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高考以后的暑假,他们都去做了些什么事 /

高考以后的暑假,他们都去做了些什么事?

提到暑假,你会想到什么?

一场走出家门浪迹天涯的旅行,在家里盖着棉被吹空调的闲暇自在,亦或是奔走辗转在课外班间的无奈?

从小到大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暑假,可是高考后的暑假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似乎总是有着特殊的含义。

这个夏天是告别高中走向大学的过渡时期,也更是我们在艰苦的高三阶段无数日与夜盼望的闪光日子,我们忙着抓住时光的尾巴对高中匆匆告别,也忍不住地憧憬起关于大学的一切。

关于这个暑假,我们总有一些记忆是忘不了的。

告白:关于高中的告别

@橘子味汽水儿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也基本上算是为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我知道,还有一件事情如果不完成它,就不算是与我的高中生活真正完成告别。

出分后的那个夜晚,天空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我把自己裹在被子里,抱着手机在微信的对话框里一个一个打完了1253个字,点击发送。

我终于对高中暗恋了三年的那个他,表达出了我所有的心意。当那些一直深藏在自己心里的独角戏像电影回放一样,一帧一帧地浮现在脑海里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关于这三年的大部分记忆和起起伏伏的情绪都和他有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左上角闪烁了绿光,一个未读消息的小红点也跟着弹了出来:“谢谢你。”,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我的所有情绪都好像莫名其妙地融化成一滩水,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虽然很遗憾我没能参加高中毕业典礼,但是给你发出这封信的那一刻对我来说就是整个高中生活都没有遗憾了。”

是的,我的整个高中生活都没有遗憾了,希望在大学里,我们都可以有崭新的生活。

自招:高考还不是终点

@L

又到了6月。两年前的此时,我刚经历完高考——那个人们口中常说的、有相当分量的中国式选拔方式。

笔试完的第二天是6月9号,我们要统一到学校进行英语口试。这实际上是个十分松散随意的测验,刚高考完的我们自然不会把它放在心上。而我却要在当天晚上赶到北京去参加自主招生的考试。

试完匆匆忙忙地离开,错过了毕业大合照,现在照片里的我都还是后期P上去的。傍晚时赶到机场,看到许多认识的同学,他们也要到不同地方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不同的是,他们大多有父母陪伴,而我是一个人的旅程。到北京后,我住在A大旁的一个旅店,第二天一早我就要去那里参加自招考试。

刚放下高考的紧张感,又上了自招的弦。还好考试题都是平时有练过的,考完笔试在周围逛了几天,又参加了B校的自招。在那里还碰到了高中隔壁班的同学,他后来去了上海的一所高校。之后,在A大面试考场里认识了一个聊得来的小姐姐,留了QQ,后来我们都来到了南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

高考后的自招实在是段有趣的经历,在那里遇到的很多人最终都没选择自己参加自招的学校,是错位亦或是缘分,都是段美好的回忆。

出分当天:尘埃落定的欣喜

@D

我们省的出分是在6月23日的下午四点左右,导致那天白天一整天家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但是谁都不敢提,有一种看似平静的湖水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漩涡的感觉。

到了快出分的前几十分钟,网上已经充满了各种关于状元分数、预测分数线的消息,更加剧了我们的紧张。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我尝试看剧来转移注意力,但实际上内心又紧张又激动根本看不进去,干脆直接把平板扔到一边,开始用微信查分。

最开始输入考号查询成绩,每一次都是“未查询到”,但还是一直机械性地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某一次输入考号之后跳出来的不是“未查询到”,而是一个对话框。看清分数之前的那一瞬间其实大脑已经意识到查到成绩了,所以立刻汗毛都竖起来了,定睛一看,分数还不错,瞬间感觉心里一大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晚上全家人外出大吃了一顿,算是庆祝又一件事情尘埃落定。

估分:努力了总有回报

@智英

2018年6月7日,下午五点。当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却还没解出最后一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次考试,大概是没戏了。

但这是高考啊。

6月8日的晚上,朋友圈满是高考答案,想眼不见为净都难。硬着头皮对数学答案、英语答案、文综答案和语文答案。合起来不到600,我瘫坐在了椅子上。

我的高考,是彻底没戏了。

可是没办法,高考就这么一次,复读是不可能的,该上哪儿上哪儿。这样的心态一端,我也开始没心没肺起来,吃饱睡足,该吃吃该买买。日子过得滋润,时间过得也快。

6月23日中午,前天晚上开始就说要出的成绩还是没有消息,怀着紧张又焦躁的心情,带着不到600分的可怜的估分成绩去了学校里各个大学的招新宣传展台。鼓起勇气询问X大学的招生官,招生官得知我的估分后迅速变脸,我悲愤地离开,下决心就是我分够了也不去X大学。这样一来别的大学不敢问了,也不想呆在学校了,只能没精打采地回到了家。

三点三刻,正打算睡一觉逃避现实,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在隔壁房间的妈妈兴奋地一喊“智英,出分了!”。比估分要高五十多分!我最先想到的居然是,不用去X大学了,嘿嘿。

我的高考,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所有祝福过我的人。

我的高考,圆满啦。

毕业聚餐:喜聚不喜散

@顾锋

记忆像损坏的硬盘,具体的日期模糊而卡顿,只记得出分那天时空呈现折叠的魔幻和眩晕感。白天是散伙饭,陪伴多年的老师还有携手同行三秋的同学汇聚一堂,不停笑闹、一杯一杯喝酒。

告别的伤感翻涌,欲言又止的遗憾只能化为杯杯水酒的畅饮,难以言表的灌溉之恩也只能靠酒水聊表寸心,于是我生来第一次喝酒就是吐晕的烂醉,在计程车上半梦半醒地睡,眼前缭绕黑海,穿插绿影红灯,蒙太奇般奇怪组接的凌乱镜头。反复嘬味的红楼在我混沌的脑海里跳荡,盛筵必散,何必欢聚。原来我还是喜聚不喜散。

酒精浇的梦酣沉,一觉睡到傍晚五点多钟,点开手机才看见班群里已经沸腾如热锅,又懵又惊地查了分数,又和老师汇报。家里也没有人在,漂浮又虚幻,怕又是黄粱一梦我根本还没醒,又真诚地盼望这就是终点了,我不需要别的答案。

宿舍群:关于大学的期待

@芋圆

对于大学生活,最期待的莫过于即将一起生活四年的三位室友。

8月份的某个夜晚,天气燥热难耐。就在我吹着空调,享受着美味西瓜的惬意时刻,突然,大类新生群中不断被一条“宿舍已分好”的消息刷屏。于是,大家便纷纷把群昵称改成了自己的宿舍号,希望能够“蓦然低头,室友就在手机屏幕处”。

我与三个室友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千辛万苦的微信QQ群同时撒网下,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终于寻觅到了彼此,也建上了专属我们“519啵啵啵啵”的宿舍群。

建群后的第一次聊天不免有些拘谨与羞涩,大家只是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姓名、 自己的家乡、一些生活习惯以及来学校的日期等等,而后便以表情包结束了群聊。不过,之后的聊天由于大家的日渐熟络,都开始逐渐放松下来,互起昵称,互相展示家乡特产,互相分享电影、新闻……其乐融融,好生欢喜。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南大的大数据宿舍分配机制,让我们分别来自大中国东西南北的四个夜猫子能够相聚在519宿舍,共同开启我们的熬夜之旅。虽然大家的家乡相距很远,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共同的兴趣、习惯与口味:爱吃辣,爱睡懒觉,爱追剧……

宿舍分配结果出来前,我时常在想,如果室友都是本省的或者邻省的该多好。但现在,在519这个大家庭生活了近一年后,我更想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很感谢,能够与这三个有趣的灵魂相遇。很感谢,你们让我的生活更丰满。

高考后的暑假是一个逗号,我们或许会尝试第一次鼓起勇气,或许会离开家乡为自己的梦想再一次奋力一搏,或许会收获辛勤耕耘后的甜蜜果实,会第一次朦胧地懂得人生自是聚散终有时,也同样会悄悄地在心底跃动着那个关于远方的期待。

“一去不返的时光,为何如此耀眼”,耀眼明亮的回忆渐渐被揉碎进温柔的时光里。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夏天似乎对我们的意义也没有那么特殊,或许也只不过会是,多年以后再回想起那个格外漫长的暑假,我们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