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玩乐 /
  3. 扎堆去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不想回去了 /

扎堆去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彻底不想回去了……

最近在外网,来中国“特种兵旅行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自去年开始,我国就对一部分国家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直到3月,中国又对瑞士等欧洲6国试行15天免签政策。

一系列免签利好政策下来,无数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旅行。

在油管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博主也扎堆拍摄到中国旅行的vlog,点击量一直居高不下。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很多西方游客来说,都是一个熟悉又神秘的地方。

熟悉是因为他们从小会听到很多关于中国的报道。

神秘是,很少有人真正亲眼看过中国。

直到他们踏足中国,才开始了新鲜又新奇的华夏之旅。

首先震撼他们的是,中国的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现代化程度。

一位叫Jason的油管博主拍摄了一支在武汉旅行的视频,点击量超过了157万。

视频开头,他打出的标语是: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一下飞机,他就把武汉天河机场从面积到整洁程度再到地面服务夸了个遍。

Jason说他刚从英国、德国、芬兰、瑞典旅行一圈回来,这些地方的机场加起来都没法和武汉机场相比。

又比如这种悬挂式的单轨列车,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脚下的景观,简直不要太酷。

一到车站,提前约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就已经在等候了。

只要输入发送到手机的密码,就可以打开车门。

当他看到车辆真的在自动行驶的时候,他形容这一幕就像身处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当然,最让外国友人们啧啧称奇的,还得是中国高铁。

遍及全国的高铁网络,让他们无论想去哪座城市,都能说走就走。

无论便捷性和舒适度,都是老外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还有从国内火到国外的支付宝和微信,也让老外们逢人必夸:

“好用必下,不下载不是外国人!”

“出入地铁也是扫一下就完事了,你敢信?”

而油管下面的评论,也有大批真正到访或者在中国居住过的外国人跟帖。

“当你越探索中国,就越明白西方主流媒体就是个笑话。”

“我的儿子6年前从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中国一直不肯回来,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

还有扎心的评论一语道破:

"在美国,这种自动出租车可能早就连发动机都被偷走了……"

就拿“女生半夜三更还敢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这点来说,就没有几个国家像中国一样。

前段时间,有个叫亚历克斯·凯奇的油管博主在上海做了一个社会实验:“中国真的比美国安全吗?”

他把一台MacBook和装有现金的皮包放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咖啡店,在远处放置了隐藏摄影机,然后就一个人到处溜达。

一个小时后,当他再回到原处,发现MacBook和现金还是原封不动放在那里。

他回看摄影机发现,虽然这一个小时内经过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正眼瞧过MacBook一眼。

有网友在他底下评论到:

“中国人不会随便碰你的东西,只会讨厌你占用咖啡桌太久的时间。”

“在美国,当你拿出MacBook的那一刻,可能实验就结束了”。

底下的澳洲网友急忙证实:

我是澳大利亚人,几年前我去了中国,人们真的需要去中国看看真正的中国。我觉得在中国真的很安全,但我在美国感到很不安全(而且我是白人男性)。

当然了,中国的晚上也是有危险的,比如这位网友的神回复:

“小摊烧烤啤酒太多,会胖”。

对于常年吃着白人饭的外国友人来说,中国丰富到眼花缭乱的各色美食小吃,对他们简直是致命的诱惑。

就拿煎饼果子来说,这个国内打工人每天的标配早餐,成为了油管博主们口中的中国必吃美味:

“它里面新鲜的食材搭配它酥脆的口感实在太奇妙了,简直是上海的理想早餐。”

甚至在吃第一口的时候,这位澳洲情侣博主就将煎饼果子列入了“他们一生中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

咱就是说,外国友人们是真没吃过吃过什么好东西呀。

不仅是街头小吃,各路网红连锁点心店也都被国外吃货们全部搜罗齐了。

还有tik tok博主上传了成都24小时吃吃吃攻略,连轴转都不带重样的。

从城市面貌到安全便捷程度、从文化体验到美食多样性,中国在方方面面给了国际友人们一个全新的体验。

探索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需要交流碰撞,需要亲身体会。

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真正来到这里,才能看见一个真正的中国。

我想,中国旅游火爆外网的背后,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再出圈、也是中国人民浪漫又温暖的人情味。

相信未来,中国还会有更多的惊喜被外界所看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