉市某医院的副院长,最棒的运动骨科医生。这下好了,我先生就在他们医院的急诊室科工作了一周。

头两天他默默地在那里观察,又马上让他的护士传真来他们医院的一些操作指南。收到传真后,他马上将操作指南贴在急诊科的墙上。

我的朋友,那位很棒的运动骨科专家对我说,我们这里真没办法照他们医院的指南去执行。我们这里每天成千万的病人涌来,救人更重要啊。

一周的中国医院的实习,令我先生对中国医生充满了敬佩。他看到每位医生都有全面的医疗技能,承担着救治大量病人的繁重工作,而且不仅要只是专科好,还要对相关联的科目也都至少要是半个专家。

这一点我很了解,因为我妈妈就是典型。她是老牌的武汉医学院的内科医生毕业,后来又读几年的中医大学,是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主治医生,她内科,妇产科也都行,只要缺人就得顶上,后来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地方医院院长。在中国医生都得要懂几门医术。

我只好对我先生解释中国的国情。我们中国的医生都是很棒的,他们都得要懂几门医术。我们对中国的医生也充满感谢。

我对我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前些年我在运动中拉伤了关节的韧带,在美国的运动科做治疗,真是拉得我疼得要死,让我不愿去做这个治疗。

于是,我利用可以回武汉探亲的机会,去武汉天佑医院骨科做康复,每天去做一次物理治疗,热疗加针灸,又舒服又有效。回来美国后,我就在想,中国的针灸应该被引进我们EAU CLIRE市来就好了。

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欣儿,旅美作家,原知音集团《好日子》、《知音女孩》杂志执行主编,“欣儿悦读荟”发起人,自2014年开始致力于中国女性公益阅读及女性成长课题的研究、推广及讲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