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7000一台的扫地机器人 割不动中国中产了 /

7000一台的扫地机器人 割不动中国中产了

临近6·18,价格大跳水的不只是iPhone,还有扫地机器人。

近日,追觅、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等品牌都在促销,打折力度不小。以追觅5月21日发布的“超大杯”扫地机器人X40 Pro Ultra来说,上下水版本售价6999元,在京东参加减满后为6599元,半个多月就降了400元。

无独有偶,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在4月前后发布的旗舰机地宝X5 PRO、石头G20S,在电商平台也降价500元以上。

降价不只发生在6·18。

前脚花几千块购买的扫地机,随后“悄悄”降价大几百甚至上千元的事例也并不鲜见。

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发帖称,今年三月份买了科沃斯新出的T30Pro,花费3999元。结果这两天打开京东一看,官方旗舰店的价格已经降到了3300元。

“价格越卖越贵,东西却越来越不保值。”跌价明显的扫地机器人,已经开始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

号称能“深层全屋智能清洁”的扫地机,已渐渐让人爱不起来。借用某些网友的话来说,花7块钱买块拖布就能把屋子打扫干净,一台7000块的扫地机,却可能带来更多麻烦和烦恼。

伺候机器人,不如自己扫一遍?对于用户来说,花几千块购买一个扫地机器人,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解放双手”的目的。自己无需再动手去扫地、拖地,让机器人去代劳。

然而手动开启按键,机器人就能把地板打扫得一尘不染的画面,大概只存在于想象里。

现实中,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令中产们困扰不已。

“用不到几次,每次都打扫不干净。”“家里有了动物和幼崽后,这东西的局限性一下就暴露了。”“不会再买扫地机器人,你就是为它打工的。”社交平台上,关于扫地机器人的吐槽之声不绝于耳。

“的确,正常使用家里能保持基本的干净。”有消费者直言,“但问题就出在故障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比如时不时就被桌子椅子沙发卡住,扫拖一两遍就要换水,续航也一般般,扫两下就没电了。清洁尘盒滤网、更换滤芯更是劳心劳力。”

深受扫地机之苦的人不在少数,露露就是其中一员。

半年前,她豪掷7000元购入了某知名品牌的旗舰款扫地机。然而没过多久,她就后悔了。

首先,她买的扫地机虽然带自动上下水功能,不需要倒污水,但主机的底板处每次都要人工清理,否则就会有污垢堆积,时间长了甚至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

其次,扫地机时不时就会“离线”开小差,即便是放在离路由器近的位置也不行。露露曾多次将扫地机送去客服检修,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最后,屋内的边边角角,扫地机基本都打扫不到,需要人手动去清理。

露露对《凤凰WEEKLY财经》感叹,“真是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还有网友在和扫地机器人“缠斗”许久后,作诗一首以表愤懑之情:“找不到指定位置是常态,边角卫生它选择视而不见;滚刷也不听话,每天都在和毛发极限拉扯;家里处处是南墙,非要撞到才死心;每天给我布置任务打扫基站,一偷懒它就臭给你看!”

在露露看来,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有很多,但真正成熟的产品没多少。“评分的话,最多给70分。扫地机器人做不到完美,对卫生要求高的人不建议使用。”露露说。

有买过多个牌子扫地机、都以失败告终的白领对《凤凰WEEKLY财经》直言,每天伺候扫地机器人的生活,难度不亚于自己下手扫一遍。

“况且扫地机器人从构造上看并不复杂,技术含量看似也没多高,动不动就卖大几千,收割中产吗?”他发出了放在心中已久的困惑。

从流行到退潮厂商的销量,似乎也在印证着用户日渐增加的不满。

据智能家庭领域大数据服务商——奥维云网的观察,扫地机器人销售的最高峰,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

2018年至2020年是扫地机器人高速发展阶段,年度销量均超过600万台;2021年扫地机器人销量开始下滑,降至578万台,2022年销量进一步降至441.4万台,同比下跌23.8%。虽然2023年市场略有回暖,销量却回到了六年前(2017年)的水平。

卖不动,不仅仅是因为扫地机出现了上述典型问题,如清扫残留、避障能力不强、磨损地面等。

而要弄明白扫地机器人为什么不火了,还要从其为什么火爆说起。

你也许有这样的体会,前几年去逛商场,不时就会看到售卖扫地机器人的店铺。精致的装潢、看上去智能化的机器,让人心生向往。

身边的朋友也陆续入手了扫地机,在日常聊天中,也免不了相互交流与推荐。

在厂商的广告画面中,不少人也常常看到:扫地机器人从基站缓缓驶出,滚刷轻拂地面,所经之处的污渍瞬间消失不见。一时间,拥有一台扫地机器人,仿佛就拥有了中产的生活方式。

而在当时的社交媒体上,伴随着智能化浪潮,不少网红、大V都在身体力行地宣传,有了扫地机就可以解放双手,回归家务自由。

这也是厂商希望看到的。

2020年,科沃斯曾找到经济学家薛兆丰拍摄了一则广告片,片中,薛兆丰穿着材质精良的黑色衬衫,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一边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缓缓驶过,奋力清扫。“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如果你把时间花在了打扫卫生上,那么就没有时间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薛兆丰说。

石头科技则在今年4月联合一条出品短片《生活,标签之外的理想之境》,试图将扫地机器人融入数字游民的生活,表达出“在家门口享受春天”的愿望。

追觅和云鲸则在代言人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追觅科技曾签约运动员苏炳添作为品牌代言人。云鲸现任全球品牌代言人,则是在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饰演“巴太”一角的于适。

无论是拍短片还是找代言,厂商们所希望展现出的,都是扫地机器人和中产生活之间的某种共通性。

但中产的生活,并不是仅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签。

近一两年来,中产开始热衷于逛商场的B1、B2层,喝9块9的瑞幸,去1688上淘货。

消费力的减弱,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扫地机器人行业。

更“致命”的是,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制造商们却在猛冲高端,抬高价格。

打开电商平台一看,基本配置的扫地机都要三四千元,更遑论那些添加了AI等“高级”功能的机器,标价七八千、上万块都是常事。

在京东平台上,追觅科技的空间大师Master系列售价高达8000元以上;科沃斯X2系列售价最高达到5000元+;石头科技的P10系列售价也达到了4000元左右。

厂商一味追求高端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对很多家庭来说,动辄几千的价格还是挺高的。不如买拖把,十几块就可以。”有人直言。

实用性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价钱却一分不能少,这对消费者来说,有些难以接受。

龙头扫地机企业,从高光到动荡人们对扫地机器人从热捧到诟病,反映到企业身上则是从高光到动荡。

一条曲折的K线图,诠释出有着“扫地机器人第一股”、“扫地茅”之称的科沃斯从高光到跌落的历程。

来源/wind2021年,科沃斯最高登上252.71元/股,业界也多是对科沃斯的认可之声,认为国内终于出了一家可以对标全球扫地机老大哥——iRobot的企业。

但巅峰过后,科沃斯股价最低跌至30元,经过缓慢爬升才来到现在的50元左右。其总市值也从最高时的1400亿滑落至300亿元左右。

令市场感到失望的是,科沃斯的净利也在下滑。

2023年,科沃斯实现营业收入155.02亿元,同比微增1.16%。归母净利润仅有6.12亿元,同比下滑63.96%。到了今年一季度,净利下滑的态势仍在延续。

而在2023年年底之后,科沃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钱东奇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微博。

此前同是大牛股的石头科技,也遭遇着发展瓶颈。

前身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在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在以271元/股的发行价创下了A股纪录后,石头科技股价一路飙升,在2021年度达到了1500元/股,堪比茅台。

石头科技在资本市场的爆火,得益于其踩中了清洁家电的风口。但随着中产购买力下降,再加上美的、海尔等综合家电巨头也进入这一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面对日渐临近的行业天花板,石头科技要保持较高的热度,营销费用是一笔不得不花的开支。

早在2020年,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就来到了6亿多元。

2022全年,石头科技销售费用达到13亿多,2023年进一步达到18.17元,无形中又压缩了利润空间。

目前,石头科技的总市值为527亿,相比最高时接近千亿的市值跌掉近一半。

面对不再具有确定性的市场,厂商们心照不宣地选择了降价,以高性价比产品尽可能扩大覆盖人群,提高渗透率。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产品线上零售均价为378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线下零售均价为4457元,下降15.7%,部分高端产品的降价幅度超过20%。

石头科技也在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价格战。不仅是新品降价速度快,还不时推出减配款产品。

在扫地机卖不动后,厂商们的另一个思路则是开拓新品类,比如洗地机,希望以年轻化定位和亲民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

当然,成效也是有的。去年,科沃斯旗下洗地机品牌“添可”实现销售收入72.71亿元,几乎和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收入打了个平手。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扫地机器人就曾是这样一个行业。但风口过后,如何再让中产心甘情愿地掏钱,恐怕已经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门学问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