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两家中国商业巨头原来仓惶逃离莫斯科 /

内幕流出!两家中国商业巨头原来仓惶逃离莫斯科

最近俄媒盛传中国的两大商业巨头毫无预警地仓促撤离俄罗斯,引起媒体与网络社群的注意与议论。一家是以制造销售电子监控设备的海康威视,另一家则是网购与物流的阿里巴巴,撤离俄罗斯的原因尚未有正式的公告或说明。

外界猜测,很可能是这2家与俄罗斯政府内部关系深厚的公司获得一些对俄罗斯不利的内幕消息,因此提前撤离;另一种说法则是受到美方的警告,为避免受到美国的制裁而仓促且低调撤出。不过许多评论都同意,不论哪种原因,都显示许多陆企已不看好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情况,提前撤离以降低不确定的风险。

有些陆企撤出俄罗斯业务的情况早已有之,这些早先撤的陆企大部份都是因为要避免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例如一些大陆官方金融机构。而这次传出撤离俄罗斯的企业是科技制造业的海康威视,时间大约是5月中。

之所以被认为海康威视仓促撤离,是因为它突然关闭所有在俄罗斯的分公司与工厂,以及在俄罗斯设立的俄文网站。最早发现海康威视突然消失的是一家做影像监控设备的俄国公司Video Eye,该公司人员在5月17日在《Telegram》(电报)频道上透了这个消息,俄罗斯媒体《CNews》在5月24日进行查访时发现,该公司俄文网站已经关闭,公司电话无人接听,在社交媒体上的官方帐号亦销声匿迹。

俄媒报道说,消息传出后,与海康威视有往来的合作伙伴与客户感到措手不及,他们没有事先获得任何通知或解释,甚至有经销商反映还有货款尚未结清。有些相关企业猜测,海康威视无预警撤离应该不是针对俄罗斯,可能是美国制裁的压力让他们做出撤离的决定,但奇怪的是,就算要撤离,似乎没有必要这么神秘与仓促。有一家相关产业的俄罗斯企业说,不久前海康威视俄罗斯分公司曾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当时这家分公司里大约有100人左右的规模。

海康威视突然撤离俄罗斯的消息在5月中首次从社交媒体《Telegram》中传出。(图/CNEWS)
(图/新华社)

由于俄罗斯大量采用海康威视的影像监控设施,有些人怀疑它仓皇撤俄罗斯是否因为记录到什么涉及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机密内情。图为海康威视的鹰眼全景监控摄像系统。

海康威视是全球最大的视讯监控系统制造商之一,它在俄罗斯的影像监控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30%,在其他国家也都列名该产业最强势的厂商。俄乌战争爆发后,许多西方公司撤出俄罗斯,海康威视的业务暴涨,市占率冲到70%左右。它在2019年被美国列入禁制实体清单,理由是它有中共军方的背景,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借由监控设备将敏感数据提供给中共官方,但是这些指控都遭到北京的驳斥。

(图/海康威视官网)

海康威视是全球最大的视讯监控系统制造商之一,它经营的影像监控设备近3年在俄罗斯有高达7成的市占率。图为海康威视部份产品图。

海康威视主营影像监控、数据记录装置、测速杆、交通号志等产品,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于杭州,是大陆国营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投资控股的企业,在深圳挂牌上市,列名中国“500强”企业,在影像监控设备业上名列全球第一。俄乌战争爆发后,它在2023年被乌克兰列入侵略者俄罗斯的国际赞助商名单中。

(图/新华社)

海康威视的监控设备是否录到什么不认看的画面?图为俄罗斯总统新闻局提供普京进行总统大选线上投票。

对于海康威视突然在俄罗斯消失,有些大陆分析人士猜测,经营影像监控与数据存储设备的海康威视可以接触到一些敏感数据,可能是该公司从数据中看到了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大结局”相关的监控画面,或是从一些俄罗斯官员得知一些敏感内情,公司才决定不顾一切迅速撤离。而且该公司拥有官方背景,北京方面应该也知道它仓皇撤离的原因。

(图/新华社)

外传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突然终止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并不再接受俄罗斯以卢布付款,也停止对俄罗斯买家供货。

在这些猜测与传言在网络上开始流传后,近日还传出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突然停止了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该公司宣布不再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同时终止向俄罗斯境内供应物资。此前转移支付到中国的资金,承诺将返还给俄罗斯境内公司。其他还有几家知名的陆企也传出陆续撤离俄罗斯,或是转向给乌克兰提供援助,其中包括知名手机制造商小米、电动车制造商奇瑞汽车。许多网民认为,这些大公司在当地政府人脉深远,获取信息比一般人既快又多。

不过,美国即将对涉入对俄援助的陆企进行新一波制裁则是较为明确的,为避免遭到美国列入清单,以俄罗斯目前的战况,还是先自保更重要些。也有些企业界人士认为,俄罗斯战争消耗太大,现在已经付不出钱给厂商,陆企如果不想被欠些很可能还不了的货款,只好“走为上策”,也才会出现连招呼都不打就仓皇逃离的现象。

图为海康威视在巴西防务展上展出的热成像监控装备。(图/新华社)

外媒《金融时报》也注意到,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有1600家外企撤离俄罗斯,但也还有2200家外企选择留下来。陆企撤离俄罗斯也只是其中的一部份,那些仓促撤离的与尚未撤离的可能有各自的原因,倒是知名企业或是与中共官方关系密切的企业都有各种人脉与消息管道,最近俄乌战争情势正在变化,北京官方与大型陆企的动态也可做为观察指标,稍早前中俄天然气管道合约生变曾引起类似的联想,恐怕也有一定的道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